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太平天国的军队在兵役方面,实行的是志愿兵役制与征兵制相结合、乡兵与后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太平天国革命,是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而掀起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它符合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他们的热烈拥护和响应。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一、太平天国征兵的重要手段及穷苦人民参军的热情

金田首义时,拜上帝会群众正是为着求得自身解放而踊跃投军的。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太平天国领导人把广泛进行政治宣传教育作为兵役动员的重要手段。

太平军所到之处,即发布告、檄文,印发各种革命文件,或者通过“讲道理”的口头宣传形式,揭露清朝反动统治的罪恶,宣传太平天国的政治主张、纲领和政策,剥夺地主豪绅浮财,散给贫苦农民,广泛发动群众,让他们了解太平军的革命宗旨,提高认识,懂得只有投身到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参军入伍,推翻清朝反动统治才能摆脱贫困和翻身,过上“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幸福生活。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广西、两湖、皖、赣、江浙等地终岁勤劳、未尝温饱、流离困苦的广大劳动群众,正因为提高了觉悟,认识到太平军才是拯救自己的军队而争先恐后地自愿参加。太平军入湘南,“一路士民乐从,秋毫无犯”,“土匪之迎降,会之入党,目以千计”,道州、江华、永明、榔州、茶陵等地即有5万多群众自愿加入了太平军。张德坚称,太平军既至长沙,“竟得十余万之众”。

“未几东出湘岳……尽招商民船只近十五万人矣;迨陷武汉,裹胁男妇老幼水陆东下,合前数五十万有奇;至安庆增至七十余万;及至江陵兼携镇、扬男丁增至百八十万,妇女三十余万”。

这里,虽然充满诬蔑夸大之词,但却反映了太平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踊跃参军的基本事实。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二、太平军的组成人群及志愿兵役制

在太平天国,参军称之曰“拜上”(即参加拜上帝会,敬拜上帝),实行自愿报名登记制度。凡愿拜上参军者,均要“报明名氏、年籍,登簿记注”,然后分别男女、少壮与老弱,按男营、女营与牌面、牌尾组织起来。“拜上则为兵”,概着短装挂号布及红巾,“号布锲木印刷,截黄布方长可半尺余,前曰“太平某军”,后曰“圣兵”。汪士铎在记述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后动员人民拜上参军情形时说,太平军“言之甚动听,而貌亦如煦,时闻里人多往拜弟兄者。其仪并不拜,只一通姓名,即给一红布挂衣上”,并发黄布二方,“一印右一军后四北,一印圣兵”。

太平军主要由广大贫苦农民和矿工、木工、泥瓦匠、铁匠等手工业工人和船夫、水手,以及其他无业游民群众组成。少数乡村教师、医生等知识分子和个别受排挤、不满清朝反动统治的中小地主,也响应太平天国号召参加了太平军。李秀成说,参加金田起义的“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地主文人陈徽言在谈到武昌参加太平军的群众时称,“凡为贼掳者,类多商贾力田之人”。他们革命热情很高,“视阱镬如坦途”。“战必当先,掳必尽力,虽纵不去”,“攻城陷阵,皆殊死斗”。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金陵癸甲新乐府》作者曾在《当圣兵》一诗中描绘天京人民拥护太平天国革命、踊跃参军的盛况,诗云:“人心之靡靡至此,乍见红巾道恭喜,制巾不及裹红布,觅布不及裹红纸”。这种根据自愿原则招集、补充兵员的志愿兵役制度,就是太平天国长期广泛实行的主要的兵役制度。其中,建军之初与金田起义之时,实行的是举家参军的志愿兵役制。

三、“寓兵于农”实则为全民皆兵

癸好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农民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它明确规定:

“每军(社会基层组织)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凡天下每一夫有妻子约三四口,或五六七八九口,则出一人为兵。其余鳏寡孤独废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这种人人皆有当兵服役的义务,只有鳏寡孤独废疾才能免役,且按每户抽一为兵的制度,就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征兵制,太平天国当时的征兵年限和对象,一般为15岁以上、50岁以下的壮年男子。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虽然《天朝田亩制度》的兵役规定,并没有全面实施,但在建立乡官制的广大农村,都是较为普遍建立了“寓兵于农”的乡兵组织。至于在城市,特别是天京,一段时期内所实行的则是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后备役制度。无论是编入女绣锦营、女营,还是诸匠营、百工衙、牌尾馆的居民,既要从事支援前线的后勤生产劳动,接受防敌守城巡更教育、点验,又要在军情紧急之时,协助守城和参加战斗。他们既是“民”,又是“兵”,整个天京,尤如“一座大军营”。这些居民还随时应征入伍,补充到现役太平军,直接同敌人作战。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1854年天京征兵道:

“贼另立吃饭馆,伪令凡兄弟愿打杖[仗]者,许自报名归馆。其时报名贼约三、四千人。不数日驱出城,与官兵交仗”。《金陵省难纪略》称,“应募约有千余人……另立将军等官统之,号先锋馆。凡出城打仗必使行,又听遣寇他处。令各习技勇,以能放枪为上,使效大兵(清军)之连环法。每早到小营试放,能放枪者加赏,然千人中不过二、三十人,初则参差不齐,月余渐联络……后此千余人皆调出,不知所终”。

四、太平天国兵役制度的优抚与赏赐

太平天国兵役制度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它的优抚与赏赐制度。太平军在太平天国享有光荣的社会地位,生活也较优厚,对于伤病员、残废军人和牺牲病故的家属实行保护和优待政策。金田起义不久,天王就发布诏令,各军各营都要“努力护持老幼男女病伤。”行军之中必须将所有马匹让给翻山越岭、过河有困难的伤病员和老弱使用。马匹不够,也须由担架抬负而行。对战争中负伤的有功将士还专门建立了功臣衙为他们治病养伤。对于那些为国捐躯的家属,孤子孤女,均受优待,“安老怜幼恤孤”,无微不至。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辛开元年(1851年)十月十二日,天王在永安明确宣布,金田起义以来及其以后,打仗牺牲的功臣,给予职同总制世袭待遇;凡掌大旗而牺牲的功臣,按职同将军、侍卫世袭待遇;凡忠于太平天国,同打江山,建立了功勋的将士,将来大则可封丞相、检点、将军、侍卫,小则封军帅之职,累代世袭。

五、结语:

太平天国运动军事力量的崛起,与它前期向劳苦大众宣传的“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幸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兵役制度方面它采取志愿兵役制与征兵制相结合、乡兵与后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极大地丰富了军队的兵源。在激励士兵作战方面,他又实行了相应的优抚与赏赐制度,这种无微不至、关怀倍加、独具特色的抚恤制度,对于激发太平军官兵的斗志,稳固军心,解除太平军官兵及家属的后顾之忧,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无怪乎太平天国起义能够沉重打击腐朽的晚清封建统治,强烈撼动满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寓兵于农”:太平天国军队兵源的重要保障

主要参考资料:

《洪仁玕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附录》,中华书局1979年版

张德坚《贼情汇纂・贼数》

陈徽言《武昌纪事》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附录》,中华书局1979年版

佚名《天京见闻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