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頂級電腦性能仍然能趕上現在的主流電腦,是PC行業的驕傲還是PC行業的悲哀?

夜緣夢


10年前的頂級個人電腦性能仍然能趕上現在的主流電腦。這點我表示不敢苟同。

10年前的頂級配置電腦僅能相當於目前的入門級別的電腦。雖然在平常使用上感覺是差不多的,但是實際上從系統和軟件的運行效率卻是天差地別的。

CPU-以Intel為例

從下圖數據可以看到,10年的前i7-970和現在的i3-9100性能是相當的,但是核心頻率和總線速度i7-970還是差於i3-9100。

有人會說i7-970是6核心12線程,而i3-9100是4核心4線程,i7-970肯定不會差於i3-9100的。但是這樣對比,明顯忽略了製造工藝和架構。i3-9100的性能絕對是質的飛越,因為它有更好的製造工藝和更優秀的架構,它能夠支持頻率更高的DDR4內存,所以i3-9100的功耗遠低於i7-970。如果你硬要說i3怎麼能和i7比較呢?就算是現在的i7-9700功耗也是低於i7-970。

顯卡-以NVIDIA為例

10年前的顯卡和現在的顯卡如果單純的從辦公和日常使用是沒有太大的區別的,甚至於玩一些常玩的遊戲一般人也不會有太大的區別,但如果到了專業級的遊戲玩家手裡,它就會特別明顯的區別。從GTX480到GTX1650同樣是一個質的飛越,GTX1650擁有更好的製造工藝,擁有更大的顯存頻率和顯存容量且功耗更低。如下圖:

如果不玩大型遊戲、不做3D渲染、不剪輯視頻等等需求,那麼其實10年前的顯卡和現在的顯卡真的相差不大。

別說10年前的電腦了,20年前的主機,裝個Windows2000加上Office97一樣能滿足今天95%的文檔編輯需求。30年前的486,跑個Windows3.0裝個Word、Exel for Windows大部分英文場景下也是夠用的,只要你不需要打開人家發過來的新版格式文檔。Word 1.0 for Windows有多種字體、加粗傾斜、插圖這些基本需求完全沒有問題:

Excel 4.0 for Windows同樣也提供了很多常用的公式:

夠用但是並不能代表主流,顯然我們現在需要電腦看高清視頻、玩遊戲、實現更多更加複雜的事情。比如:剪輯一個視頻需要4個小時,而電腦性能好一些可能只需要1個小時。電腦的性能更好就意味著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來去做其他的事情。

個人經歷

2010年我買一臺電腦,i3處理器、核顯、2GB DDR3 1333內存,安裝了windows7的系統,加顯示器價格是5000元左右。這臺電腦現在還在使用,裝了Windows10後感覺很卡就把內存升級到了8GB,然後裝系統換了固態硬盤,升級了硬件後實際是不卡但提升的並不明顯。而我今年新配的電腦也是i3處理器、核顯、8GB DDR4 1600、2TB的機械硬盤,加顯示器價格是3000元左右,對比2010年買的那臺電腦,性能是有明顯提升的。

1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CPU、內存、主板、顯卡、顯示器等等,從製造工藝和整體性能都明顯的有所提升。

10年前的電腦現在依然能用沒錯,但也只能算是現在入門級別的電腦。一旦你使用電腦玩大型遊戲、做3D渲染、剪輯視頻等需求,區別就特別明顯了。

“10年前的頂級電腦性能仍然能趕上現在的主流電腦”這是很小一部分的表象,並沒有有力的數據支撐。這10年PC行業是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匯聚魔杖


你好,我和你的看法有些出入!

10年前的頂級電腦要看是什麼電腦,家用頂級?工作站頂級?服務器頂級?還是超級計算機頂級?

1、家用頂級

如果是家用頂級,那麼很抱歉,在目前的只能算作比入門更低一點的存在!

不光是CPU,內存、硬盤、顯卡等再10年間的進步還是很大的,雖然一年一年的比較感覺不明顯。如果你找一款10年前的遊戲,看看當時的畫面什麼樣?能和現在的相比?

