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典型做法

拓寬執法領域 深化專項整治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構建知識產權綜合執法新格局

2019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以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為契機,積極拓寬執法領域,創新執法方式,提高執法能力,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執法向縱深開展,努力構建知識產權綜合執法新格局。2019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共立案2072件,結案2065件,罰沒款1.3億元,搗毀窩點35個,移送司法機關20件。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按照機構改革需要,重新梳理明確市局各相關部門、單位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根據實際,研究制定《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假冒偽劣重點領域治理工作實施方案(2019-2021)》《關於建設京津冀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快速維權機制的工作方案》《關於知識產權加大處罰和完善多元解決糾紛機制方案》《關於支持企業商標海外佈局和加強商標海外維權的工作方案》。完善與市知識產權局的溝通對接機制,簡化案件線索移送程序。依託京津冀執法協作機制,做好京津冀三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拓寬執法領域,創新執法方式。加大侵權假冒行為懲戒力度,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執法向縱深開展,案件查辦取得新成效。其中,侵犯商業秘密立案4件,結案1件;侵犯商標權立案589件,結案665件(含跨年度案件),罰沒款5243萬元;假冒偽劣行為立案1295件,結案1216件,罰沒款7449萬元。開展假冒專利專項執法,專利執法領域取得新突破。2019年,全市假冒專利立案184件,結案183件,罰沒款330.97萬元。

深化專項治理,維護一流環境。依據總局“鐵拳”行動方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知識產權局,將馳名商標、地理標誌、涉外商標、老字號商標以及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服務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對侵權假冒商品生產、流通、銷售形成全鏈條打擊。2019年,全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市級執法行動2次,區級執法行動444次,辦結各類違法案件397件,罰沒款總額4247.98萬元,沒收物品貨值總額419.11萬元,移送司法機關11件。部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加大涉農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傍名牌”等行為,共立案92件,案值351萬元。圓滿完成2019年北京世園會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工作,開展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標誌、新中國成立70週年活動標誌侵權行為專項整治。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中國網球公開賽服務保障工作中,加強知識產權執法檢查,立案3件。(晏禮兵)


加大執法力度 樹立執法權威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局打假治劣淨化市場環境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局成立以來,以“嚴守安全底線、聚焦民生關切、服務發展大局”為工作目標,重拳出擊整治行業亂象,打假治劣淨化市場環境,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健全機制,提升能力,夯實執法工作根基。以規範執法為目標、提質增效為重點、教育培訓為抓手、建章立製為保障,形成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全面貫通“一盤棋”。精心設計培訓計劃,採取集中學法、案例教學、專題研討、每週一課和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提升執法隊伍辦案能力。成立綜合執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統一指揮、橫向協作、縱向聯動的綜合執法工作機制,出臺並實施重大行政處罰案件機關負責人集體討論、執法責任追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管理等制度,將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事後監督與事前監督、查案糾錯與提前防範相結合,有效規範執法行為。

重拳出擊,查辦大案,樹立監管執法權威。注重辦案社會效果,嚴厲查辦有社會影響力和警示作用的典型案件。在查辦一件居民區內經營骨科植入類醫療器械案件過程中,該局嚴格程序、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現場查扣骨科植入類醫療器械545盒,涉案金額達3846.53萬元。通過多次對當事人調查取證和行政約談,對該類違法行為進行全面規範,努力實現“查處一件案件、解決一類問題、規範一個行業”,著力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安全放心的營商環境。因該案影響面廣、社會關注度高,《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網等權威媒體予以報道,對違法者形成有力威懾。

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營造良好執法氛圍。建成自治區乃至西部地區首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成果展示大廳,接待近萬人參觀學習。向社會公佈商標侵權典型案例,製作宣傳冊、告知書10000份,在1300餘輛公交車車體、5800餘輛出租車LED屏上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充分運用報刊、新媒體等廣泛開展宣傳。面向社會發布《關於公開徵集製售假冒偽劣產品侵犯知識產權和虛假廣告宣傳違法線索的公告》,公佈舉報電話,營造打擊製假售假行為的強大輿論氛圍。(湯樹林)


組織有力有序 強化培訓指導

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統籌部署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

四川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去年以來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和四川省局通知要求,統籌部署、嚴密組織,在全市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2019年共查處侵犯商標權案件344件,辦結314件,罰沒金額388萬元;查處假冒專利案件24件,辦結12件,切實維護了權利人和消費者合法權益。

