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在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中,包含台湾在内的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所盛行的“工夫茶”,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工夫茶俗甚为讲究茶具,特别要求的是“工夫茶四宝”,四者缺一不可,这四宝即是:“玉书煨、潮汕烘炉、孟臣壶和若深瓯。”工夫茶,其发源地是潮州,据历史记载,早在北宋时期,潮人便以能饮且善于饮茶之道著称。到了明代,饮茶已经成为潮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居自斟、客来礼敬、祭祖祀神、婚丧嫁娶、息讼讲和、人际酬酢......饮茶可以满足人们生理的和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并从有闲阶层的专利圈中脱颖而出,迅速走向全社会。

以孟臣壶为主要代表的宜兴朱泥工夫茶壶,以壶小色佳在各色茶器中独领风骚。自明朝晚期,直到民国初期,对中国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用朱泥做成的壶,胎质细腻柔和,砂粒暗显,分布均匀,胎色朱红,鲜艳红润,表面透明度好,光素无纹,靠壶及泥料本身的原色吸引目光。使用年代越久远,表面肌理效果越明显丰富。朱泥壶一般均壶小胎薄,蓄热能力较短,但扬香力特高,茶汤回韵悠长。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因为产量少,早期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朱泥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妆土装饰在紫砂泥坯上。

同治时期就有“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之说,工夫茶器的高下恰如今的豪宅名车,往往是茶民们身份地位的另外一种表征,所以使用茶垢累累的陈年旧壶,正是以暗示持壶者为深谙此道的个中高手。所谓“上行下效”,上层社会讲究茶具,自然带动中下阶层的起而效尤,也追求“壶出宜兴者最佳”。朱泥,在《阳羡名陶录》中又称为“石黄泥”,从明清到现在,其矿藏分布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如今其中绝质上品已经很少见了,因此,有人说:今日朱泥非明清朱泥了。

如今在赵庄、黄龙山、红卫小煤窑、查林等处仍然有朱泥出产,但“赵庄朱泥是朱泥中的极品”为广泛做壶人和爱壶人认同,以前在宜兴名岭也曾经出现过一批品质比较好的红泥,可是,现在在茗岭再也找不到这样好的泥料了。如今有很多人说“黄龙山出朱泥”,有做壶人这样说,也有很多爱壶人也这样认为,但我以为这不怎么符合实际,从历史开采来看,黄龙山多出紫泥和少量的红泥,而其中的朱泥所占比例很小,基本可以被忽略掉,而且品质不好。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紫砂壶详解

朱泥历来就很名贵,一是矿源有限,二是采掘困难,以前朱泥的价值就是紫泥的几十倍,矿料都是按斤计算的。红泥和朱泥比较,红泥的硬度比较强,是不溶于水的,而朱泥的硬度比较小并能溶于水。我认为这二者的差异主要是泥中含砂量不同,好的朱泥,要求含砂量少,含于口中感觉不到沙性为最好,如果含砂量过于高,可塑性增强,但收缩率降低,最终会造成烧制后的效果不理想。一般来说,收缩率是区分朱泥和红泥的标准,以18%为分界线,小于18%的就算是红泥,高于18%的就是朱泥,朱泥的收缩率最高能到30%。而很多人认为黄龙山出朱泥的人不知道,黄龙山红泥的收缩率仅仅达到10%左右。朱泥原矿的颜色以鹅蛋黄为主,细腻并且带有油性,至于朱泥是如何形成的,我就不知道了。好的朱泥中,石英的含量都比较高,含石英量少的朱泥,烧制后壶表面暗淡无光,而好的朱泥,烧制后表面有柔和半透明的红色光泽,而且也不会是单一的红色,会焕发出七彩光晕,并且红中泛出黄色光泽来。

朱泥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处在嫩泥矿的下层,因为朱泥的烧制收缩率比较高,成品率低,所以对于朱泥的练制和制作要求都比较高。选矿、挑选、石磨研磨、过筛、加水搅拌、排气、晾干、陈腐。这一个过程说时简单,但做的时候却很繁琐。

(这是我大概10年前写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