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引言 啥叫相左

意見相左,就是對事物的看法、分析和判斷不一致。網上有三個出處:

明 唐順之 《送邑令李龍罔擢戶部主事序》:“戶部不能靳恩於法與例之內,而亦不能借恩於法與例之外,是以其勢常相左。”

清 陳夢雷 《絕交書》:“倘時命相左,鬱郁抱恨以終,後死者當筆之於書。”

魯迅 《三閒集·怎麼寫》:“靠事實取得真實性,所以一與事實相左,那真實性也隨即滅亡。”

AI行業資訊報道新冠病毒的未知之迷

寫本文,是因為2月19日發現新智元,這個以“隨時掌握AI行業最新資訊”app這個AI專業app己經連發三篇與AI關係不太大的文章,一篇比一篇寫法讓專業人士覺得莫名其妙,這三文分別是:

2月18日的《Science:大學關閉、科學會議取消,新冠肺炎對全球科研界影響究竟有多大?》(https://mp.weixin.qq.com/s/oqKGRRnyVnZe_WCWgVJCyQ )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Science:大學關閉、科學會議取消,新冠肺炎對全球科研界影響究竟有多大?》

2月19日的《非實驗室製造!英美澳科學家最新研究反駁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https://mp.weixin.qq.com/s/0bgyVRaaWuzKix3ivI9rpQ )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英美澳科學家最新研究反駁新冠病毒“人工合成”陰謀論》

2月20日的這篇題為《“逃兵”管軼發現除蝙蝠外唯一被感染的哺乳動物!走私穿山甲確認攜帶冠狀病毒》( https://mp.weixin.qq.com/s/7TsGjO3-0FwilILrrePwag )一文,它是來源:biorxiv ,編輯:張佳。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逃兵”管軼發現除蝙蝠外唯一被感染的哺乳動物!走私穿山甲確認攜帶冠狀病毒》

此文寫道:

新智元導讀”:日前,管軼教授等人發佈最新研究,報告了走私穿山甲中2019-nCoV相關冠狀病毒的鑑定,這些在穿山甲中發現的冠狀病毒的基因組與新型冠狀病毒高度相似,表明穿山甲可能是冠狀病毒的長期宿主。

接下來,新智元為大家解讀這個新研究。

穿山甲可能是冠狀病毒的長期宿主

結論

迄今為止,穿山甲是除蝙蝠之外唯一被2019-nCoV相關冠狀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令人驚訝的是,在穿山甲中發現了兩個相關的冠狀病毒譜系,而且它們都與2019-nCoV有關。這表明穿山甲可能是這些病毒的長期宿主,考慮到穿山甲是種群數量相對較小的獨居動物且瀕臨滅絕,這還是很讓人驚訝的。

但是,也不能排除穿山甲獨立獲得2019-nCoV相關病毒而沒有通過蝙蝠或其他動物宿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穿山甲冠狀病毒的兩個譜系都是從販運的馬來穿山甲中獲得的,很可能來自東南亞,而且對這種動物在土著地區保持的病毒多樣性的認識明顯不足。

毫無疑問,穿山甲人群中病毒傳播的程度尚需進一步調查,但廣西和廣東省重複發生2019-nCoV相關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表明,該動物可能是冠狀病毒出現的潛在重要宿主。

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的多種冠狀病毒,顯然已經存在於亞洲的許多野生哺乳動物中。儘管穿山甲中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致病性、種間傳染性和可傳播性尚待研究,但這項研究提供的數據強烈表明處理這些動物需要相當謹慎,應嚴格禁止在菜市場中出售野生動物。

為了瞭解穿山甲在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中的作用,以及未來人畜共患病傳播的風險,需要儘快對中國和東南亞自然環境中的穿山甲進行進一步監測。

此文附了一批病毒測序圖片,其中:只見到100%的圖片,沒有出現與內容所寫的:“這些在穿山甲中發現的冠狀病毒的基因組,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基因組相似率在85.5%—92.4%,並在系統進化樹中代表了新冠病毒的兩個亞型,其中之一(GD/P1L和GD/P2S)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圖片。

