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園林走進網絡直播間 酷狗攜南方日報推廣嶺南文化名片

10月30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南方日報、酷狗音樂聯合出品的第四季“雲遊博物館”系列直播,來到了本季節目的最後一站清暉園。真硯齋、讀雲軒、沐英澗、澄漪亭、半月亭、獅子山......妙趣橫生的園林景色、雅緻的亭臺水榭,依次亮相直播間,讓42萬網友在線上一覽清暉園的美景。


傳統園林走進網絡直播間 酷狗攜南方日報推廣嶺南文化名片

【圖1:酷狗直播賞清暉園美景】

清暉園位於佛山市順德區,具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嶺南四大名園之一,更是我國十大名園之一。為了讓廣大網友們全方位地瞭解這座經典園林,節目組邀請到了清暉園博物館金牌講解員進行“雲遊”導覽,從歷史、建築、園林、工藝等方面進行專業講解,帶領網友領略清暉園及傳統嶺南園林的建築美、歷史美和文化美。

遊名園,品嶺南文化

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之一,具有著獨特的魅力。尤其是隨著文旅產業的快速發展,園林在社會大眾間的關注度不斷提升,並吸引到遊客前來。對此,本次“雲遊博物館”系列直播節目,將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廣東粵劇藝術博物館等極具傳統嶺南風味的園林加入本次“雲遊”路線,帶領網友們遊覽名園、品味文化。

“雲遊博物館”系列節目使用“直播+”的創新模式,為大眾打開了一扇瞭解嶺南文化的窗口。除了園林外,粵劇、樂曲、嶺南畫派以及荔枝等文化元素均在本次節目中亮相。其中,由廣東省博物館在今年國慶期間推出的《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文化展》在酷狗直播及南方+客戶端中搶“鮮”開展。據統計,“雲遊博物館”五場直播節目累計觀看人數達258萬。


傳統園林走進網絡直播間 酷狗攜南方日報推廣嶺南文化名片

【圖2:雲遊打卡博物館】

賞歌單,聽嶺南聲音

文化的載體是有形的,不僅可觀,還可聽、可感。因此,本次酷狗和《南方日報》在以“直播+”直接展現嶺南文化的同時,還通過“音樂+”的模式,帶領網友們聆聽嶺南文化,雙方以“嶺南雅韻有新聲”為題,攜手推出了新媒體專題、數字音樂歌單、國風歌單徵集等內容與活動。

其中,雙方聯合企劃與製作的數字音樂歌單累計播放量近70萬,選曲包括35首經典粵劇、粵曲、傳統廣東音樂、廣東流行音樂及國風非遺新音樂,傳遞“嶺南文脈”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聲音之美。

同時,“心有國風”歌單徵集活動吸引到熱愛國風文化的用戶參與制作,將自己的國風夢融入歌單裡。近459萬國風愛好者在這些歌單中,聽到了崑曲、京劇和粵劇等非遺曲藝,以及江南揚州和塞外大漠的文化故事。

廣式非遺,出新出彩

近年來,“創新”是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詞。對於廣州及嶺南豐富而獨特的文化資源,政府、高校及本土企業加速挖掘、整合與開發各類文化資源,並以音樂、網絡直播、短視頻、遊戲在內的新載體及新形式來展示廣式非遺。

例如,永慶坊是廣州展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重要窗口,現已成為廣州非遺街區,令非遺可購可學可參觀。本次“雲遊博物館”的路線,即把首站設置為該街區內的廣東粵劇藝術博物館。當天,酷狗直播學院的主播等化身為“探秘官”,帶領網友共同瞭解和學習粵劇和粵曲等傳統“嶺南聲音”的知識,並在現場表演了一首為廣州量身打造的古風歌曲《風伴廣州港》,傳統和新興文化交融相映,傳遞非遺文化的魅力。


傳統園林走進網絡直播間 酷狗攜南方日報推廣嶺南文化名片

【圖3:酷狗主播探訪廣東粵劇院】

新業態、新平臺、新載體、新演繹、新產品......多個層面的創新,正在讓傳統文化不斷地展現活力、持續生長,從而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南方日報》及酷狗三方將最受大眾喜愛的網絡直播、數字音樂及傳統文化相結合,在提升嶺南文化品牌、弘揚傳統文化,以及促進旅遊發展等方面具備積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