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鑑真因何要六次東渡日本

高僧鑑真因何要六次東渡日本

在江蘇揚州的大明寺內,有一座鑑真紀念堂,這裡紀念的是中日文化史上的不朽人物,歷經磨難、六次東渡扶桑的唐代高僧鑑真大師。
鑑真,俗姓淳于,江蘇揚州人,出身佛徒家庭,鑑真14歲出家,20歲到京城求學,26歲歸來。此後數十年,他在江淮一帶建造佛寺、傳教講學,遇河架橋、見病施藥。這種平靜的傳教生活一直持續到鑑真55歲那年。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兩個日本人從唐的京城長安風塵僕僕來到揚州,在城西北的大明寺拜會了鑑真,邀請他到日本去傳戒。鑑真接受了他們的邀請,開始了為期十一載的東渡壯舉。

高僧鑑真因何要六次東渡日本

前五次東渡,鑑真和他的弟子們歷經磨難,均以失敗告終,特別是第五次東渡,鑑真因長途跋涉,暑熱染病,雙目失明。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66歲的 鑑真應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和留學生阿倍仲麻呂方等人的懇請,再次東渡,終於抵達日本,受到日本舉國上下盛大的歡迎。
鑑真在日十年不僅辛勤傳法,而且把唐代繪畫、書法、雕塑、醫藥、工藝、印刷、建築等成就的文化帶至日本,使魏晉以來中日兩國人民互相友好的夙願和以圓滿的實現。
763年鑑真在日本招提寺內圓寂。1963年鑑真圓寂1200週年,中日雙方商定,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時任佛教協會主席的趙樸初和日本佛教首領大谷瑩潤分別代表兩國鑑真紀念委員會,商定在揚州建造紀念堂,紀念堂1973年動工,1974年竣工由我國著名建築專家梁思成先生設計,他精心設計的這座紀念堂,體現了1963年中日兩國商定的精神:不僅從意義上,而且建築物本身也要成為中日友好的象徵。紀念堂分為兩組,一組為四松堂構成的清式四合院,南為紀念館,北為門廳,由遊廊周接,天井內有四棵古松,廊懸雲板、木魚,精舍巧建,清幽雅潔。另一組為仿唐式四合院,由紀念碑亭、紀念堂,再由超手遊廊將兩建築周接,園內植佳蘭芳卉,其中櫻花為1980年鑑真大師像回故里探親時,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順長老所贈。這兩組紀念堂一為清式,一為唐式,分之為二,但同處一條中軸線上,又合之為一。


高僧鑑真因何要六次東渡日本

紀念碑是梁思成一夜之間設計而成的。紀念碑採用橫式,周圍邊框突出,中間陰文鐫字,正面為郭沫若題“唐鑑真大和尚紀念碑”,背面刻趙樸初在紀念堂奠基典禮上寫的文章。這就打破傳統格局,在傳統基礎上創新,有了時代感。底座的花飾採用蓮花座作底,蓮花座託碑。正堂完全仿照日本招提寺主體建築金堂樣式,只是型制由七楹變為五楹,金堂是鑑真當年親自設計,保持了中國盛唐的建築風格,又揉和了日本當時建築的特點,現在紀念堂又仿照金堂,其用意當然是體現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點。


紀念堂座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周高大的臺基上粗可兩人合抱的簷柱,柱為腰鼓狀,柱頭斗拱三重,線條渾圓飛動,正殿中央坐像為鑑真乾漆夾像,是雕塑藝術家劉豫按照日本招提寺“模大和尚之影”而造,合閉雙目,神態安祥。殿前石燈籠是鑑真大師象回故里時,現招提寺住持森木孝順長老所贈,已經十多年,長明不滅,站在燈前,不由使我們想起郭沫若先生對鑑真的讚譽:“鑑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