思想重視,嚴密部署,組織有力有序。制定印發專項行動方案,進行專項部署,強調開展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行動任務、舉措和要求;適時召開推進會,梳理總結階段性工作情況,確保行動有序深入推進。要求各區(市)縣局按照市局通知精神,積極作為,及時制定行動方案,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行動部署,確保行動有的放矢。

廣泛宣傳,深入動員,氛圍持續濃厚。印製“鐵拳”行動宣傳海報,大力宣傳“倡導創新文化,尊重知識產權,嚴厲打擊侵犯商標、專利、地理標誌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等內容。結合“大學習、大調研、大服務、大監管”活動,組織幹部與20餘家企業開展座談交流,宣傳普及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瞭解企業知識產權方面的維權訴求,指導企業解決遇到的問題。

主動出擊,突出重點,行動效果明顯。圍繞電子商務、重點商品交易市場和外商投資等重點領域,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的銜接,探索實行懲罰性賠償和信用懲戒,從案件數量、辦案週期、宣傳頻次、社會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督促、指導各區(市)縣局加大執法力度,主動作為,有效作為,全力快速查辦典型案件。5月28日,指導郫都區局執法人員及時妥善查處一件貨值近百萬元的白酒涉嫌侵權案;9月20日,組織青羊區局、金牛區局聯合茅臺集團、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打假人員開展專項聯合檢查,查獲涉嫌侵權白酒共470瓶。

全面培訓,加強指導,能力不斷提升。積極安排區(市)縣局工作人員參加上級舉辦的知識產權執法培訓,拓寬執法人員視野;結合主題教育調研“走基層、訪企業”座談交流活動,向基層一線執法人員講授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經驗,以點帶面提升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加強對行業協會、企業主體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的宣講,舉辦“一帶一路”“企業走出去戰略與知識產權風險規避”專題講座。(王 波)


嚴格案件審核 規範執法行為

福建省漳平市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打造“高、精、尖”專業執法辦案隊伍

近年來,福建省漳平市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緊扣市場監管職責,嚴格依法行政,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行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取得成效。

執法大隊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等困難,著力查辦大案要案,從嚴從快從重查處侵犯知識產權行為。2017年,執法大隊查處林某銷售侵犯茅臺白酒商標案,查扣茅臺酒15箱,罰沒款24萬元;2018年,查處朱某銷售洋酒商標侵權案,查扣藍帶馬爹利等洋酒18箱,罰沒款12萬元;2019年,查處仙韻四方有限公司生產銷售漳平水仙王子茶商標侵權案,查扣製假設備一套,頂格罰款10萬元。通過一系列案件的查處,有力打擊了商標侵權違法行為,淨化了該市知識產權保護環境。5年來,執法大隊共查處商標侵權案件25件,罰沒款近100萬元。

執法大隊堅持將法律法規學習作為日常必修課,定期組織人員學習《商標法》《專利法》等,加深對知識產權保護的理解;組織人員參加上級開展的業務培訓,採取走出去的方式到兄弟單位學習交流,提高業務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精、尖”的專業執法辦案隊伍。

在實際工作中,執法大隊努力拓展案源,主動聯繫各類廠家的打假機構人員,組建打假微信群,及時掌握各類涉假信息,方便打假鑑定。隊員走訪各類批發商及專賣店,及時瞭解市場動態。建立行政執法工作定期分析制度,分析轄區案件特點和規律,建立輿情跟蹤和案件分析評價制度,梳理分析違法行為的新形式、新特點、新動向,提升執法辦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堅持把查辦案件貫穿日常監管和專項整治工作,督促生產經營企業主動落實主體責任。

執法大隊重視協作配合,實行隊所聯動,加強對基層所的指導,開展聯合辦案;強化部門聯動,與公安部門、檢察院等單位密切配合。

執法大隊要求執法人員在辦案中認真履行案件核審職責,發揮案件核審的監督把關作用,按照立案、調查取證、案件核審、審批、告知、送達、執行7個環節抓好執法監督,保障案件質量。組織開展案件質量評析會,抽取部分案件進行現場評析,現場交流,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辦案行為。(陳揚劍)


深入一線打假 保護地域品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打假維權行動

為提升庫爾勒香梨及若羌紅棗等地域品牌的影響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市場監管局聯合庫爾勒香梨協會、庫爾勒市市場監管局、若羌縣市場監管局、庫爾勒市公安局,組成維權打假行動組,赴多地開展庫爾勒香梨及若羌紅棗打假維權暨巴州地理標誌保護行動。