因為自已讀過《分子育種學》專業課,看了文章標題、配圖片、內容(摘要)及結論有點矛盾,覺得應該找一位從事微生物新品種鑑定的專家來幫自己解惑。

英國蟲草鑑定教授解讀英文測序報告結論】

為了弄明白這些讓人看昏了的問題,我們先從這篇題為《“逃兵”管軼發現除蝙蝠外唯一被感染的哺乳動物!走私穿山甲確認攜帶冠狀病毒》文中預留的原文發表研究報告介紹材料開始:

管軼等人新研究:穿山甲可能是冠狀病毒的長期宿主。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管軼教授

日前,病毒學專家、香港大學教授管軼等人在bioRxiv預印平臺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Identification of 2019-nCoV related coronaviruses in Malayan pangolins in southern China"的文章,報告了在中國南部反走私行動中查獲的穿山甲中2019-nCoV相關冠狀病毒的鑑定。

研究人員在穿山甲樣本中發現了冠狀病毒,屬於此次新冠病毒的兩個亞型,其中一個受體結合域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

研究地址: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13.945485v1

This their significant summary which I agree with: These novel pangolin coronavirus genomes have approximately 85.5% to 92.4% similarity to

2019-nCoV, and represent two sub-lineages of 2019-nCoVs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 one of which (GD/P1L and GDP2S) is extremely closely related to 2019-nCoV.

下面是英籍專家NIGEL教授看完了原文的測序內容之後給瀋陽的解釋:

1.我同意以下重要結論:

這些新的穿山甲冠狀病毒基因組與2019-nCoV基因約有85.5%至92.4%的相似性,並在系統發育樹中代表2019-nCoV的兩個子譜系,其中一個子系(GD / P1L和GDP2S)與2019-nCoV密切相關。(Having 85.5-92.4% similarity indicates that the pangolin virus and COVID are two very different viruses. But they are related.)

2.具有85.5-92.4%的相似性表明:穿山甲病毒和COVID是兩種非常不同的病毒。 但是它們是相關的。

因此,這項研究的結論是,蝙蝠病毒傳給宿主穿山甲,然後穿山甲又傳給了人類。(So, the conclusion from this study is that a bat virus made a host jump to a pangolin which then made a host jump to humans.)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它們與人類怎麼的關係

3.NIGEL教授找出報告的粗暴結論。

他花了一個下午把整篇報告細心都讀完了,告訴我:兩種病毒基因測序報告結論其實不是《“逃兵”管軼發現除蝙蝠外唯一被感染的哺乳動物!走私穿山甲確認攜帶冠狀病毒》一文所附幾圖均全都100%相同。

4.專業知識說明:在生物學領域基因測序的相似性在95%以下就可以判斷為一個新物種,因此這篇文章只是是證明了穿山甲作為中間宿主的存在。

但是,以上報告僅有85.5-92.4%相似,所以NIGEL教授說:

具有85.5-92.4%的相似性表明:穿山甲病毒和COVID是兩種非常不同的病毒。 但是它們是相關的。應該是通過基因測序可以判定相關性。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管教授:這本書有很多版了 你應該也讀過的

管軼教授:您老人家是否可以出來解讀一下,是不是中英文材料的表述相左了?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中文版

BTW. 你們的穿山甲樣本,以香港政府的法例,是不可能從本地市場採樣的,因為我是廣東社科院研究生院港澳經濟研究專業的學生,知道香港的法例。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南方日報報道

會不會同華南農業大學獸醫系、那是我父親的母校,一樣,是一種“特供”樣本?

說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14)管軼教授 英中結論相左

財新網報道

在寫此文過程,有人給我一段精彩的名句,可以借用為本文的結尾:

遠古的希臘德爾斐神廟的神殿上,有這麼一句話警醒著世人:“認識你自己,凡事勿過度”

瀋陽(sz1961sy)

2020年2月22日2時12分寫於北京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