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德州市陵城區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主任楊海榮:紮根一線創佳績

本報通訊員 宋偉龍

3月11日傳來喜訊,在2020年2月份同期線損評選中,國網德州市陵城區供電公司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入選國網同期線損百強縣,所轄12個供電所全部入選國網百強所。3月份同期線損評選中,該公司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國網同期線損百強縣,刷新了德州電力、山東電力及國家電網線損管理最好成績。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大心臟,她就是線損管理中巾幗不讓鬚眉的指揮官-楊海榮。

她,創造陵電歷史

楊海榮,女,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現任發展建設部主任,先後獲得市公司先進工作者、德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她凝心聚力,持續深入推進發展、建設兩大專業一體化融合,形成發展+建設的強大優勢。

在抗擊疫情復工保電的嚴竣時期,線損管理的優異成績無疑給整個公司打了一針興奮劑,楊海榮卻沒有感到輕鬆。“線損管理是一項動態工作,絲毫鬆懈不得,不進則退……”面對下一步工作,楊海榮這樣說。

2019年發展、建設兩大專業15次全市排名第1,同期線損指標6次全市排名第1,綜合計劃執行率位居全市首位。2019年連續5個月入選國網“百強縣”,4個供電所入選國網“百強供電所”,至年底更是實現了“全省第1,全國第3”的新突破。奇蹟是用來創造的,成績是用來打破的。公司在2020年2月份的國網百強縣評選中以“全國第1”的成績登頂,12個供電所全部入選國網“百強供電所”,國網百強縣、百強供電所指標實現“大滿貫”。3月份同期線損評選中,該公司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績入選國網同期線損百強縣,所轄於集、開發區園區、滋鎮、丁莊四個供電所入選國網百強所。

為貫徹落實深化同期線損系統建設應用的工作要求,推進線損管控工作的有效開展,實現提質降損的工作目標,楊海榮的團隊以同期線損系統為抓手,通過建立新版線損考核辦法,落實責任制,實現了多專業協同,分專業管理的工作格局。為實現公司線損管理工作的新提升,楊海榮建立“三強化”管理辦法,一是強化考核責任機制,將百強縣、百強所各項小指標按工作需求分解至運檢部、營銷部等相關責任部門,發揮各部門專業引領作用,帶動供電所工作熱情,實現全員降損目標,對於線損完成較差,在周早會中“說清楚”,切實解決異常問題。二是強化目標性管理機制,實現線路、臺區清單式管理,制定月度、季度管理目標,針對線損波動較大的線路、臺區,制定“一線一策、一臺一法”,確保特殊問題針對性整改;三是強化工作預警機制,利用採集系統,提前瞭解臺區線損情況,及時通過微信工作群通報異常臺區情況,問題臺區及時處理,堅持線損管理過程管控,盯住每一天,看好每項指標,確保在消除存量的基礎上減少增量出現。

目前,在楊海榮帶領下,國網德州市陵城區供電公司繼續加強同期線損管理力度,針對弱勢指標加大攻堅力度,不間斷提升公司線損管理水平。

她,始終紮根一線

“@營銷部李付舟 像這種戶變關係不對應、抄表不同期影響線損又不抓緊整改的,嚴肅考核……”2月18日,楊海榮在疫情期間不間斷的微信工作群加強指標管理,確保各項工作井然有序開展。無論是在客戶服務中心、營銷部、鄉鎮供電所管理部還是在發展建設部都面臨著工作任務重、工作強度大的實際,楊海榮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

