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華:建議組建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估機構 直接向國務院負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治理體系怎麼建?目前生態文明治理還面臨哪些體制性、結構性問題?

在日前召開的2017年環境保護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研討會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示,當前應加快推動綜合、高效、協調的大部制改革,理順部門關係。組建跨行政區域、流域管理機構,進一步理順中央地方關係。同時更多地採用市場激勵手段,合理區分政府和市場的界限邊界。

解振華建議,在中央層面組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性自然資源所有權管理;組建資源環境的統一監管部門,負責公益性自然資源、汙染控制和生態保護的統一監管;組建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估機構,該機構實行全面垂直管理,直接向國務院負責。

解振華:建議組建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估機構 直接向國務院負責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全國政協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攝影/章軻

在2017年環境保護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研討會上,解振華說,目前,環境保護“體制運行中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與矛盾依然存在,制度建設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問題比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生態文明治理體系的效力發揮,難以支撐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和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文明發展道路的可持續目標的實現。”

他說,由於面臨三個方面的體制性、結構性問題,環境保護難以取得顯著進展和效果:

一是發展階段問題,即持續、快速的經濟增長,加之發展方式粗放,使得資源能源消耗長期處於高位,相應帶來一系列伴生的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問題;二是經濟體制改革問題,即政府職能轉變和市場化改革不到位,偏重GDP的黨政幹部考核導致政府過度追求經濟增速,放鬆環保要求;三是環境管理體制機制自身與時俱進不夠、存在一系列缺陷。

解振華分析說,我國生態文明治理體系改革的頂層設計還有提升空間,而目前部分改革內容存在一定交叉重複。比如,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與新環保法強調的“地方政府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存在一定衝突;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與河長制,以及現行的流域機構的關係尚未理順。

此外,部門職能交叉依舊嚴重,改革任務的部門間協調難度較大。解振華說,由於缺乏跨部門協作的長效機制等原因,由“某部門牽頭、會同其他部門實施”的機制,往往因“其他部門”責任不到位而實施不力。總體來看,因體制分割導致的制度碎片化問題依舊突出,行政效率仍有待改善。

解振華說,由於部分治理主體的能力不足,也延緩了治理體系改革進程。一些地方有選擇性地推動改革,環保企業能力不足,在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方面存在“放得下、接不住”問題。生態文明治理體系改革既要尊重自然生態系統規律,也要尊重歷史經驗及發展改革的規律,抓準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打通“中梗阻”,還要統籌考慮各地方各部門的資源和技術經濟以及能力條件,防止“一刀切”。

解振華認為,今後10到15年內,必須要有一系列重大體制機制變革和政策調整,使資源環境管理體制與發展階段相適應,才能實現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理順部門之間的關係上,解振華建議,根據所有權和監管權相分離、開發與保護相分離的原則,進一步減少職能交叉,通過推動綜合、高效、協調的中央大部制改革,形成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綜合管理、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監管、生態環境保護及監管為主的體制格局,為推動職能整合、改革分頭設立的保護地、部門規劃、監測標準等奠定體制基礎,提高體制運行效率,改變制度體系碎片化的局面。

解振華建議在中央層面組建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負責具有戰略意義的經營性自然資源所有權管理;組建資源環境的統一監管部門,負責公益性自然資源、汙染控制和生態保護的統一監管;為實現能源革命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建議在國家宏觀調控部門下設立綜合管理機構,強化綠色轉型發展的政策統籌與協調管理;建議組建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估機構,該機構實行全面垂直管理,直接向國務院負責。加快國家公園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對以國家公園為代表的各類保護地進行統一管理,特別對其中的國家公園行使以中央事權為主的更嚴格保護。

”抓緊建立發改、財政、住建、工信等各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解決政府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清、效率不高的問題。中央層面研究建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機構,增強各部門間的協作水平,進一步加強各項改革任務之間的銜接。“解振華說。

針對理順中央地方關係的問題,解振華建議,在中央層面設立跨行政區域的決策協調機構,制定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綜合規劃。整合區域環境管理派出機構,以六大環保督查中心為基礎成立跨行政區的區域生態環境監管機構,將執法力量劃歸該機構進行管理;整合現有流域管理機構,探索實行流域綜合管理,將流域作為整體大系統,統籌水質水量規劃、保護。

解振華認為,未來,在生態文明治理上應”更多采用市場激勵手段,合理區分政府和市場的界限邊界。“他說,應進一步推動制度整合,科學制定節能環保的綜合評價方法和考核機制,改變企業反覆接受各行政部門審查審批的局面,提高政府監管效率。進一步健全環境保護的市場體系,激發企業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