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以地產紅香酥梨假冒庫爾勒香梨現象較突出。維權打假行動組首先奔赴陝西省渭南市。行動組人員喬裝改扮,深入當地果蔬市場、果品冷庫、果農庭院、電商園區和包裝企業,努力獲取第一手線索,做好證據收集、保存和侵權鑑定工作,並主動與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聯繫,配合完成假冒侵權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山西省運城市存在生產銷售假冒庫爾勒香梨現象,稷山縣翟店鎮某包裝產業園存在印製侵權庫爾勒香梨包裝箱的現象。行動組人員冒著風險深入企業暗訪,收集證據,配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完成對部分侵權企業的查處。

行動組還加強與北京、廣東等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果品批發市場管理部門的溝通、合作,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打擊假冒侵權行為,努力構建聯動保護機制,強化地理標誌產品監管,推進案件查辦。

暗訪之餘,行動組積極開展了巴州地理標誌品牌宣傳推廣活動。在北京新發地市場、廣州江南及天平水果市場,聯合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果品批發市場管理部門,重點宣傳庫爾勒香梨及若羌紅棗的品質特徵、識假辨假方法和維權打假聯繫方式等。

在此次打假維權行動中,執法人員共查獲涉嫌假冒庫爾勒香梨60.84噸(主產地10.1噸、終端市場50.74噸),查獲涉嫌侵權的庫爾勒香梨包裝箱10.06萬個(主產地9.15萬個、終端市場9123個);查獲涉嫌假冒若羌紅棗28箱315公斤,查獲涉嫌侵權若羌紅棗包裝袋5萬個,責令現場銷燬侵權紙箱500個。暗訪檢查果品冷庫36家、綜合果蔬(乾果)批發市場12家、水果(乾果)經銷商287家、包裝印製企業27家、紙箱售賣攤點25戶。(毛鶴平)


持續高壓嚴打 探索長效機制

上海市徐彙區市場監管局湖南所堅決治理新樂路經營戶侵權違法行為

上海市徐彙區原有襄陽路服飾市場和華亭路服飾市場。由於兩個市場頻繁發生銷售假冒國際品牌服裝、箱包等行為,徐彙區政府對兩個市場進行整體搬遷,部分經營戶轉而前往新樂路周邊從事經營活動,久而久之形成聚集商戶群,繼續銷售假冒產品,帶來不良影響。對此,徐彙區市場監管局湖南所決不姑息,堅決治理新樂路部分經營戶侵權行為。

在關注新樂路經營戶品牌銷售授權的基礎上,該所重點檢查商品進貨記錄、銷售記錄、商品吊牌和材質等,一旦發現疑似售假行為,立即溯源,查詢商戶進貨鏈,固定售假證據,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該所排查投訴舉報記錄,對近兩年接到的涉及新樂路經營戶的投訴舉報進行梳理,並與奢侈品牌委託的知識產權保護代理公司保持聯繫,對曾經銷售侵權商品的店鋪增加巡查頻次,震懾違法行為,使其不敢違法。同時,加大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告知商戶違法成本,使其不想違法。

在街道牽頭下,該所聯合公安、城管等部門開展商標侵權專項整治行動,打擊黃牛拉客兜售假冒商品、店鋪售假等現象。截至2019年12月底,共聯合開展專項行動6次,整治違法經營戶8戶次,依據線索辦理涉嫌銷售侵權商品案件8件,對其中6件符合行刑銜接條件的移送公安機關。

該所探索建立治理侵權行為長效工作機制。派出幹部參與街道聯合整治,加大排摸力度,保持整治高壓態勢,對商戶所售商品的來源渠道、產品質量等嚴格把關,一旦發現違法線索,立即處理,決不姑息。深化源頭治理,及時掌握經營戶房屋性質、產權歸屬等情況,督促規範房屋租賃行為,避免出現一房多租的情況。建立“一戶一檔”,及時將檢查、整治、案件查處情況納入檔案,進行綜合分析、合理預判,從源頭杜絕可能出現的無照經營、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營造輿論氛圍,加強對經營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普及,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實際查處的案件震懾違法行為,引導經營戶合法合規經營;同時藉助“3·15”、質量月等時間節點開展大型宣傳活動,向市民宣傳辨別假劣商品的知識,增強市民維權意識。(姚 瓔)


