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這場疫情,留給我們很多思考,大到國家治理,小到個人生活,還有工作方式。最近,商儒君聽到很多小夥伴都在抱怨。


“公司又要開會了;領導又拖了一個小時;今天開會好無聊啊,跟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害得我去坐了一下午,手裡好多工作沒做呢;今天這個會又開成了批鬥不會,真沒意思……”


今天商儒君想跟大家聊聊,開會那些事。 李想在微博上說,“疫情一段時間的重要反思,過去至少40%的會議都是在浪費時間,為內部低效的信息流通方式和不過腦子的豬隊友埋單。”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如何把會開好,開得有效、開出結果,今天商儒君就跟大家聊聊開會的那些事兒。


開會是對工作如何開展,得出什麼結論,事務進展該如何修改等問題進行盤點,可是大多數領導常犯下面幾個錯誤:


a.不管會議內容如何,負責人不敢拿主意。b.和會議主題不相關的人太多。c.開會的時候經常跑題。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會議是時間成本最高的工作方式。


一場會議開得好不好,主要是看效率和品質,如果沒有得出最終結果,那麼這個會就是白開了,浪費了很多人的時間。一個人十分鐘,一個會議下來就浪費了幾個小時,作為領導者,你覺得劃不划算?


討論行動方案,而非製造更多問題。


會議主題要非常明確,你不能突然冒出一個問題就開會。


開會一定要是可以確定的問題,而不是討論,一群人在會議室討論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熱鬧,但是沒有人會對討論的事情負責任,從而得不出確定的答案。人多嘴雜的情況下,最有可能的是出現更多問題,需要排版確認。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所以,高效又有意義的會,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題。 比如周總結會、月總結會、銷售大會等,需要討論的主題是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最後得出什麼的結果。而不是討論遇到問題後,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而來開這個會。


記住:開會的最終目的,是落實行動。


開會的主持人,必須是解決問題的那個負責人。

比如銷售的會,銷售負責人主持;財務的會,財務負責人主持;如果是月度經營會,由最主要承擔績效目標的人主持。 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在做事情的時候,大家會有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所以在開會的時候,不對此件事情負責的人是不關心,事情發展的順不順利,結果好不好。所以,原則上誰是這件事的負責人,誰就應該主持這個會議,這樣這位負責人才會上心,因為他得不到結果,就會被上級領導問責。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我們太多的會,往往是老闆自己想開,或者由不負責的人主持。針對這個問題,陳春花老師的建議如下:


首先,一把手或者高管,開會時儘量少發言。因為你發言,別人也不敢不聽,他不聽你也生氣。 “我自己當董事長,開業務會議都是旁聽。他們問我,要不要講話,我一般只說兩句:大家做得非常好,爭取年底發獎金。完事!”


第二,不要輕易講話,講話就得算數。 大部分領導喜歡說,“雖然今天沒有什麼準備,但我還是講幾句……”。你沒準備,不講就對了。沒準備還要講幾句,就是不負責任。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第三,通過會議主持,考察人才。 會議是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會議都是老闆一個人主持,你是看不到人才的。 主持會議對一個人要求很高,尤其是在職位和權力不高的情況下,如果他能把會順利開下來,中間達成共識,結束拿到結果,這個人就值得培養。日常會議不超過40分鐘

記住,會議的時間成本極高,如果臨時拉一場會,管理者以及他對接的同事,所有人的工作都會被打斷。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如果不是遇到重大挑戰,儘量不要開臨時會議。 對於例行會議,花老師建議,明確幾個時間:


第一,明確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一定不要拖延。別人的時間也是安排好的。


第二,一定要確定每個人的發言時間。比如每個人15分鐘,多一分鐘都不給,訓練員工抓重點的能力。你只要把時間壓短,他就會抓重點了。


第三,一定要留出時間達成共識。如果需要投票,就留出投票的時間;如果需要表態,就留出表態的時間。


第四,除了戰略會議或半年度會議,日常會議不超過40分鐘。 一次會議只有一個主題,40分鐘完全夠用。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最怕的是,幾個主題攪在一起,裡面有的主題跟他無關,你就浪費了他的時間。這個主題跟他沒關係,他不夠投入,會議質量也會下降。 總之,儘量開短會,跟主題無關的人員,儘量不參會或者少參會。


開會必須得出結論。


只要是管理會議,就必須有結論。你不能留著這個議題,說“下次再討論”。 一個議題,你1月份在討論,到12月份還在討論,那說明你的議題本身就錯了。


舉例:如果1月份討論的是“找到合適的人”(招人),那麼會議就要明確:動用多少資源去招,誰負責去招,什麼時候招來? 當場形成決議,2月份覆盤,這個議題就關閉了。


你的公司經常開會嗎?一開就是半天時間那種


原則上,只要列入議題,就必須當場得出答案。要麼就不列入。


以上就是商儒君跟夥伴們分享的開會小知識,領導還是部門負責人對開會這件事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想得到一個結論,如果這個會沒有得到結論,還出現了一系列其他問題,那麼是不是應該好好思考一下了呢?最後,商儒君再奉上幾個小技巧:


一、給員工開會的小技巧


a.克服緊張心理,找到聊天的感覺。

b.會前做好準備,理清發言思路。

c.把你的發言變成“”卡片。

d.認真開會,做好筆記。


二、員工開會的小技巧


a.把你打算在發言中要用的所有信息都寫下來。

b.找到最適合的發言座位。

c.最適合的發言順序。

d.最適合的發言內容。

e.給你發言寫個開頭和結尾。


三、會議總結的小技巧


a.穿珠式:與會人員的發言中,可能存在靈光閃現的情況,但由於各人掌握的情況或認識水平的侷限性,這些只是零碎的想法。會議領導者應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用發展聯繫的觀點,把這些零碎的想法串聯起來,形成有價值的會議總結。


b.歸納式:與會人員列舉許多事實,要對此有所認識,會議領導者應運用歸納求證法,從中找出有規律的東西。


c.昇華式:與會人員在表述自己的想法、看法時,所表述的內容不夠完善和深刻,這就需要領導者對其思想、看法進行昇華,使大家的思想認識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d.評論式:這種方式適用於策略性會議上,會議領導者要對這些意見作為評價,表達自己的態度。


e.拍板式:當領導者做決策的各項客觀因素,大家已經明瞭時,領導者應該及時拍板,不可猶豫。


更多商業小知識就這兒,記得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