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丨張貴相不服輸,草莓種出甜日子

  2013年,張貴相在自家3畝地裡種的草莓一天賣了700元,這讓遭遇車禍後的她很高興,“可以種植草莓賺錢還債。”

  她和丈夫吳興榮商量,找一塊更大、地段好、交通方便的土地種草莓。倆人沿著文山-天保的二級公路找到了一塊旱田。荒蕪已久,雜草齊腰深,地勢低窪,牛進來都陷進去了。

張貴相不服輸,草莓種出甜日子 劉珈彤 攝

  張貴相咬咬牙,1000元/畝,租30畝,簽了10年租期合同。

  怎麼種?穿上桶鞋,用鋤頭挖。車禍後頸椎受損,就跪在地裡拔草。

  幾次被騙,網上買苗都是壞的;旱田挖出來的草莓地連續3年被水淹;轉種無土栽培草莓,自己焊搭架子,墊編織袋,壠椰子糠,鋪細水管,挑草莓苗……

  終於,夫妻倆迎來了客戶滿園,年收入40萬元的好日子。

  “都不知道怎麼做起來的”,也許是磨難太多,他們已忘記拱手而降;“抱怨沒有用,只能自己解決。”

  “既然死不了 就要站起來”

  2002年,23歲的張貴相從隔壁村小組嫁到西疇縣新馬街鄉坪壩村委會龍潭坡村,婚後育有一雙兒女,然而小女兒患有腦癱。2013年在帶小女兒治病的路上,張貴相出了車禍,昏迷十多天後甦醒,四肢動不能動彈,被醫生告知頸椎三、四級嚴重受傷,很有可能癱瘓在床。

  丈夫吳興榮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下地幹活,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為張貴相煮藥、擦洗、按摩。

  看著日漸消瘦的丈夫,張貴相有種天塌下來的絕望。吳興榮安慰她,“你在家就在,我會把家撐起來。”

草莓 劉珈彤 攝

  母親對吳興榮的影響很大。小時候的吳興榮膽小內向,不愛講話,村子裡的人都喊他“傻子”,母親雖然沒有讀過書,但無論吳興榮做什麼,母親都信任他。家裡種植的白菜、黃瓜、佛手瓜等蔬菜,母親都拿給吳興榮去賣,賣的錢雖然不多,但慢慢地樹立了吳興榮對生活、對未來的信心。

  在丈夫的鼓勵下,張貴相努力做康復訓練,一天天好起來。她告訴自己,“既然死不了,就要站起來。”

  村裡幾次開會討論,把她家列為建檔立卡戶,她提出,還年輕,要靠自己的雙手活下去。

張貴相不服輸,草莓種出甜日子 普建彬 攝

  龍潭坡村地勢平坦,水源豐富,張貴相和吳興榮用自家的地種了3畝草莓,用家裡的二手微型車拉到街上去賣。車禍後的張貴相,手沒有知覺,“木的,不知輕重。”常常捏重了草莓,交通不便,10多公里路,到街上時草莓都爛了。

  在菜市場,張貴相把自己的草莓拿給了一個麻栗坡的賣草莓的人,對他說,“我的草莓給你賣吧,不要你的錢,如果好賣,你就找我批發。”

  這次張貴相靠批發草莓賣了700元,她很高興,“看來草莓是有市場的。”

  為了擴大規模種植,她們找了地段好、交通方便的30畝土地,簽了10年租期合同。

張貴相不服輸,草莓種出甜日子 劉珈彤 攝

  2015年,丈夫吳興榮花了1萬多元在網上買草莓苗,苗收到時,大部分都壞掉了,賣家不承擔損失,還把他們的電話拉黑了。東拼西湊的幾萬塊錢打了水漂。

  張貴相又花了3000多元買了一批,也是壞的。她打電話給賣家,賣家承諾她重新給她補貨。

  張貴相對賣家說,“我不要你補貨,我要來你的育苗基地自己選。”於是,吳興榮開著家裡的二手面包車,行動不便的張貴相平躺在後座上,21個小時,兩人從西疇到達四川雙流,張貴相在丈夫吳興榮的攙扶下走進育苗基地。

  聽說了張貴相的事蹟,育苗基地的趙老闆對她說,“我很佩服你,以後只要你需要,我都會支持你。”允許他們自己挖苗,看中哪棵挖哪棵;還教給他們種植技術。

  那時,在育苗基地看到趙老闆培育的有機草莓賣到了388元/斤,張貴相和吳興榮心裡充滿了羨慕。

  “抱怨沒有用,只能自己解決”

  2016年至2018年,旱田挖出來的草莓地連續3年被淹。雖然周圍的鄉親們都來幫忙拔草莓苗,但夫妻倆還是損失了20多萬元。

草莓大棚 普建彬 攝

  張貴相外出學習,發現無土栽培的草莓不但口感好、賣相好,還方便管理,重要的是不再擔心被水淹了。於是夫婦二人投入40多萬元,開始了無土栽培草莓的種植。

  30畝草莓地,每一排搭80公分的鐵架子,吳興榮自己焊自己搭。編織袋做底,通風透氣,裝上從廣州成噸買來的椰子糠,在裡面鋪上細水管,再種上草莓。

  無土栽培的草莓,產量高、味道好,進園採摘25元/斤,2019年,張貴相和丈夫賺了40萬元。

  倆人與朋友發起成立了草莓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最初的7個人,發展到現在的50多個人。僱用殘疾人,教他們種植草莓。

  四川雙流的趙老闆給夫妻倆拋橄欖枝,“你們來做我的技術員吧,每個月給你們的工資不低於萬元。”張貴相拒絕了。

  如今,張貴相的草莓園裡,一排排、一壠壠的草莓長勢喜人,翠綠的葉子兩側掛滿了紅色的草莓,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香氣。

張貴相不服輸,草莓種出甜日子 劉珈彤 攝

  進入冬天,草莓迎來銷售旺季,園子裡每天擠滿了人。一波又一波客人走進園子,跟張貴相尋要摘草莓的筐子,張貴相一邊跟記者講述充滿磨難的經歷,一邊熱情地招呼來客。

  粉玉、白草莓、櫻桃味草莓,是張貴相精心挑選種植的三個草莓品種,味美、成熟期早,可以從11月初賣到次年6月。吳興榮話不多,他在園裡來回行走,像打量自己的孩子一般,弓著腰,一葉葉地將枯萎的葉子拿掉,一顆顆將草莓捋出來掛在一旁。

  “這麼大的面積,全靠客戶進園採摘,沒有批發。有時覺得挺對不起客戶,大老遠跑過來採摘,但沒有了。”張貴相說,最多的時候,草莓園外停了二三十輛各地來的車。

  一個棚子,一間磚房,沒有圍牆和大門,車可以直接從公路上開進來,這就是張貴相一家在草莓園裡的家。張貴相告訴記者,大年三十,他們一家都是在這兒過的。草莓園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產和身家。

  “都不知道怎麼做起來的。”站在園子裡,放眼望著滿園的草莓,張貴相笑得有點羞赧。

  統籌策劃 譚晶純

  雲報全媒體記者 施穎 劉珈彤 李喜翠 段毅 張文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