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在歷史上不是所有的太子都會有一個好的結局,有一些太子可以順順利利繼承皇位,但是有一些太子卻在中途遭受迫害,所以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自古以來受到迫害的太子不少,有一些太子明明滿身才華是可以成為一代明君,但是卻因為一些小人的迫害,所以導致自己失去了性命。那麼在歷史上究竟有哪些太子這麼悲慘呢?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就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太子,和胡亥相比,扶蘇不僅更有治國才略,而且他性格也比較仁善。秦始皇在下令將儒生趕盡殺絕的時候,也是扶蘇站出來為儒生說話,想要為儒生保留一條活路,不過恰恰是因為他這樣做,所以惹惱了秦始皇,秦始皇直接把他下放到蒙恬那裡去做一名監軍。秦始皇其實對扶蘇很是重視,也決定傳位給他,可惜在他眼裡扶蘇的性格過於仁善,不過和胡亥相比扶蘇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有一次秦始皇在出行的途中突發疾病,臨時給扶蘇傳令,讓他趕回咸陽併為自己辦喪事,這也就意味著秦始皇要把權力交給扶蘇,可惜這一份通告卻被趙高所扣留了,扶蘇不僅沒有收到這份命令,而且趙高和李斯還直接修改了詔書,宣佈胡亥做太子。為了剷除扶蘇這個心腹大患,趙高甚至下了一封詔書批評他沒有為秦朝開拓疆土,而且還隨便議論朝政,老是到處埋怨秦始皇沒有讓自己當太子,所以直接將他們兩個人賜死。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扶蘇接到這樣一份詔書,沒有任何的懷疑,哪怕蒙恬勸扶蘇好好想一想,但是扶蘇卻說秦始皇讓自己死,自己沒有理由拒絕,堅持要服從命令。其實扶蘇本來是可以成為一代賢君,因為秦始皇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難免有一些過於暴力,扶蘇比較賢明,就可以讓百姓好好的安養生息,只不過扶蘇的性格實在是過於軟弱,這也是他最大的缺點。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漢武帝的皇太子劉據同樣是一個非常悲慘的太子,皇太子劉據的母親是衛子夫,他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不過他在太子的位置位置上呆了三十多年,最後卻依然沒有踏上皇帝的寶座,而是等來了殺身之禍。這是因為漢武帝到了晚期,因為身體經常生病,所以變得非常的多疑,身邊的人都不信任,包括太子。在他晚年的時候興起了巫蠱之案,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幕後指使人就是劉據,但是劉據其實上是被陷害的。由於被漢武帝步步緊逼,所以最後他沒有辦法只好殺掉江衝,率領身邊的親信反抗,但是最後卻還是失敗了。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帶著兩個兒子逃出長安,可還是被漢武帝賜死,而他的母親衛子夫也被逼自刎。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唐高祖的皇太子李建成也是一個比較悲慘的太子,他和父親李淵一起參與了國家的建設,而且能力也非常的出眾,雖然說和李世民相比他可能不夠賢明,但是他的能力同樣也是非常強的,可以當一個很好的皇帝。只是可惜李世民想要登上權力的最高峰,一箭射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建成去世的時候才只有三十八歲,而他的兒子也全部被李世民殺死了。他身為太子卻慘死在了自己的弟弟手裡,而且被滅門,在歷史上徒留一個悲劇。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性格非常的仁善,不過他的結局也很悲慘。朱標在兄弟中的名聲非常好,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大哥,不過可惜的是他洪武二十五年年的時候就去世了,據說他是病死的。其實在還沒有當上皇帝之前就去是其實不算太過悲慘,很多太子都曾經一年早逝過,而且朱彪的兒子朱允炆也順順利利的當上了皇帝,甚至也追封朱標為皇帝。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之所以說朱標的命運非常悲慘,是因為他的兒子朱允炆在當上了皇帝之後還沒有處理幾天政務,皇位就被朱棣所奪走了,而且朱棣這個人也非常的狠心,將朱允炆的家人趕盡殺絕。朱標的五個兒子都沒有好下場,最小的那個兒子本來是可以陪伴太子妃好好的住在陵園,但是卻在永樂四年的時候被一場大火奪走了生命,朱標的後代基本上都沒有存活下來。

當上太子不意味著一帆風順,這些太子就是因為爭鬥,成為了犧牲品

在古代激烈的權力爭奪當中,當上太子並不意味著一帆風順,而是會有更大的陰謀襲來,很多太子也正是因為沒有經說出這些陰謀的考驗,所以沒有成為笑到最後的人,但是他們也成為了歷史中一個值得記錄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