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七連冠!

10月20日上午,

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

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

在北京舉行,

張家港市被授予

“全國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


張家港!七連冠!

自此,張家港成為

江蘇省唯一榮膺

“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的縣級市。


什麼是“全國雙擁模範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每4年評選一次,是雙擁工作的最高榮譽,是一個城市政治穩定、經濟社會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的重要標誌,對於優化發展環境、擴大招商引資、凝聚各方力量、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張家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同時也是一方有著“雙擁”光榮傳統的紅色熱土,軍地一盤棋、軍政一條心、軍民一家親。時光流轉,不變的是港城雙擁工作堅實的腳步,不變的是港城雙擁不斷厚植的魚水情濃。

張家港!七連冠!

張家港!七連冠!

  近年來,張家港市緊緊圍繞“抓建設與抓雙擁並重,謀發展與促雙擁並舉”的工作理念,與時俱進弘揚張家港精神,統籌經濟社會建設和國防事業建設。努力“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推動雙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雙擁工作載體不斷創新、雙擁活動亮點不斷呈現。始終把部隊建設作為首要工作來支持,當好部隊發展“保障部”。


  支持部隊建設是雙擁工作的重中之重。遷建武警中隊營房、改造民兵訓練基地、修建“擁軍路”……我市先後投入2億元,開展10多項實事擁軍項目,歷年來,慰問部隊物資達1000餘萬元。堅持以常態聯繫加強關愛,紮實開展大走訪、大慰問活動,著眼部隊所需、官兵所盼,變“部隊提需求”為“主動問需求”,千方百計為部隊和官兵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把關懷和溫暖送到軍營。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

在這場硬仗中,

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今年,張家港市積極探索“雙擁+扶貧”新模式,專門成立了

雙擁對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助力武警上海市總隊和雲南省總隊,對雲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瀘水市洛本卓鄉色德村開展雙擁對口扶貧工作,攜手脫貧攻堅。

張家港!七連冠!

  讓軍人享受尊崇優待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2019年,張家港市率先引入商業保險保障當年度入伍新兵,今年又推出 “港城·戎保1號”保險項目,實現了現役、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群體意外保險全覆蓋,受益人數達

3.6萬餘人


張家港!七連冠!

  與此同時,張家港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尋找“最美退役軍人”活動,為營造全社會愛國愛軍的濃厚氛圍,張家港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光榮之家”匾牌懸掛儀式,市、鎮兩級黨政主要領導上門懸掛匾牌;吸納“最美退役軍人”、軍轉幹部、退役士兵和老兵代表等參加“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打造“最美退役軍人一條街”;率先出臺

《關於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免費遊覽旅遊景點實施辦法》,為退役軍人制作發放擁軍卡……讓新時期“最可愛的人”成為“最幸福的人”。


張家港!七連冠!

張家港!七連冠!

  張家港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奮鬥是一篇優美的樂章,擁軍是它的“主旋律”。近年來,按照“政府主導、部門牽頭、社會參與”的原則,紮實開展“雙擁在基層”活動,傾力打造擁軍品牌,凝聚合力,打造雙擁亮點,下活社會擁軍“一盤棋”。


購房有優惠、

看電影能打折、

參加培訓有補貼……


  為進一步豐富雙擁創建內涵,去年,張家港市創新開展“港城百企擁軍行”活動,18家擁軍企業為港城退役軍人提供教育培訓、家裝置業、法律援助、旅遊出行等優惠服務,進一步壯大社會擁軍企業力量,打造社會擁軍“張家港模式”。

張家港!七連冠!

  94歲的曾耀山家住南豐鎮,24歲那年,他奔赴戰場抗美援朝,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在張家港,像曾耀山這樣的抗美援朝老兵有220多名。


  為傳承紅色精神,致敬抗美援朝老兵,今年,張家港市開展“感恩功臣·關愛行動”項目,全城愛心湧動,短短3天募集善款30餘萬元,開展為老兵實現“微心願”,製作“老兵憶崢嶸歲月”微視頻,帶老兵遊港城等系列活動,提升老兵們的獲得感、尊崇感和幸福感。


“擁軍”是這座城市的獨特名片。

▼▼▼

  2019年,張家港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縣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全市鎮村建成262個退役軍人服務站,實現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一中心、兩站”全覆蓋,為全市3.6萬餘名軍人軍屬打造家門口的“服務站”;

  出臺《保障隨軍家屬就業暫行辦法》《現役軍人及其子女教育優待實施意見》等10餘項暖軍心、排軍憂、解軍難的好政策;

  不斷加大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力度,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水平居蘇州前列……


張家港!七連冠!

  擁軍政策創新發展,基層“雙擁”全面開花。大新鎮龍潭村打造

全國首家村級雙擁展示館,設立村級雙擁基金,全面服務老兵;張家港市200多家社會組織、志願者團隊積極參與雙擁工作,4年開展2000多個擁軍服務項目、志願服務活動;“橄欖綠退役軍人工作室”“榮輝社會事務所”相繼成立,通過打造退役軍人自助、互助平臺,提供政策諮詢、心理疏導、資源鏈接等便利服務,切實解決退役軍人的困難和訴求。


張家港!七連冠!

  25歲的陳天力是一名退役士官,今年3月,通過退役士兵(士官)“積分進村”工程,成為塘橋鎮歐橋村一名村居安全員。他每天騎著電瓶車,走訪轄區企業、門店5個多小時,把基層崗位做成了人生幹事創業的大舞臺。


  為鼓勵退役軍人投身鄉村振興,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去年,張家港市進一步創新思路,在江蘇省率先開展退役士兵(士官)“積分進村”工程,陳天力在內的首批22名退役士兵(士官)通過積分成功“進村”。張家港市通過建立培養結對幫帶制度,為他們提供上升渠道和發展空間,實現優秀退役士兵(士官)自身成長進步與助力鄉村振興“雙贏”的目標。


張家港!七連冠!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大力提升就業創業能力,

加大就業支持力度,

優化創業創新環境,

建立健全服務體系......


  多年來,張家港市多措並舉,保障退役軍人在享受普惠性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基礎上再給予特殊優待,紮實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去年,張家港市聯合江蘇科技大學創辦江蘇省首家退役軍人事務教育培訓學院,並依託學院開展業務培訓,開創政校合辦退役軍人培訓新機制,首批185名

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完成培訓,全部實現就業。與此同時,著眼線上、線下聯動,多渠道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為退役返鄉士兵開通從軍營到就業“直通車”。


張家港!七連冠!

  保障好退役軍人的生活與工作,就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張家港市設立“張家港市退役軍人幫扶關愛專項基金”,成立江蘇省首家關愛退役軍人協會

,用實實在在的暖心舉措,為退役軍人排憂解難,讓每一名退役軍人生活安定、思想穩定。


張家港!七連冠!


  如今,張家港站在新的起點,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奮發的勁頭,不斷創新雙擁模式,持續豐富雙擁內涵,努力開創新時代雙擁工作新格局,不斷書寫新時代雙擁工作新精彩。


“全國雙擁模範城”

張家港,給力!

編輯:陸祉霖、周曉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