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經銷商“渡劫”:復工未遇報復性消費 賣一輛車虧2000元

本報記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報道

“現在的資金壓力比較大,每個月的固定成本支出就有70多萬元,現金流還能維持兩三個月的店面運轉。如果未來兩個月情況還是不好的話,可能就考慮關門了。”4月22日下午,黃平度隔著電話向《中國經營報》記者嘆息道。

作為汽車經銷商投資人,黃平度進入這個行業已經超過二十年,在武漢市擁有銷售與維修兩個汽車經銷點,“今年是最難的一年,這個打擊比我們想象的厲害多了。”黃平度坦言。

眾所周知,身處汽車交易最前端的汽車經銷商往往能夠最先感知到市場變化。

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19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經銷商虧損面同比擴大至41%,虧損比例大幅增加,而盈利經銷商比例減少至29.7%。

具體來看,豪華/進口品牌35.8%的經銷商實現盈利,而自主品牌盈利經銷商佔比僅為21.3%。日系品牌經銷商中,43.1%實現盈利,25.9%的經銷商出現虧損。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眾多生產經營計劃,使得重度依賴流通的汽車行業雪上加霜,再加上此前汽車行業停工帶來的連鎖反應正在不斷凸顯。

眾多經銷商們正承受著門店高庫存、資金運轉、銷售情況不佳等多重壓力,如何才能扛過行業的寒冷期,正是黃平度等經銷商們所頭疼的事情。

除此之外,4月初,記者也曾致電、走訪了上海市的30餘家經銷商門店,除銷量不佳等問題,大部分經銷商們採取的線上直播賣車等“自救”措施收效甚微。

“生意難做”

“汽車行業在武漢算是支柱產業,但今年受客觀因素影響很大,據不完全統計,一季度的銷量僅為1萬~2萬輛,下降幅度很大,”武漢汽車流通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雖然大部分的經銷商都復工了,但他們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一是出於疫情的考慮,進店的消費人群很少;二是兩個半月未開門,也有部分員工流失。”

在店面客流量方面,記者從多位武漢的經銷商負責人處瞭解到,現階段他們門店的客流量只恢復到去年同期的30%~40%。

清明節後,記者先後走訪了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安亭國際汽車城的部分經銷商門店,雖均已正常營業,但門可羅雀,到店看車的客戶屈指可數。其中,位於安亭鎮曹安公路某合資品牌經銷商門店僅有兩位銷售在店中,“客戶少,加上疫情,所以店裡就很冷清”。

在2019年公司年會上,由於去年12月份以及今年1月份的銷量情況不錯,預估年後過來的銷量也不會差,黃平度還在年前“補了些貨”,給2020年定下銷售880輛的目標,並對完成這個目標信心滿滿。

“現在都是虧損狀態,具體的數字還沒出來。3月26日開門到現在,一共賣了20多輛車,現在還有90多輛庫存車,這樣的庫存量有很大的壓力。銷量目標已經確定要下調,希望能降到500輛。”黃平度再次嘆氣說道。

武漢東風風行的經銷商陶安亦向記者表示,現在手裡有140多輛庫存車,積壓有半年之久了,身負沉重資金的壓力使得陶安不得不靠虧損賣車,快速回籠資金。

據其介紹,現在每賣一輛平均虧損在2000元左右,“虧2000元我們也願意,現在還有部分國五的車(20輛車),7月1日可能就上不了車牌,虧損的更多”。

日子難過的並非只有疫情重災區的武漢,4月中旬,上海一位合資品牌的汽車經銷商相關負責人直言:“整體的銷量都在下滑,但每個品牌的下滑幅度又都不一樣,有的品牌跟去年同期差不多,只是稍微下降一點點,有的品牌銷量下降的就比較多,到現在銷量還是個位數。”

多家經銷商店向記者表示,自復工以來,店面也沒有遇到所謂的報復性消費。一位東風悅達起亞的銷售負責人黃清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客戶的消費能力可能有所下降,相應的購車慾望也會受到打擊,需要時間去恢復。

上海工作的90後陶燕(化名)告訴記者,自己原本計劃在今年二三月份購置新車,但由於年後自己的收入有所下降,因此暫時擱置了購車計劃。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亦撰文稱,2020年疫情之後,中國車市反彈相對緩慢,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報復性消費增長的特徵,判斷是與短期的收入下降與長期債務壓力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需要對車是有效的降稅減費促進車市消費,尤其是推動車購稅減半政策對車市消費有較大促進作用。

