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黃金作物”藜麥,這個遠在南美洲的“糧食之母”,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下流浪的腳步和靈魂、安頓下鄉愁?——題記

藏族輕音樂 - 背景音樂.mp33:55

來自華銳陽光

“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近日,甘肅武威被當地電視臺和報社這樣一條消息刷了屏:經(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專家組評審,授予天祝縣“中國高原藜麥之都”譽名,並頒發“中國高原藜麥之都”牌匾及證書。

  那麼,位於祁連山東端,青藏、黃土、內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帶,氣候冷涼,環境惡劣的雪域高原天祝,為什麼能成為“中國高原藜麥之都”?

“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   據瞭解,原來天祝縣位於海拔4800多米的馬牙雪山腳下,雪水甘甜純淨,土壤酸鹼適度,日照強度大,晝夜溫差大,這些對於別的作物來說都是最大障礙的制約因素,卻恰恰是藜麥生長是喜歡的。為耐寒、耐旱、耐鹽鹼的藜麥提供了必要的生長條件。

“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今年9月底,(國家)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專家組就天祝縣譽名為“中國高原藜麥之都”進行實地考察。考察組通過聽取藜麥產業發展情況、觀看藜麥種植專題片,並與甘肅遠達集團有關專家教授開展座談交流,瞭解天祝縣藜麥產業引進、實驗、種植、加工、帶動就業等情況。同時,考察組到松山鎮藜山藜麥種植基地、松山鎮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藜麥試驗田種植基地等地實地考察。

“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2017年初,天祝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甘肅遠達集團,在松山鎮南陽山生態移民區5、7號點試種植藜麥5000畝獲得成功,註冊“一年一穗”藜麥商標。經中國農科院藜麥協會專家考察,天祝是國內最適宜種植藜麥的地區,所產藜麥顆粒飽滿,單產量高,營養成分好。2018年,天祝縣按照農村“三變”改革模式,採取“企業+基地+農戶”的方式,以天祝縣南陽山德吉、祥瑞、鞍子山等移民區為核心,種植藜麥3.1萬畝,在全面發展訂單農業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種植規模,力爭到2020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同時,藉助中國農科院、甘肅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教育科研機構,提供持續不斷的科技研發動力,打造天祝藜麥產業發展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看了這些,是不是有些恍然大悟,原來是天祝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加上當地政府積極的優惠政策,使藜麥,這個遠在南美洲的黃金作物,在遙遠的中國西北找到了詩和遠方,在這裡安放下了流浪的靈魂,安頓下了鄉愁。雪域高原天祝被譽名為中國高原藜麥之都”,也的確是當之無愧,希望藜麥,這個來自南美洲的“糧食之母”,能在中國甘肅天祝這個第二故鄉,煥發出新的青春創建新的輝煌。

“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黃金作物”藜麥,去何處尋找詩和遠方?安放靈魂、安頓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