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安徽皖南有很多古村落,這裡文風昌盛,每一個古村落都有精彩的歷史故事。

在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城東11公里的地方有一個龍川村,這裡有著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美譽,村子在明朝時期,出過24個進士,是有名的進士村。

其中最有名的兩個進士,一位是明成化十四年的戊戌科進士胡富,他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的戶部尚書,還有一位比胡富晚了六十年,是明朝嘉靖十七年的戊戌科進士胡宗憲,也是官至太子少保。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一條小溪穿村而過,進入龍川村宛如走進了一個世外桃源,有著歲月靜好的感覺,皖南的徽派建築,從真各個村子的地形到每一棟房子的建築,都特別講究風水,龍川村的外形是一個船型,東聳龍鬚山,緊挨登源河,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十分符合當年古人選址的風水。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龍川村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在東晉時期,東晉散騎常侍胡焱,也就是胡姓家族的始祖,當時在鎮守歙州,因為喜歡龍川這裡的風水勝蹟,於鹹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於此地。所以雖然龍川村是由原坑口、滸裡、橫川3個村合併而成,可是整個龍川村大部分都是姓胡。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奕世兩尚書,一門三進士,這句話說的就是龍川村,在村子的中央,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古老的牌坊,這個牌坊的歷史久遠,是龍川曾任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的功名坊。

牌坊建於明嘉靖41年(1562年),高10米,寬9米。牌坊分別鐫書"奕世尚書"和"奕世宮保",為書法大家文徵明的手書。兩邊寫著“大司徒”和“大司馬”,大司徒是指胡富,在古代官土地、戶籍、錢糧的高官;大司馬是指胡宗憲,在古代掌管軍政、軍賦、軍隊的高官,這個牌坊是歷史的見證,也是龍川村人的驕傲。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走在龍川村,除了可以欣賞到古色古香的皖南風情,村子裡還有一個澄心堂宣紙作坊,這也跟村子的地理環境有關係,因為龍川村盛產造紙原料龍鬚草,在這裡我們可以親手體驗一次造紙的過程。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村子裡的少保府,裡面記錄了胡宗憲的一生經歷,很多人如果不熟悉的話,說到戚家軍就有印象了。

戚家軍就是在胡宗憲的一手培養下成立的,自明開國以來,一直存在倭患,嘉靖年間尤其猖獗,胡宗憲支持部下練兵,其中成就最大者當屬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後來發展為抗倭主力軍。在胡宗憲的抗倭鬥爭中,胡宗憲擒王直、殺徐海,兩浙倭患暫告平息,如今我們提起戚繼光,就是想到金山嶺長城和江南長城,這些都是戚繼光負責修築的。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和當人聊天,發現龍川村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整個村子都是姓胡,唯獨有一戶人家姓丁,這是什麼原因呢?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原來,這中間大有講究,跟徽州講究的風水學也有著莫大的關係,胡這個字,在皖南績溪的口音裡,發聲類似浮,龍川村整個外形好似一條船,如果一直浮在水面上,從風水學來講,不是很好,所以龍川村特意從外面邀請來一戶姓丁的來村裡長期居住,浮在水面的船被釘子釘在這塊風水寶地,也成就了數千年以來,龍川村的人才輩出,聽了這樣一個民間典故,是不是覺得很有趣呢?

安徽有一個神奇的古村落,出過24個進士,全村姓胡卻有一戶姓丁

沒有胡宗憲就沒有戚家軍,胡宗憲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對於平定倭寇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胡宗憲的故居就位於龍川村一個幽僻的地方,被青山綠水環繞。

釣魚島是中國的,在胡宗憲生前所著的《籌海圖編》十三卷有明確的記載,將釣魚島等島嶼名稱明確納入中國福建省界,在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