建立健全機制 攻克執法難點

天津市北辰區市場監管局完善“查、打、防、控”相結合知識產權保護模式

2019年以來,天津市北辰區市場監管局以食品、藥品、日用品、建材產品為重點品種,採取日常監管、專項整治、案件稽查、檢測檢驗等方式,完善“查、打、防、控”相結合的監管模式,重拳打擊商標侵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等違法行為。全年開展打擊商標侵權“溯源”行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等百餘次;共立案查處侵犯知識產權案件17件,罰沒款23.57萬元;移送司法機關5件,貨值近1500萬元;銷燬侵權商品22噸,貨值451萬元。

建立健全機制,打牢行刑銜接基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涉案物品行刑銜接機制,就案件移送程序、移送標準、行政處罰證據與刑事證據轉換互認等問題進行溝通,推動工作機制常態化、標準化。2019年12月,該局與區公安局組建市場監管領域聯合辦公室,專人專班組織協調案件查處工作,進一步提高行刑銜接工作實效。該局稽查大隊及市場監管所聯合派出所、鎮街政府組成專項治理組,採取倒班作業、掛圖作戰、無人機輔助執法等方式,全面排查製假黑窩點及各類風險隱患,查找薄弱環節,形成各部門執法聯動、鎮街配合、互相借力的綜合治理機制。

攻克執法難點,樹立執法權威。為徹底剷除假酒滋生土壤,該局構建“人防+技防”網絡,強化多維立體檢查,利用航拍開展空中檢查,消除村巷監管死角,並聯合公安機關發揮刑事偵查作用,通過技術手段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精準定位、實時追蹤,將假酒罐裝地、原料包裝儲藏地、成品儲運地逐一摸排破獲。通過與公安機關的有效配合,對生產銷售假劣商品上下游追蹤溯源,有效防止了大批假酒流入市場,製售假酒違法行為受到有效打擊。

2019年8月,該局聯合公安機關,將北辰區大張莊鎮大張莊村涉嫌生產、銷售假冒美孚、嘉實多、殼牌等品牌機油的4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發現兩個生產窩點、兩個儲藏窩點,查獲製假生產線兩條、假冒成品機油6300餘桶,以及大量假冒包材和商標標識,涉案價值900餘萬元。據瞭解,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聯繫買家,通過物流將假冒美孚、嘉實多、殼牌等品牌機油銷往多個省市,牟取非法利益。為徹查案件,進一步追繳假冒機油,淨化市場環境,當地公安機關特申請將該案列為公安部督辦案件。(趙 穎)


繃緊意識之弦 加強宣傳發動

吉林省吉林市市場監管局龍潭分局新吉林所嚴查侵權案件

去年以來,吉林省吉林市市場監管局龍潭分局新吉林所按照上級部署,認真開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

該所從不同角度對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進行宣傳發動。深入4個鄉鎮,向鎮政府相關領導瞭解企業發展情況及商標專利持有情況,並結合各鄉鎮特色,宣傳地理標誌商標創建工作。目前,該所轄區缸窯鎮欽瓷地理標誌商標創建工作,已列入當地政府重點推動項目。建立轄區企業商標專利臺賬,大力宣講《商標法》《知識產權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企業商標使用情況檢查。通過該所努力,轄區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大大增強,建立完善了商標使用制度及追溯打假體制。

該所不放過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任何問題,並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握緊“鐵拳”嚴厲打擊各類侵權行為。在一次日常檢查中,烏拉街鎮一商戶店招上的鄉巴佬牌熟食字樣引起執法人員注意。出於職業敏感,執法人員對該店鄉巴佬牌熟食授權經營情況進行檢查。最終確認,該店的宣傳行為未經商標持有人許可,屬於冒用註冊商標行為。經過執法人員講解,商戶主動更換了店招,並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處罰。

在檢查汽車配件市場過程中,該所發現一家店銷售的駱駝牌電瓶來源不明。執法人員立即聯繫到駱駝集團打假辦,促成打假人員從湖北省襄陽市來到吉林市,對電池進行辨別,最終判斷該店銷售的產品為假冒產品。在打假人員配合下,該所對汽車電池市場進行排查,又發現兩家商店經銷假冒駱駝牌電池。新吉林所全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做法,得到了企業好評。

為持續推進“鐵拳”行動,新吉林所建立轄區業戶微信群,通過微信群大力宣傳商標、專利權保護方式,增強業戶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該所幹部每週五進行業務知識學習,輪流講解商標典型案件,提升辦案技能,並以分組辯論的形式提高實戰技巧。(陳 松)

(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 )

2019年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典型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