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理解“為你好”嗎?

於曉西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先給“為你好”下個定義。我認為“為你好”其實就是以愛的名義進行的一種綁架教育。

從父母角度看,“為你好”飽含著深情,寄託長輩對子女的無盡希望。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經常用一種“掏肝掏肺”的感受對待子女,“為你好”三個字成為這些父母的口頭禪,但他們又經常為子女的不接受、不滿意而煩惱、苦悶。

從子女角度看,“為你好”是父母以愛的名義,強加給他們的“緊箍咒”。孩子們在青春期會出現強烈的逆反心理,這時候,即使對長輩的觀點、經驗開始時候是認可的,但由於語言模式的不接受、方式方法的不認可,直接導致孩子們對原本認可的觀點、意見也反對。孩子們在被動接受“為你好”教育時也是煩惱、苦悶的。

從方式方法上看,“為你好”是一種填鴨式、強迫式灌輸。孩子接受這個教育時被動的,它的效果肯定不會好,而且極易引起反抗。父母的“愛”沒有錯誤,長輩對晚輩的“經驗教育”也理所應當,問題是我們這種教育方式方法錯了。

從結果上看,“為你好”一般不會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認可,即使通過“高壓”讓孩子表面接受了,但長期教育結果也必然導致孩子缺少自己思考、主動創新等意識。

綜上所訴,我認為:孩子們不會真的理解“為你好”,也不會真正接受“為你好”,而這個錯誤的觀點不在孩子,恰恰是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真的想“為你好”,就千萬不要說這句話。

最後總結一下:

1、“為你好”教育方法有偏差;

2、“為你好”教育方法不利於培養孩子主動思考和創新意識;

3、“為你好”教育模式中,家長是主動型,孩子是被動型。但好的教育方法應該是孩子主動思考,家長輔助、引導型的教育,

4、家長要做對孩子困難有幫助的“朋友”,而不是上帝視角的“預言家”。孩子出現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如果第一個想到找家長幫忙,那麼這個家長就是成功的;

5、家是孩子犯錯後、有困難時避風的港灣;

6、應該用“容錯”的心態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驗證;

7、想對孩子說“為你好”時,換成“如果是我,我會如何如何做”或者“你需要我幫助你做什麼嗎?”

8、父母經常想想小時候你的長輩說“為你好”時,你的心態。


十三月有話說


我的看法:不都理解,少數好孩子理解,多數的孩子都是撞了南牆才後悔: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家長說的,他沒有切身經歷,給他講道理,他聽不下去。他自己有主意。任你說的嘔心瀝血,磨破嘴皮,也難改變。

想起了幾年前我的同事的女兒。同事家境好,老公是團級退休軍人,兒子也上了軍校,女兒正上初中。同事一心希望她上大學,平時對她學習抓得很緊。可五個手指頭伸出不一般齊,孩子也沒有一樣的,學習起來甘之如飴的多是“別人家的孩子”。十五六的孩子正是叛逆期,她的女兒有過之而無不及。上學覺得苦,越來越不願學。初三了,跟男生打鬧,逃課,在班裡抽菸,老師一次次請家長,同事氣的要死。跟老公唱紅白臉,軟硬兼施,千方百計,只要好好學習,啥條件都滿足。但他女兒答應的好好的,不出三天就原形畢露。急得同事聲淚俱下:”我說的這一切都是為你好,以後你可以少走彎路。”她的女兒視死如歸的樣子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同事說:“你都走到臭水溝裡了。”她女兒湊近她,笑著說:“我願意”。同事目瞪口呆。

當同事跟我們講起時,說自己是黔驢技窮。同事因為歲數大,閱歷豐富,我們心裡有了解不開的疙瘩,都去找她訴說,一般都能被說服。可是她竟然說服不了自己的孩子,有一種深深地失敗感。作為家長,我們都理解她的心情,可是命不好,前世沒修來愛學習的孩子,只好安慰她:兒孫自有兒孫福。

後來,孩子勉強上了一所職高,高一沒上完,就要打工去掙錢。同事說:“家裡不缺你這倆錢,上完高中再說。”可孩子鐵了心就是不上學。結果出去打工沒半年,騎電動車出了車禍,人沒了。通知家長去料理後事,同事一滴眼淚沒掉。別人都稱讚同事的堅強,只有我們幾個人明白,她的心傷透了,寒到了腳底。

這只是個例。多數孩子雖然沒上了大學,但在社會這群大學裡,都慢慢會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不吃學習上的苦,將來就得吃社會上的苦,但是過了那個村,已經沒那個店了,悔不當初。世上要有後悔藥多好。


鶴舞清風16


孩子真的理解為你好嗎!這句話呢,我是這樣理解的,不知道對嗎。如果你真的是為孩子著想,站在孩子的立場,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的感受,真心實意的為孩子著想,也是打內心深處真心實意的為孩子好,孩子當然能理解你為他好了。相反的話,你老是打著為孩子好的幌子來傷害孩子,或者說是沒有為孩子好,他不但現在不會理解你對他的這樣的好,長大或者以後他還會不理解。因為這個違心的為孩子好,壓根就是在危害孩子,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當然會不理解,要是我是孩子的話,我也不理解。相反還會怨恨的。因為根本就不是在為孩子好。當然是為孩子好的前提是,學會尊重孩子的感受,做到尊重孩子的選擇。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做到與孩子好好說話,有事好好商量,能做到與孩子成為朋友的那種感覺,那種模式,以及朋友的方式。那才是為孩子真正的好。但願天下的孩子都能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好,也希望父母能做到尊重孩子,為孩子著想。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理解父母對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