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印度與中國互為鄰居,但感覺之前對印度瞭解的並不多。這一篇會分享在印度的住宿,交通,婚禮,安全等方面的見聞。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城市之總印象

除了大街上私家車多一些,手機多一些,這城市的感覺整體上比我們落後二十年。路兩旁很多小雜貨鋪,可以充值,買日用品,衣服等,店鋪都很小。很多房子就像之前的棚戶區(更高檔的住宅區沒接觸到)。但是購物中心,卻是窗明几淨,奢侈品牌應有盡有。購物中心,酒店不遠的地方,就會看到截然相反的很差的建築和衛生環境。

無網絡和停電的住宿

有的酒店上網需要另外付費,或者規定超過多少小時付費。在住店過程中,會遇到突然停電,每次聽到“叮”的一聲,就表示停電了。幾秒鐘後,“叮”的一聲,電又恢復了。即使在首都也會遇到,因為他們電力不足。

服務和小費

在印度,酒店,餐館的工作人員很專業,服務很好。在酒店,餐館等處,服務費等包含在裡面了,會自動扣除。出租車,突突車都是談好價格的,這些我們都沒有額外再付小費。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無序即有序的交通

在印度只體驗了突突車和出租車。

突突車就是電動三輪車,黃綠色的,招手即停,告訴目的地,談好價格就可以。對突突車的最大印象是,很多司機尤其是新德里,都光著腳開車,鞋放在旁邊。

第一次坐時,我們問司機多少錢,司機說“up to you (你們看著給)”,我們也沒多想,就說200盧比吧(相當於20多人民幣),司機很爽快同意了,後來又坐了幾次得到的經驗是,如果你說的超過預期,他們會很爽快答應,如果報價少,他們會說出期待的價格。有一次我們坐突突車,發現司機走的線路不對,就詢問他,司機說先帶我們去一個買便宜東西的地方,沒有額外費用。我們告訴他不想去,他也就放棄了,就回到正常的路線上去了,感覺坐突突車,還是需要多多留心。

出租車也不打表的,需要出發前談好價格。即使是在機場,不管是新德里還是孟買,出租車也是需要現場交涉價格的。

後來有印度朋友告知,在印度最好用Uber,是可以打表的,正規,並不貴。但是我們一直沒嘗試過Uber,暫不評論。

印度的司機車技真高,要知道路上各種車型擁擠在一起,就像繁忙的地鐵中的人貼人,但是他們竟然不怎麼碰擦,而且開的很快。要是我這車技在這路上,車一定被刮蹭得不行。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安全之我見

雖然一行人不少,但是去印度之前,因為安全的惡名我們還是有些忐忑的。去了之後發現,印度的安全是分地方的。機場,酒店,大商場,安檢嚴格,要搜身的(女士有女性工作人員檢查),這些地方一旦進入後,所見皆著裝整潔,裡面氣派乾淨,服務很好。總感覺這些地方的那道門,就隔開了兩種風格的印度。

門外面的印度就不那麼讓人放心了。

一次從突突車下來走向商業中心的路上,有人會過來搭訕,詢問去哪裡,買什麼,要不要帶路等,告訴他隨便逛逛,不需要,還是會堅持不懈,甩開他用了好幾分鐘。

曾經有朋友坐出租車,在靠窗的位置看手機,被一輛騎摩托車的把手機搶走了。

還有一次,我們當時有人覺得好玩,就去體驗擦皮鞋,說好了20盧比,但是擦好後後對方要200盧比。雙方各執一詞時,邊上突然出現一個50多歲的老頭,穿著整潔,用印度語很嚴肅的和那個擦皮鞋的說了幾句,對方很乖的點點頭,我們就只需付20盧比就可以了。不過,遺憾的是,這個路見不平的大俠,我們當時忘了拍照。

也許你會說這都是些個例,但是我實實在在地在機場看到很多荷槍實彈的警察。一直覺得如此戒備森嚴,治安估計不太好(不過也有可能人家有這種傳統,也有可能是我不懂)。

綜上,如果想去印度,尤其是女孩子,建議還是幾個人結伴出行或者跟團比較好。

印度的動物真幸福

印度的大街上就像個野生動物園,比如你會發現路邊樹上探出頭來的小松鼠,上躥下跳的猴子;街邊有非常大個的黑螞蟻;牛兒們在大街上大搖大擺的走著,烏鴉在天空中自由的飛舞。牛在印度,是他們的神。看到很多標語,大概意思是不善待牛,就是犯罪。還看到有些公司在院子裡養好幾頭牛,說是出於對於神的尊敬。

真真不便宜的物價

1元人民幣幾乎相當於10盧比,但是在印度,物價並不想象的便宜。住宿,餐飲等都不便宜。和國內相比,同等住宿條件下,感覺印度的住宿明顯偏貴。盧比在國內不能直接兌換,需要用美元或者人民幣在兌換點兌換。

