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你最佩服的歷史人物是誰?為什麼?

莊生荒谷


說起我最喜歡的古代人物,當屬明朝心學集大成者陽明先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鳳毛麟角...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

一丶王陽明的一生太過傳奇。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可謂是書香門第,這也為幼年的王守仁提供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據說王守仁五歲時仍不會說話,但已能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十二歲上學的時候,第一次問老師的問題就是何為天下第一等大事?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終極價值追求是什麼。老師一下蒙了,覺得這不是一個少年此時所想的問題,於是回答說:天下第一等大事當然是科舉高中了。但他就不同凡響,認為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更為奇葩的是,王陽明16歲時,迎娶了江西副省長的女兒,但在新婚之夜卻遊蕩到一個道觀,認識了一個九十六歲的得道高人,詢問這位活神仙的養生之法,道士告訴他心靈的寧靜才是使人能夠延年益壽的最好的方法,他對此非常感興趣,想要探求心靈寧靜之法,以至於聊了一夜全然忘記了洞房花燭之事,可見在探索人生終極目標的道路上,沒有什麼可以阻攔他,如此堅定不移的追求一生所求,怎能不讓人欽佩?

二丶青年時,憤青一個。在當時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此後意識到僅憑著一腔熱血,不僅不能成事反而會有性命之憂,從此變得超級腹黑,這個時候開始對心學依然有了新的領悟。

三丶能文能武,平定禍亂。你不要以為王陽明只是一介儒生,其實打起仗來也是一點都不含糊,屬於那種你罵也罵不過,打也打不過的存在 ,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你說氣人不氣人?這些對於一介書生來說,實在難能可貴。這其中又有什麼秘訣嗎?

其中訣竅就在於此心不動。王陽明一生帶兵打過很多勝仗,平定叛亂。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例說,自己喝和朱宸濠對戰時處於劣勢,他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他說了四次,那人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至此也只是我所淺顯瞭解的陽明先生一生傳奇的冰山一角,我便欽佩不已。至於陽明先生之心學,我至今也在摸索探索之中,不得其要領,這裡便不敢多做敘述。只能照搬陽明先生晚年所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陽明先生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迷人史


我所最為佩服的歷史人物,當然是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了。

太宗世民的確值得人們崇拜頌揚,縱觀他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可圈可點之處枚不勝數舉。而我更喜歡貞觀五年前的李世民。閃爍著真知灼見光芒的他的“語錄”,大多數是在這段時期內發出的。他的決策,遠見,心胸,謀劃,幾近完美;他的冷靜,清醒,見識,縝密,令人驚歎。他執政二十三年,就我的感覺,貞觀五年,應是一個分水嶺。第一個五年期內,他在處理國政上的態度可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來形容,再後來,便就有了些驕傲的情緒,誠如世間之人,無一例外。尤其是帝王,經過一段時期的奮鬥,開創了一番足可傲視天下、前人的業績,便難免有些沾沾自喜,甚或是自我欣賞,飄飄然然。回首,天下已定,一片熙熙太平。由衷的讚美,自發的擁戴,都令人有些忘乎所以,醉然陶然,人生如此,帝王如斯,夫復何求!且看貞觀五年前他的言行。

一次,他由弓矢聯想到理政。他對蕭瑀道:朕少好弓矢,得良弓數十,自謂無以復加。近日給良工看,乃說,這並非上好的良材製作的。我問原因,他說從木材的紋路上就可看的出來。木心不直,紋路皆斜,再強的勁弓射出的箭也不會直行。朕方才有所醒悟,從前我對弓矢的瞭解何其膚淺。前半生我都是持弓矢在馬上度過的,平定四方,辨識尚不能精當,更何況如今的天下萬機,我又能知道多少呢!基於這樣一種判斷,於是下令,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輪流值宿中書,以備顧問。每有大政,多次接見詢問,遍求民間疾苦,下面實情,政事得失。故此,貞觀之初的政事頗少失誤。同年,他把自己理政的心得總結如下:“昔虞舜治水而民無覫讟,因為天下人都清楚,這是為了他們謀利的緣故。秦始皇大肆營建宮殿,而民怨沸騰,使天下的百姓憎恨他,是為了一己私利的緣故。靡麗珍奇,沒有人不喜歡,但若是放縱了自己,無度聚斂,那就離危亡不遠了。我要營造一殿,材料已經備齊,一想到秦亡的教訓,而馬上停了下來。王公以下,宜體量朕的深意。

他善於借鑑,並付諸自己的理政之中。他聽聞西域的商人,得到名貴的珍珠,為安全起見,“剖身以藏”。他問侍臣:有無這樣的事情。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確有此事”。太宗借題發揮:人們都笑話胡商愛珠不愛身,現在有些本朝的官吏受賄枉法,前代的有些帝王為滿足自己的窮奢極欲,這和胡商的所作所為有何不同,不是同樣的可笑嗎?魏徵一旁接答的更為巧妙:昔魯哀公對孔子說過這樣的話,從前有人好忘事,搬家而忘了妻子。孔子答,還有比這更嚴重的,桀紂更是忘了自身!太宗深有感觸:朕和諸公同心協力,共治大唐,儘量不讓後人恥笑我們啊!如上故事均發生在貞觀元年間。

