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社:美國窮人正感受疫情下的不平等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道 據埃菲社4月24日報道稱,在美國,窮人社區正在以一種極為不平等的方式經歷著這場新冠病毒大流行。相關內容編譯如下:

有人說,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來自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美國城市的數據表明,一個人掌握的資源越少,那麼被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的風險就越高。卡洛斯·塔皮亞生活在紐約布朗克斯區。僅在他的家人和朋友當中,塔皮亞直接認識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就超過了30人。在美國,窮人社區正在以一種極為不平等的方式經歷著這場新冠病毒大流行。

紐約是美國的疫情核心區,死亡人數約佔全美總數的四分之一。該市感染率最高的5個區的人均年收入低於27000美元,略高於美國貧困線。而感染率最低的5個區的年人均收入超過118000美元。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這種情況在全美各地都屢見不鮮。但洛杉磯是一個例外,該市的富人感染率更高。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還存在另一種差異,那就是富人可能更容易獲得檢測的資格。

在洛杉磯,貝萊爾和好萊塢山等富人區感染率較高。而在紐約,疫情分佈圖上顯現出一條清晰的弧線,從北部的布朗克斯區開始,穿過皇后區,最後抵達布魯克林區,將紐約的窮人社區勾勒出來。

位於皇后區的3個相鄰社區——傑克遜高地、科羅納和埃爾姆赫斯特是疫情核心區的震中。當地的高感染率不僅在紐約州或美國,在全球範圍內都尤為突出。紐約州眾議員卡塔利娜·克魯斯直言不諱地表示,貧困是導致高感染率的關鍵因素。

這裡被視為全世界最具多樣性的地區。居住在這些社區的主要是窮人,他們從世界各地來到美國謀生。這裡的醫療系統超負荷運轉,幾近崩潰。一些醫院不得不使用大型冷藏卡車運送新冠肺炎患者屍體,導致冷藏卡車一時間在網絡上成為紐約陷入嚴重危機的標誌。

在紐約重災街區,這種病毒就如同野火燎原一般,在那些擁擠、狹小的公寓裡不斷蔓延。克魯斯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多人都是全家人擠在一套公寓裡。一個家庭裡只要有一個人生病,就會傳染給全家人。

如果無法嚴格實施居家隔離措施,那麼新冠病毒的傳播就會更加難以遏制。對於很多貧困家庭而言,居家隔離就意味著失業、毫無收入來源。因此在這樣的窮人社區,要想像紐約其他富人社區那樣嚴格執行居家隔離措施,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塔皮亞恰好居住在布朗克斯區,他的兩名親人已經因新冠病毒喪生。其中一名生前是出租車司機,儘管已經72歲高齡,而且很清楚這項工作具有高風險,但為了養家餬口而不得不繼續開車,直到因罹患新冠肺炎而再也無法握住方向盤那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