閃閃閃的飾品

看到過好多滿手戴金戒指的印度男人,不誇張地說,雙手戴滿金戒指。印度人比較喜歡黃金,而且喜歡佩戴黃金。也有金銀混合著戴的。而且,還遇到好多兩耳戴銀耳釘的印度男人,真的是閃啊閃的。和印度人瞭解得知,據說他們有些地方有傳統,男士要佩戴類似飾品。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四世同堂

他們都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小朋友等。即使成家後也是。女士們很少出去工作。

印度之音樂

在印度幾天,車上司機經常會播放印度風格的音樂,感覺像是他們的流行歌曲似的,有點像印度電影中那種經典音樂,也不是特別歡快,但就是繞啊繞啊繞啊的那種聲音。他們有一種天生的能力,聽到音樂就能舞動,就能嗨起來。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美輪美奐之婚禮

參加過他們當地的一場婚禮,完全顛覆之前的想象,也是見過的最有特色的婚禮。

雖然印度整體的形象髒亂差,但是印度婚禮現場很是高大上,出席的男女包括小孩,都正裝出席,男士西裝,女士紗麗。印度當地有很多專門舉辦婚禮的場地,非常大。整場婚禮就像出席一個超大的聚會,婚禮現場會分成好幾個區域,有的是專門飲酒的區域,有的是表演區,有的是牛奶區,有的是食品區,有的是休息區等等。現場佈置的非常華麗。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婚禮在夜裡(好像是10點)開始舉行,有很多當地或民族的儀式(其實也沒大看懂),大意是新郎(著傳統服飾)坐在一個蓮花座的馬車上,在家人的陪同下從場外慢慢入場,邊入場,親朋好友邊跳邊唱,一直送到婚禮現場,然後繼續跳到12點新娘入場。也是坐在有儀式感的車上,親朋好友護送,有一些儀式(也沒看懂),然後雙方一起唱啊跳的,邊上有一個區域有主持人,有傳統歌舞表演。參加的賓客可自由選擇美食和交談,滿場自由走動。親朋好友可以在夜裡兩三點結束回家,新郎新娘雙方要直到早上5,6點婚禮才結束。據說婚禮前後的步驟要持續好幾天。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識別印度人的土辦法

印度人差異比較大,感覺見到不同印度人不像一個國家的。酒店裡見到的印度人各個西裝革履,皮膚白皙,身高得有1米九,五官立體,大部分長的都堪比大明星。大街上見到的就不一樣,皮膚黑,很瘦,穿著就什麼風格都有了。

我們有個土辦法區分不同級別的印度人: 膚色來看,皮膚越白,可能社會地位越高。體型來看,肚子越大,經濟條件越好,很瘦很瘦的一般收入不高。(一直沒太明白他們那麼天氣那麼熱,為何還吃那麼幹的餅和很多油炸食品,這熱量如何平衡?)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我看印度人

印度人整體上比較溫和,見到的公司裡的司機,工人甚至有一些木訥,靦腆,出租車司機也不是特別健談。有些工作效率很低。

我們去一些景點時,很多印度人會跑過來拍照,而且他們會說會發給朋友看。這種感覺就像之前我們很少見到歐美人,來個外國人很好奇的那種感覺。這類人基本上對外部瞭解很少。

但是也見到了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家庭條件優越,工作上也想成就一番事業。他們就很健談,特能砍價,出的價格都像是在菜市場買大白菜, 而且他們大部分都貨比很多家。他們很多都瞭解美國,瞭解中國。感覺對待中國的感情比較複雜,離不開中國,比不上中國,但是心裡又酸酸的那種感覺。這些人既現代又傳統。

印度人整體上比較傳統,大部分印度人,結婚對象大部分還是通過媒人介紹。

去一些景區,商業中心,會感覺周圍投來很多目不轉睛的目光,雖然是我們都是一行人,還是被看的心裡有點瘮得慌。在一些其他地方,還會有印度人在我們經過時口中還唸唸有詞:China, China.

在一些小的地方,經常會看到大白天很多年輕人無所事事,比如在一塊破敗的草地上,一起踢石子或者類似東西,不曉得在做什麼。

我在印度的見聞,中國的這個鄰居,去過的人都會笑起來(二)

愛還是厭?

去過印度的人一般會分成兩派,一派特討厭,誓要再也不去,因為髒亂差;一派特喜歡,去了之後還想去,因為有趣。

不管是哪一派,我想每當想起印度,或者談起印度,大家一定都會笑起來。有時是會心一笑,有時會笑的很開心。而且是不自覺的,很解壓的。不信,你可以試試去一下印度,看看是不是這樣。

如上是在印度的所觀所想,如果你有對印度的更多認識和了解,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