東突厥頡利可汗歸唐,李世民欣喜之餘,更多的陷入了沉思“從前突厥強盛時,控弦百萬,多次憑陵華夏,由於驕傲自大,不再體恤百姓,失去民心。以致淪落到自我請求歸降我大唐,困窘到無法生存,怎能如此!朕聞之,且喜且懼。為什麼?突厥衰則我大唐強,這是一喜。然而,如果我或失道,他日亦將如突厥,想一想都覺得可怕!因此朕希望諸位愛卿看到朕的失道之處,不惜苦諫,以彌補朕的過失!”這是何等的遠見卓識!任何一個王朝的帝王若有一顆清醒如此的頭腦,他治下的帝國必將繁榮富強,帝國的行進之路必將是康莊大道。這已為歷史證明,並將繼續證明。

深知高居於大唐王朝金字塔的最頂端的他,無論如何的英明聰慧,機警練達,高瞻遠矚,描繪的藍圖再怎樣的美麗動人,最終還要龐大的官僚機構不打折扣的一一落實,尤其那些代行天子牧民的都督、刺史們。他的臥室的帷扆上貼滿了各地都督、刺史們的名單,他們治理地方政績的好壞,一一標註於名下,以作獎罰擢貶的依據。他進一步認為“縣令尤為親民,不可不擇”。下令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舉自己熟悉的有才幹的官員擔任縣令,所薦舉的人員名單,直接報他,御點。由是,貞觀之初,可謂是君臣共治,上下一體,惠政良法,自上而下,不折不扣,惠及萬民。溫煦和藹的貞觀之風,駘蕩九州。

真正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李世民。我有時也在想,千餘年前,怎麼能出現如此偉大的人物?!他的出現,簡直就是一個奇蹟。在那樣的一個年代,他所作所為的超前性,先進性,簡直令人難以想象。這是個天才般的人物,世所罕有。他的豐功偉績當永載人類進步發展的史冊。那是怎樣的一個天才的頭腦啊,他居然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將皇帝的敕令,加以約束,明文規定,也需門下省副署方能產生效力。

他對三省六部體制的設立,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足可見其眼光的遠大,有著同時代的人無可擬比的先進性。在他與當時的黃門侍郎王珪的對話中做了如此充分的論述:“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驗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人心所見,互有不同。苟論難往來,務求至當,捨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護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順一人之顏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之政也。煬帝之世,內外庶官,務相順從,當是之時,皆自謂有智,禍不及身。乃天下大亂,家國兩亡,雖其間有萬一得免者,亦為時論所貶,終古不磨。卿曹各當徇公忘私,勿雷同也。”這種見識何其深刻、超前,倘與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國王或是酋長們相比,這種思想進步了何止千年?天縱英才,用在太宗李世民的身上再恰當不過。我們無從得知他的如此先進的理念從何而來,只能將他歸之為天才。他的見識不是一個遠見,或是高屋建瓴所能囊括得了的,以他所處的時代,幾乎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他的家國情懷,就不能僅僅侷限於單純地為維護唐朝的統治這麼狹隘的層面來理解了。他將中國曆代先賢有關治國理民的經驗總結,得以了天才般的繼承和發揚,並融入到了實際的治國中去,形成了一套只屬於他的理論。《帝範》,既是他治國的心得體會,也可視作政治遺言。我們姑且不論,他治國的理念是孟子的民本思想,還是老子的無為而治,我想更為確切地說法應該是,歷代先賢精華作用於一個天才頭腦的結晶。他將中國的這套理論發揮到了極致,彰顯了中華文化獨步世界的先進性。

貞觀之治之所以出現在那個時代,只是因為大唐出了個李世民。大唐之所以時於今日,仍舊為國人視作我們民族發展史上的驕傲,也是因為有了李世民所開創的一套治理模式在該王朝的運行多年的結果。

太宗生前是反對厚葬的。貞觀十年,皇后長孫氏去世,葬入昭陵。當時長孫皇后的隨葬品當是極為簡樸的。漢朝的張遂之勸誡文帝的話,對他頗有啟發——死者無終極,王朝有興替。墓中倘有可欲之物,錮南山猶有縫隙可尋。太宗下令,皇后隨葬之品從簡。在那個視死如生的年代,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太宗駕崩後,他的兒子高宗,全然違背了其父的遺訓,厚斂其父,隨葬的大多是他生前珍愛之物。其實,作為大唐享有崇高威望的君主,倘然薄葬,大唐的朝臣不答應,天下萬民也不會答應。他身後所發生的一切,已是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了。

對於大唐的貞觀之治,我們從內心充滿了嚮往。近來我時時在想,那該是一幅怎樣的場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唐人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又當如何,為我們後人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隱約也有具體可感的實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行人萬里不挾糧,取給於途。當下的世界上的國度,尚沒有一個達到如此的高度。這就很是值得我們驕傲了,是否可作為我們民族復興的借鑑呢?


河東河西3141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這首《陋室銘》你瞭解熟悉嗎?是否理解它的內涵?是否瞭解作者?它的作者劉禹錫就是我最喜歡的古代人物。

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我喜歡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豁達的胸襟。



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在什麼狀況下創作了《陋室銘》。

劉禹錫在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但革新以失敗告終。劉禹錫因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狗眼看人低”,故意刁難他,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沒有怨言,還很高興,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裡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那位知縣見劉禹錫仍然悠閒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斗室。劉禹錫於是提筆寫下這篇《陋室銘》,並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全文僅81字,卻把自己對人生失意與仕途坎坷的超然豁達和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表達得淋漓盡致。怎不讓人佩服?

試想,哪一個人,能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尤其是在自己失意的時候,假如我們中高考失利,該如何去做?假如我們事業不順,該如何去做?假如我們遇到了苦難,該如何去做?我們真的應該像劉禹錫那樣,坦然豁達的面對一切。

請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