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如果不進口,調整種植結構後,能否達到自給自足?

神農35


我國糧食如果不進口,調整種植結構後,能否達到自給自足?

現如今,我國糧食年產量已經穩定在了6億噸以上,2019年達到了6.6億噸的創歷史記錄水平,人均糧食佔有量470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按說,自給自足是沒問題的。

但是,一方面,糧食不僅用來直接食用,即口糧消費,還要通過轉化如飼料養殖、深加工等,滿足人們多層次的消費結構,比如肉蛋奶,這對糧食的需求體量就比較大了,特別是一些非口糧的品種如玉米和大豆。

另一方面,我國的糧食範疇,不僅包括小麥、稻穀、玉米、高粱、大麥等穀物,還包括大豆等豆類,以及馬鈴薯等薯類。當年為了解決溫飽和吃的問題,相比著國際通用的穀物標準,我國糧食的涵蓋面是比較廣的。

那麼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就是這些年來我國糧食的進口量比較大,從2015年以來每年的總進口量都在一億噸以上,這樣算起來,佔到了我國糧食產量和消費量的比重都相對比較大。但如果細分其進口結構的話,其實這1億噸多的糧食總進口,僅僅是大豆一個品種,進口的規模就達到八九千萬噸。

我國大豆的年產量在1500萬噸左右,相比著每年1億噸出頭的消費量,缺口是比較大的。而大豆在消費層面來看,不僅僅是用來壓榨,滿足油脂消費,其副產品豆粕是飼料養殖最主要的蛋白來源。根據大豆的單產水平,300多斤左右每畝,如果這部分產需缺口全部國產的話,比如最近幾年實行的大豆振興計劃,大家可以算算,需要佔用多少耕地面積!

所以,合理的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特別是對於我們已經不佔優勢的品種來說,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也是一種最經濟的方式。至於口糧和穀物品種,提高自給率,做到有危險時不受制於人,就可以了。


糧小咖


你好,我是小陳,就目前我國的糧食,不進口,據官方回應,我國的糧食在全國不中糧的情況下,就國家戰略儲備用糧都可以供全國人民用一年,所以說就算調整結構,對我國的糧食進口影響不大,只會使國際糧食價格發生改變,中國的糧食進出口也決定了世界糧食價格的格局,如果中國不進口糧食單自產自銷,自給自足,中國是有這個能力保證糧食的供應,但這樣的這樣做會到導致國際糧價不穩定,其實我國糧食自給自足,能達到這樣的局面,但國際糧價的調控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所以不管哪個國家都有糧食出口和糧食進口,調整糧食改革,其主要方面是穩定糧價,保障民生,在不受外接大環境的影響情況下,國內的糧食也能起到穩定的作用






古村小陳哥


種糧成本高,賣糧價太低。

不是調整種糧品種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