女子也有凌雲志,巾幗何曾輸鬚眉,楊海榮雖為女子卻也柔中帶剛,骨子裡透著堅強。她用不輸男兒的雷厲果斷詮釋著敬業之美。負責營銷工作期間,楊海榮積極走訪客戶,下工廠,進園區,主動上門服務,變“要我服務”為“我要服務”,創新“三比”“三看”“兩意識”工作實施方案,健全三項制度填補原有客戶服務管理制度的空白。為了優質服務,為了催繳電費,幾乎是“磨破了嘴、跑斷了腿”,無形中積累了一套針對不同客戶不同方式的服務方案和催收方案。採用“勇往直前、鍥而不捨”的辦法,對待工作繁忙,不常在辦公室的客戶,採取班前提前到達等候的方法,對待需要幫助的企業,想盡一切辦法幫客戶分憂,客戶在感動之餘,均能按期交清電費。健全村級用電分析制度,對各村、用電戶的月用電量、電費等實行按月動態分析,發現異常波動及時核查處理;健全用戶用電檔案管理制度,以開展全面普查為契機,督促供電所抓好配農網表計建檔到戶,正確、規範使用各項業擴資料,規範服務流程;健全每月電價電費公開制度,要求供電所按月公佈各村各戶用電量、電費、電價,實行“三級公佈體系”,並公佈監督舉報電話,自上而下,環環相扣,形成齊抓共管的管理和監督體系,填補了原有管理方式的空白,她任職期間,部門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楊海榮調整至發展建設部後,她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帶領著發展建設部全體職工,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發展建設部連續多年獲各級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電網規劃方面優化陵城電網,使陵城電網網架結構由鏈式、環網結構過長向兩線兩站、兩線一站等高可靠性網架結構過渡,大大提高了陵城電網的經濟運行水平。電網建設方面各項工程權證辦理超前推進,為工程順利實施打好基礎。技術創新方面由其帶領研發的項目《三相不平衡調節裝置》獲省公司職工技術創新優秀獎,《高供低計分體式費控計量箱》獲德州市第十四屆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的同時獲得全市電力行業職工技術革新獎二等獎,以上兩項成果成功入選德州供電公司技術創新成果彙編;五項專利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三全”管理模式下的物資計劃標準化體系建設》管理創新成果榮獲德州供電公司優秀管理創新成果三等獎、《可控串補型低壓線路調壓器》榮獲全市電力行業職工技術革新獎獲優秀獎。

她,不顧小家顧大家

“我太忙了,總感覺最對不起的是我的兩個兒子……”面對筆者的採訪,一直以女強人示人的楊海榮眼眶有些紅。楊海榮今年43歲,女性本弱,為母則剛,兩個兒子一個18歲,今年高考,一個才4歲,大兒子學習需要她,小兒子更需要楊海榮的陪伴。

大年初二,楊海榮丈夫展世民提前取消休假,在隔離點進行值班工作,展世民是德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基建科副主任,疫情期間也在抗疫一線奔波,還要負責一個養老中心基建工作。

大年初三,獨自在家看兩個孩子的楊海榮突然接到電話,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議,作為一名1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她深知肩抗的責任,電話就是命令,接完電話她二話沒說,解下圍裙,匆匆忙忙換上工裝,戴上口罩,急急忙忙和大兒子打招呼,“單位有事,我要上班,午飯你們自己做,別等我,照顧好你弟弟。”說完便走出了家門。

正在複習迎接高考的大兒子善解人意:“大過年的,連頓飯都吃不好,你倆一天就知道工作,單位那麼多人,就你們忙,放心吧!弟弟交給我。”

“做為一名高中生,你的思想政治要好好學,做人要有責任、有擔當,現在是疫情非常時期,我是黨員,還是部門主任,單位有事,我不帶頭讓誰上。”說著她便匆忙向單位趕去。

從初三開始,楊海榮沒有休過一天假,2月28日,官趙線線損率出現異常,楊海榮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通過線路異常“六步走”的核查方式。經過一系列的排查後,確定線路模型不存在問題,於是她統籌調動發展、運檢、營銷三個部門線損專責人組成聯合小組,去現場核查是否存問題。29日9時開始,聯合小組歷經一天的時間對該條線路的29個臺區、24個高壓用戶現場逐一核查,初步將原因鎖定在用電大戶旭東制粉有限公司身上,該工廠平常開工時間在谷電價段,一般為23點左右,這樣可以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但27日設備出現故障0點後才開工,該設備正常工作1小時用電量約為1000千瓦時,官趙線26日線損電量與正常情況相差約500千瓦時,於是現場核查人員懷疑電錶或終端存在表計時鐘偏差,但通過查看現場電錶時鐘,不存在異常。這時雖然已確認了問題原因,但還無確切證據,為切實明確故障原因,為進一步驗證想法,她同供電所線路管理人員兵分兩路,當天晚上11點到達現場查看錶碼情況,每10分鐘記錄一次,同時另一路人馬在採集系統中0點對該用戶表碼進行了召測。通過0點召測,發現用戶正向有功表碼為4442.26,與終端0點表碼一致,而採集系統凍結表底為4442.04,與23:30分表碼相同。3月3日,拆除該用戶終端,重新安裝新終端,採集系統凍結數據與終端0點數據一致。最終確定該線路負損確為用戶表計時鐘偏差所致。

寒冬已去,春天不遠,夫妻兩人只能抽空通過視頻互相關心鼓勵,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共克時艱。楊海榮是目前抗擊疫情無數一線電力人的一個縮影。守初心,擔使命,不僅要銘記於心,更要落實於行。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國網德州市陵城區供電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正帶著必勝信心,扛起肩上職責,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衝在最前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