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遇瓶頸?國展書家180天寫出15節心得,解決你的困惑【六】
學會讀帖(上)
臨摹了半年字帖發現還寫不好。專家就要問了:你真的會讀帖嗎?
帖,就是字帖,也稱“法帖”,就是專供人們收藏、欣賞、研習書法而參考的樣本。
清代王文治《快雨堂題跋·秦中本十七帖》把法帖分為三類:“法帖有備考證者,有堪收藏者,有供臨防者。”學書者臨摹字帖,是獲得書寫技巧的最佳途徑,這是毋庸諱言的。然而在臨帖之前,對字帖進行一番觀察與分析,對於臨習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或換言之,讀帖的方法與讀帖的精細程度,對臨帖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有人認為學習書法主要重於臨寫,而對於臨帖之前務必仔細認真來讀帖的這一重要環節,每每忽略了,於是往往拿起帖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臨,這種習慣不太好。其實,古人也是極為注重讀帖的。隨便舉些例子,請看:
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
——黃庭堅《論書》
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
——同上
皆須是古人名筆,置之几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視,思其用筆之理,然後可以摹臨。
——姜夔《續書譜 》
初作字,不必多費楮墨。取古拓善本細玩而熟觀之,既復背帖而索之。
——宋曹《書法約言》
此處“觀”、“細看”、“諦觀”皆指“讀帖”。一帖在手,不但要對其整體佈局進行觀察,更應“細看”、“諦視”。粗線條的總體觀看往往只是對錶面現象的捕風捉影,“觀之入神”式的入微“諦視”才能從作品中那些運筆軌跡留下的濃淡枯潤的點畫質感去領略書家風采,並藉以涵養氣勢陶冶情性,從而獲得某種啟示,感悟書寫技巧,觸發創作靈機。
但現實中的讀帖不可能一開始便進入“觀之入神”的境界,我們常常面對碑帖,初覺卻一片茫然,不知從何下手。
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般而言,初學者初步讀帖都緣於直觀,如字體的大小、扁長,線條的粗細、長短、墨色的濃淡、枯潤,諸如此類的表面現象往往成為他們的第一感觀反應。
這種粗線條的第一感覺會隨著學書的進展(書寫經驗感覺積累的不斷豐富)而愈加敏銳。讀帖務必讀得認真仔細,倘若走馬觀花應付了事,便會覺得毫無意義多此一舉。
“讀”與“看”不同,讀有看的意義,但比看更仔細;“讀”與一般意義上的“欣賞”亦有別,“讀”含有“欣賞”的意思,但比“欣賞”認真;“讀”類似於“誦”,但比“誦”更為深刻。
先哲留下來的手跡,如今雖然是靜靜地“躺”在紙上、帛上、絹上、竹片上……但當時卻無不以“動”的過程形成的。即便如此,
讀帖者就務須對每一點、每一畫、每一行乃至通篇皆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去讀,對其中任何細微的動作,都不要放過。如何藏鋒下筆,如何回鋒收筆,如何換鋒行筆,如何順勢連接,如何翻轉;何處該提,何處該按,何處該疾,何處該徐(澀),何處中鋒,何處側鋒……
通過這些動作聯想,把靜的字逐漸演繹起來,如放電影一般,存於腦際,藏於心間,這就把前人由動而靜留下來的痕跡,在正確的想象之中重複著演繹著。這樣的讀帖,才能讀出帖之意帖之味。
讀帖必須注意兩個“要務”哪兩個?我們下節課繼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