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你知道固定標籤兒多害人嗎?

《長安十二時辰》在沒有任何宣傳、播出時間不到2周的時候,在豆瓣已經有8.6的高分。男主是雷佳音和和易烊千璽組合。雷佳音不必說,已經是公認的演技派。很多人看到易烊千璽的反應是:又是一部爛劇吧,要不為啥導演找小鮮肉?

我看一個大號在推這部劇的時候,置頂的留言是:易烊千璽?什麼鬼?表示只要看到小鮮肉,就不是好劇。他直接給易烊千璽貼上了標籤---小鮮肉,不會演戲。

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我很納悶:是什麼讓他那麼確定,有小鮮肉的劇不是好劇?僅僅因為一個人之前的標籤,就可以給這個人之後的所有行為定性了?

且不說有多流量明星演技越來越好,比如李易峰。單單是普通人,也會有個成長的過程啊。為什麼要拿固定標籤去看待一個人呢?

我承認,追《長安十二時辰》時,最開始我是奔著雷佳音去的。但是,只看了幾集,我就對易烊千璽路轉粉了。

已經看完了著小說的我,覺得千璽表現出來的疏離、冷漠跟原著很吻合。而且千璽整體下來很在狀態,沒有讓我出戏。特別是他跟雷佳音關於自己志向的一個對話,爆發力真的很驚人。把一個少年的躊躇滿志都表現的酣暢淋漓,讓人感動的想哭。

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不止明星,對通人,我們也經常先入為主,給他們貼上各種標籤。我們用自己貼的標籤去在判斷一個人。這就是對的嗎?

《長安十二時辰》,狼首曹破延,心狠手辣,連自己的救命恩人都能殺害。逃竄到剃鬚店,休整後打算殺了店主來滅口。可是,當他看到給自己送來乾衣服的店主女兒時,眼神瞬間軟了下來。他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想起自己也是個父親。不僅沒有殺店主,還囑咐他們不要外出,怕被自己的行動誤傷。

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張小敬,在對立的人眼裡,是心狠手辣、讓人畏懼的“五尊閻羅”。可是,在暗樁的眼裡,他是張帥、是可以交付性命的首領。當他的暗樁說讓他賜福時,我淚流滿面。

你說,我們該拿哪個標去判斷這兩個人呢?

生活在滾滾紅塵裡的我,不是從撲克牌上走下的紙片人。我們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有各種身份要承擔,這注定我們會有各種不同的標籤。正是這不同的標籤,組成了複雜的、活生生的、立體的我們。

當你拿一個固定的標籤去判一個人時,你考慮過他的感受嗎?

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綜藝《我們是正的朋友》,期來了歌手阿信,就是那個唱《死了都要愛》的阿信。小S最近在嘗試唱歌這個方向,就向同樣是歌手的阿信請教問題。

阿信回答的很直接:“你真的有認在做這件事嗎?你確定你不是在玩票嗎?”

小S對阿信的回答,感到很不可思:“我當然有認真在做啊。我對每件事都很認真啊。你們為什麼都覺得我沒有在認真做呢?難道只是因為我是諧星嗎?”崩潰痛哭。

在場的其他3姐妹也默默流淚,替小S覺到委屈。她們看知道小S私底下,真真切切的努力。不管是演戲,還是唱歌,小S都努力做到最好。就算最後的結果沒那麼好,小S只是希望不要把她僅僅當作“諧星”這一個身份,她也是個演員、歌手。

小S在《康熙來了》是充當搞笑的角色,以我們就要拿“諧星”這個標籤去框住她嗎?不管她做什麼事情,我們就想當然的認為,她這麼做就只是為了好玩、為了博眼球、為了折騰?

只是因為,這是我們給小S貼好的固定標籤,她就沒有機會嘗試新的可能了?

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之前,網絡瘋傳一篇文章,“大S好狠一女的”,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

結婚之前,大S是“美容大王”、“演員及主人”、“素食主義者”。作為“美容大王”,連她的男友都不可以摸她的長髮;作為“演員及主持人”,她要求自己的體重,在拍電影時是42公斤、主持及電視劇時是44.4公斤;作為“素食主義者”,她已經素食好多年了。

結婚後,大S作為一個想要孩子的媽媽,她剪掉了長髮,開始吃葷,不再刻意維持體重。只因為她有了新的身份,也有了新的標籤。她一直在打破自己之前的固定標籤。

易烊千璽:我才不是你們以為的那樣

不管是對明星,還是對身邊的朋友,我們都習慣的給他們貼上標籤。A是“摳門鬼”,B是“雞湯俠”,C是“兩面派”······好像不給別人打上標籤,我們就區分不了他們。

當他們去探索生命的另一種可能時,我們馬上對他們“不”。我們告訴他們,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的標籤是“XXX”,這不是真的你,你抓緊回到你原來的標籤裡去。我們不認可標籤以外的你。

或許,我們應該寬容一些,讓他們不只是有固定標籤的紙片人”,而是盡情探索生命各種可能的、多標籤的、活生生的人。

讓世界充滿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