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性犯罪者不能當教師,對於這種做法你怎麼看?支持嗎?

K夢雨兒


韓聯社28日報道稱,韓國國務會議當日通過《教育公務員任用令》修正案,今後有性犯罪前科者將不得參加教師聘用考試。


報道稱,該修正案中新增了沒有教師任用資格者不得參加考試的條款。報道介紹,根據韓國《國家公務員法》,因性犯罪被罰款100萬韓元以上且未到三年者不能被聘用為教師。此外根據韓國《教育公務員法》,有過對未成年人實施性犯罪前科者,因對成人實施性犯罪而受到過100萬韓元以上罰款者,此前在校任職期間有過收受錢財或偽造成績等違法行為者等也不能擔任教師。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是一種“用生命去感動生命,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的職業,教育的對象是天真無邪的學生,教師靠自身思想、常識、言行通過示範的方式影響學生的成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的師德尤其重要。

最近網上出現好幾起畢業多年的學生組團建群控訴多年前老師涉嫌性侵的案例,給教師隊伍抹了黑,這些變態失德的教師理應追責,接受法律的制裁和懲罰。

1.《福州43位畢業生遲到20年的控訴:小學班主任當年對我們暴力體罰》一文中稱,畢業十七年之後的福州市臺江區第二中心小學97級二班的43位學生,在今年4月通過微信群聚到了一塊,集體控訴當年的小學班主任、語文老師高傑對他們的暴力體罰以及騷擾女生。
2.山東鋁業職業學院基礎體育部老師被爆出曾以體育成績威脅女學生,與其發生性關係。4月28日,山東淄博市公安局張南分局就此事在其微信公號發佈警方通報稱,發現有關媒體反映的"女生舉報駐淄的山東鋁業職業學院老師劉某以成績脅迫發生性關係"問題後,公安機關已開展調查工作。
......

自古以來,中國就尊師重教,很重視教師的德性和德行,認為這是社會文明進步之基。

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解答疑問,更要傳道,成為君子。其道德操守、行為舉止,向來受到嚴格的約束。

  • 我國最早的教育理論著作《禮記.學記》曾曰:“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社會重視教育,尊重教師,首先是由於教師德高身正,嚴於自律。

  • 《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

  • 《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第五條: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 2019年,教育部等7部門印發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提出,把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問題作為重點從嚴查處,針對高校教師性騷擾學生、學術不端以及中小學教師違規有償補課、收受學生和家長禮品禮金等開展集中治理。一經查實,要依規依紀給予組織處理或處分,嚴重的依法撤銷教師資格、清除出教師隊伍。


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但性侵案件時有發生,說明當前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師德教育和教師准入制度已明顯落後於時代。

  • 1. 師德考核與教學質量考核同等重要

不可否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良莠不齊是導致校園性侵的重要原因,這一原因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重視和認可。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對於學生尤其是兒童時期的學生的身心發展及價值觀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這一特殊的職業群體,不僅要有寬厚的知識、高超的技藝,更要有高尚的職業情操。

現行各學校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學校過於重視教學質量考核,輕視師德師風考核,年終評優表模只重視教師的教學質量,忽略了師德考核。部分地區有師德考核,但考核項目模糊,空話多,沒有可執行可查驗的明顯標準,大多以模糊打分的方式進行,流於形式。學校教師的潛意識是隻要教學質量高,其他都可忽略,一美遮百醜,學校領導對違反師德師風的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出大事,均可平安著陸,助長了教學過程中的不良行為。

師德師風建設應當與教學成績一樣納入考核,納入職稱評定,要與工資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制,師德不合格的教師離開教師隊伍後,終身禁止再次取得教師資格制度。

  • 2. 完善犯罪懲處手段

對於校園性侵案件的刑事責任追究,應當秉承從重從快處理原則,不姑息,不縱容。對於包庇縱容的管理人員和行政部門的相關人員,也要嚴格追究責任。

對於刑罰手段,除了自由刑和生命刑等現有的刑罰手段外,可以借鑑國外的針對性犯罪的刑罰手段,例如韓國此前就開始實施對兒童性犯罪者進行化學閹割的法律,也是亞洲第一個引入化學閹割的國家,我國未來刑法修訂時可以予以借鑑。

除了刑罰懲處外,對於性侵造成的兒童的精神損害,法律也應當進一步跟進,要對我國刑事附帶民事部分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予以明確肯定,最大限度地通過賠償方式安撫受害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精神傷害,對加害者發揮特有的懲處作用。

  • 3. 健全法律保障機制

針對許多案件中受害人的父母礙於他人的非議而選擇隱忍,可以考慮將該類案件納入法律援助的範疇,突出律師在案件中的參與頻率,儘可能減少受害人及家屬出庭的次數和詢問次數,避免二次傷害的出現。可以考慮制定“公益原告人”制度,引入公眾組織和知名專業人士參與,將會有力地對抗校園性侵案件處理時來自學校方面不良干涉和阻礙。

  • 4. 加強學校生命安全教育和性教育

從以上的性侵案件不難看出,大多發生在學生幼年,對性一無所知,不知道保護自己,不敢反抗,性意識缺乏。

目前學校的性教育大多停留在應付檢查階段,甚至許多家長和老師都認為性教育是作秀,覺得給學生開展性知識的普及開不了口,加上學校專業師資缺乏,往往搞一場講座了事,根本達不到性知識學習的目的。

部分學校領導認為現有的生物課、思想品德課已經包含全面性教育的內容,不需要再進行專門的性教育。認為性教育課程只是生理教育課,簡單地教學生認為男女生理不同即可。

性教育≠生理衛生課。從小學起,就應該開設性教育課程,而且要有專業的課程教材和教師。通過性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健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戀愛觀,形成良好的人格,平穩度過青春期的關鍵時期,學生有勇氣面對自己身體上的變化,減少困惑和心理負擔,科學的性教育可以預防性犯罪。

  • 5. 提高教師准入門檻,有效擋住害群之馬

教師資格制度是教師職業的准入制度,重學歷,忽視政治審查。

教師隊伍缺口很大,每年招考教師時,師範院校畢業生供不應求,農村地區或者是條件較差的地區根本招不到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生,招考標準一降再降,招了許多非師範類大學畢業生,有些甚至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考到,為了保障教育正常運行,人事部門放寬條件,允許先上崗後考證。

同時,在招考教師的過程中,只看得成績,忽略了基本的師德審查,建議引進公務員招錄的政審機制,過了考試關後,再進行政審,把政治上有汙點,曾有過違法行為的報考者擋在門外。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陶行知先生也說過:"要人敬己,必先自敬,重師首先師自重。"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

被人們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職業道德已不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以上是我針對問題“韓國:性犯罪者不能當教師”的個人看法,我是老師李木子,喜歡說一點教育,歡迎關注我,我期待與你交流。


老師李木子


贊同!沒有師德的人不配教書育人!

中國也應當這樣做!


早春記憶


在韓國:性犯罪者不能當教師,對韓國這一舉措我很贊同。因為學校是文明、純潔之地,心存邪念、思想不健康、知識再多能教育好學生嗎?這類人沒有最起碼的師德。

德不佳,知博何用?

這類人若當教師,只會禍害學生,以達到己之私慾。所以這類人永遠不能進教育行業。

其實,這類人其他行業也不適易工作,只有一個地方最適合,那就是監獄之地!讓這類人好好補一補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的道德修養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