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棒成“哄娃神器”孩子吃了真能補鈣嗎?-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最近,奶酪棒火了。

  它,被稱為“哄娃神器”;它,讓廣大嬰幼兒對此朝思暮想。小小的一支,價格可不便宜,再加上孩子們“一口吞”的同款吃相,不少家長表示:千萬別讓孩子吃奶酪棒,否則老母親的錢包會越來越扁。

  奶酪棒是什麼?孩子為什麼愛吃?用它來補鈣真的靠譜嗎?

  河南商報記者熊卓甜

  早上起床第一句話:媽媽,我要吃奶酪棒

  近日,媽媽們紛紛談起了“奶酪棒”的話題,一邊感嘆現在孩子們的零食多樣,一邊心疼自己的錢。

  家有倆寶的汪女士說,孩子前一段迷“汪汪隊”,最近又迷上印著汪汪隊頭像的一種奶酪棒。“看他們喜歡吃,所以買了很多回來,據說這些奶酪棒可以補鈣,又可預防蛀牙,簡直是健康的零食!只不過現在每天最少一人一個,倆人一張口就吃掉五塊錢,還是挺貴的。”

  提起奶酪棒,寶媽“真真”說:“早上起床第一句話就是要吃奶酪棒,如果不把奶酪棒藏起來,他一天就能吃掉一包!”

  旭兒媽媽則拿奶酪棒當“哄娃神器”,只要孩子哭鬧,奶酪棒就是最好的“解藥”。

  它這麼有魔力嗎?河南商報記者在電商網站搜索“奶酪棒”發現,妙可藍多、百吉福、蒙牛、伊利等牌子眾多,包裝上印著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人物形象,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銷量也很可觀,最高的月銷2萬多。

  雖然各個品牌的包裝、價格等都不相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採用進口奶源、高鈣、美味。據瞭解,不少家長讓孩子吃奶酪棒的原因就是“好吃又補鈣”。那麼,這款零食是否真如宣傳中所說的高鈣呢?

  奶酪和奶酪棒營養價值一樣嗎?奶酪棒只是再製乾酪

  孩子補鈣吃什麼?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吃奶酪。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數據:奶酪裡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十公斤牛奶只能產出一公斤奶酪”,奶酪中的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A、維生素B2是鮮奶的7~8倍,鈣含量更是高到驚人,每一百克奶酪的含鈣量高達600多毫克,是同等牛奶含鈣量的20倍。

  但由於真正的奶酪口感偏鹹,不少小孩子接受不了,於是家長們就“另闢蹊徑”,選擇了口感較好、孩子愛吃的奶酪棒。

  河南商報記者特意去超市買了幾款奶酪棒試吃,先從包裝上來講,各種卡通形象確實比較吸引人,口感類似布丁,奶味不相上下,有些帶點酸味,對於孩子們來說,既能玩又能吃。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奶酪棒包裝上“產品類型”一欄寫的是:再製乾酪。這和奶酪的營養價值一樣嗎?

  據瞭解,奶酪棒只是再製乾酪,與奶酪的營養價值還是有些差距的。在奶酪的選擇上,應選擇高鈣低鈉的,即每100克奶酪裡面,鈉含量低於300毫克,鈣含量高於鈉含量的,這樣孩子才能攝取高鈣低鹽。

  從一些奶酪棒的配料表可看出,大多數排名第一的是水,其次才是乾酪,一些品牌甚至添加了很多添加劑,用來增稠、防腐和調味等,而奶酪的配料表中大都只有乾酪和食用鹽。從營養成分表來看,某些品牌奶酪棒的鈣含量明顯低於鈉含量,且鈉含量超過300毫克。對於奶酪棒來說,鈣含量雖有,但不多;有乾酪成分,但達不到好的補鈣效果。

  可以當零食吃但用來補鈣不靠譜

  就目前孩子圈風靡的“奶酪棒”現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博士馮斌稱,奶酪棒當零食可以,但也不宜多吃,用它來補鈣就沒必要了。

  如果為了維持體內的鈣含量,適當吃點奶酪是可行的。從營養角度看,奶酪的確是一個非常有益的食品,其獨特的發酵過程使部分營養素的吸收率可達96%~98%。奶酪具有補鈣、保護眼睛、皮膚、牙齒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的功效。但奶酪中蛋白質和脂肪比較多,每次吃20克左右較適宜,多吃容易使人發胖。

  如果缺鈣嚴重食補難以達到效果,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鈣劑補充。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嬰幼兒每天攝入的維生素D的量至少應達到400IU(國際單位),直到2歲。2歲以後需結合個體飲食習慣和居住環境來決定維生素D的補充,一般預防量能持續補充到青春期,甚至成人期。

  馮斌說:缺鈣就補鈣,不缺鈣就正常飲食,過度補鈣會適得其反。

  提醒

  不是所有標“兒童”的食品都是健康的

  不少家長看到食物標上“兒童”倆字,就覺得是健康、適合孩子的,其實不然。許多“兒童食品”只是商家為了營銷而創造出來的概念,比如所謂的兒童牛奶、兒童醬油、兒童奶酪等,但一看配料表,要麼糖多要麼鹽多,都不適合孩子吃。

  所以給孩子買食物之前,一定要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排在前面的就是含量最高的原料。家長們要選擇天然原料排在前面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等,白砂糖、食用香精等調味品要越靠後越好。最後,看配料表還有個小技巧:配料越少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