“線上難銷”

日前,懂車帝聯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2020汽車直播生態報告》,報告顯示,汽車用戶對直播內容的需求不斷攀升,今年前三月汽車直播單日最高看播人數達500萬,看播用戶增長6.1倍。

在這其中,參與汽車直播的創作者身份開始多元化,汽車廠商、經銷商加速入局。報告顯示,2月16日以後,在懂車帝平臺經銷商單日開播場次平均保持在2000場以上,經銷商主播開播的佔比從春節前的1% 提升到目前的86%。

中汽協數據顯示,3月經銷商恢復正常營業,開始整體消化庫存,絕對庫存水平略有下降。據調查,部分廠家加大提車任務量,即使銷量較2月有顯著的提升,但經銷商庫存壓力依舊較大,庫存係數高達2.68,短期庫存壓力持續。

因此,中汽協建議,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加大線上集客和線上的銷售推進工作,加快庫存消化和資金回籠,將疫情損失降到最低。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多位經銷商門店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之前線下銷售渠道停擺的不便,他們均採取了線上直播賣車的舉措,但從實際操作情況來看,線上訂單的轉化率並不高。

“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前期有幾十上百萬的粉絲沉澱,那效果應該不會差。但多數經銷商都是在特殊時間,從零開展的直播,粉絲基本就幾十人,直播賣車的可能性不大。”黃清直言,“實際上也就是產品的介紹,並沒有訂單的轉化。汽車線上銷售還不成熟,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

陶安亦有相似的觀點:“現在店裡全員都在做線上直播,店裡和家裡都輪流直播。只要賣出車,會給額外的獎勵,也會根據直播關注量給獎勵,只要還是達到宣傳的效果。”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對於整個汽車經銷企業來說,由於汽車的大宗商品性質,想要實現全面的線上銷售還是非常困難的。

另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線上模式仍存在難點,人們線上購車模式的消費習慣,需要一定的培育過程。除此之外,目前的技術還有一定的限制,其所能提供的體驗感和各方面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從儲蓄客戶資源來說,線上模式對車企而言會有幫助。

“急盼新政”

面對行業困境,大多數經銷商們都採取了一定的“自救”舉措,其中最為常見舉措之一的便是降價銷售。

陶安告訴記者,現在店裡的降價優惠大,基本上車型都是打九折出售。上汽大眾的一位銷售顧問也向記者表示,現在購買途觀車型,價格上可以優惠3萬多元。另一家上汽大眾的銷售顧問亦向記者表示,購買帕薩特新車的話,現在有4萬元現金的優惠,除此之外,還贈送3年的汽車保養。如果是舊車置換的話,還贈送8000元的補貼。

不過,多位經銷商相關負責人表示,刺激消費的舉措與主機廠的支持力度息息相關。“單店老闆多出政策就是多虧錢,主機廠支持力度不大,貼息多了點。如果碰上主機廠自身都難保的話,那就別指望了。”

但也有不願降價的經銷商,黃平度便是其中一份子。在他看來,現在已經是在虧損,降價出售的話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把價格拉下來,後面怎麼辦,現在雖然消化時間長一些,但還可以支撐很長時間。降價銷售其實會加速經銷商死亡,工廠也不允許我們這麼做。希望武漢市政府能夠儘快出臺刺激汽車消費市場的政策。”

記者注意到,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相關的刺激政策也在持續出臺。這其中包括,將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將二手車增值稅稅率由2%降低至0.5%。此外,各地政府也通過增加限購指標、實施新車消費補貼、開展“以舊換新”補貼等方式提振汽車消費。

3月24日,商務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發佈《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其中包括為穩住汽車消費,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出臺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取消皮卡進城限制、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等措施,組織開展汽車促銷活動,實施汽車限購措施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對於汽車購置稅減半或減免的刺激政策,黃清表示,對上海這樣的城市而言,購置稅減補貼有很大的刺激作用,但更希望主機廠在提車指標上能有更大的彈性,可以讓經銷商根據每個月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我們協會也在向相關部門建議促進消費的政策,提了包括補貼、購置稅交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建議,不知道能不能被採納,因為這次疫情對武漢的傷害比較大,政府的財力也要考慮。”武漢汽車流通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道。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劉程悅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