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小课堂」《理财症候群康复图鉴》之“玻璃心”

前言


做好个人理财,不但能够调整收支平衡,还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感。那么在个人理财过程中,又会存在哪些常见问题呢?在这里,我们总结了“最经典的”五种常见问题,并奉上了解决办法:《理财症候群康复图鉴》,请对号入座,各自查证!一起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定投秘籍,治愈“理财症候群”


《理财症候群康复图鉴》之“玻璃心”


在投资的过程中,总有一种人,无论市场行情如何都在坐“过山车”,稍有风吹草动就肾上腺激素猛增。这种“心脏承受能力太弱”的现象,也被称作理财“玻璃心”。


市场上涨时恐高——“涨这么凶,后面跌了怎么办”


市场下跌时怕跌——“跌得太厉害了,完了完了,要被套了”


这种投资体验实在不是很舒适。


症状诊断

投资之初信心满怀,但是眼看着净值上蹿下跳,心慌了。无论市场如走向如何都害怕亏本,导致频繁买卖,还给基金投资打上了“不赚钱”的标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症状描述

“今天又是恐高的一天!”


“跌哭了,以后再也不投资了”


“感觉不会再爱了,投资难道没有真香定律?”


...........


原因分析

具有投资“玻璃心”的人通常在投资领域吃过亏,因此会变得小心翼翼,也特别惧怕市场波动。投资过程中,因为情绪波动较大,往往不能专心完成投资决策,最后的投资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投资心理学》作者诺夫辛格说:“投资是一桩说来容易做来困难的活动。投资者的情绪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投资行为。”所以被情绪左右的投资,大多不会有好的结果。


“玻璃心”的投资者,该如何提升投资体验?以下治愈药方请查收!


治愈之法:定投

保持平常心,把握投资节奏

定投作为一种佛系理财手段,可以设置定期定额自动投入,不需要投资者投入太多精力盯着账户,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投资者因为过度盯盘而导致的紧张情绪。


定投一次签约,自动扣款,平摊成本,随时可止盈结束。不需要投资者预测市场情况,帮助告别投资恐惧,养成良好投资习惯,开启定投构建微笑曲线。


上涨时,买进的份额自动减少,有效控制成本;


下跌时,买进的份额自动增加,积攒更多份额。


「定投小课堂」《理财症候群康复图鉴》之“玻璃心”


提示寄语

定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有纪律性的投资方式,可以让投资者不用过多关注股市的涨跌。但是无论是用哪种投资方式,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要试图抓住短期的涨跌,才能在投资中不焦虑,摒弃“玻璃心”,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风险提示:本宣传资料介绍基金定投知识,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当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该等信息做出投资决策。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基金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