2、工作站頂級

如果是工作站頂級,那麼性能還是有一些的,但是也並沒有達到現在主流電腦的水平,前提是和現在的家用電腦比較,如果和現在的工作站比較,簡直就是個渣渣(看看蘋果的39萬工作站,已經是當前工作站的超低價的存在,10年前的蘋果工作站還記得長什麼樣嗎?)。

3、服務器頂級

服務器和家用是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服務器電腦性能很高,但更多的是對特定軟件和使用情況的優化,如I\\O併發,數據穩定性,持續運行能力等。如果拿來家用,優勢反而體現不出來。

而且10年前的服務器設備有很多配件和家用機不兼容,其根本不可能拿來家用,也沒有了趕上現在主流電腦這個說法。

4、超級計算機

嗯,這個還有什麼好說的,15年前的超算也能把現在的家用機虐成渣!不過你家有10000²的大房子?一個月電費30、50萬你願意付?這麼大個傢伙你拿來看電影、玩吃雞?

總結

PC行業在這10年的發展還是很大的:

CPU從單核到多核,主頻也一年比一年高;

內存也順勢發展出了DDR4,馬上要出來DDR5,簡直就是馬車和飛機的區別;

硬盤也一樣,以前的機械硬盤一直是電腦中的短板,如今也被M2等技術克服,徹底起飛;

顯卡更不用說,如果玩遊戲的,自己對比畫質就會有親身體會什麼叫技術發展。


睿享科技


不可否認,隨著製造工藝的極限制約,十年來電腦性能的發展有放緩的趨勢。

但是——

十年前的頂級電腦並不能趕上現在主流配置,大約就是現在入門級水平。

性能對比

決定電腦性能的兩大硬件:CPU和顯卡,這兩種硬件真的能PK如今的主流顯卡嗎?咱們分別比較。

  • 處理器

2010年最強的處理器莫過於i7 980X,這是一款經典,也是世界首款桌面六核心處理器,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3.33GHz主頻,12MB三級緩存,6核心12線程,在當年可是無比的強大。現在主流的Intel處理器是哪一款呢?相對來說i5 9400還是比較具有代表性。而AMD這邊,主流的是R5 3600處理器。

從規格上來看,後者均為六核心設計,在底氣上就已經不熟,再加上架構的優勢,對於i7 980X肯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論是綜合評判,還是天梯圖,i7 980X均不如i5 9400,更何況9400只是i5系列的低端,上面還有9600K。

除實際性能外,還有新硬件在軟件上的優化,支持的內存頻率更高,pcie通道數,SATA控制器的升級,在實際運行表現上上i7 980X只會比跑分落後更遠!

而對比R5 3600,由於3600有超線程技術加持,比i5 9400還要高一個身段,更毋論i7 980X。

  • 顯卡

2010年最強的顯卡是哪一款?無疑是當年英偉達旗艦:GTX580。

具體參數請看圖。

可以說當年最強的顯卡,實際性能連如今入門的GTX1050都比不了,更別說主流的GTX1060了!

即使當年的雙芯旗艦HD5970,其性能也只在GTX1050略超一些,還不如GTX1050Ti。

從對比來看,無論是CPU還是顯卡,十年前的旗艦並不是今天主流硬件的對手,只相當於入門級那一水平。

是驕傲?還是悲哀?

我個人以為談不上什麼驕傲和悲哀。

首先要再想硬件出現那種從單核到雙核似的性能提升,或者從22納米直接到14納米的工藝升級,已經基本不可能。

AMD憑藉銳龍處理器一口氣在IPC上超過了上一代產品大約50%,但這是建立在推土機性能不行的情況下才出現的。要是和Intel想比,單核性能要到第三代銳龍才算是趕上去。

雖然在AMD不給力的時候,Intel擠了很多牙膏,性能提升非常有限,確實有些悲哀的感覺。但是Intel也在按部就班的從32納米到22納米再到14納米進行工藝升級,再加上銳龍系列攪局,Intel也對旗下的產品規格大幅度的進行了升級。

總體來看還是符合市場情況並逐漸進化的,並不需要為此感到悲哀。

反觀顯卡這方面,這些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從架構、流處理器數量、工藝等方面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甚至不僅僅是在“顯卡”上有所作為,而是涉足了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的計算!

從這方面來說也並沒有悲哀的感覺。

除了處理器和顯卡,像內存已經普及了更高頻率的DDR4顆粒,還有機械硬盤的容量發展,固態硬盤的普及,都使得電腦比原來更好用。

至於驕傲也談不上,因為十年來我們用的電腦仍舊是那些結構,那些硬件,只是硬件提升而已。並沒有劃時代的創新並引領潮流,對此感到驕傲,似乎還言之過早。

總結

總之,我的感覺就是電腦發展這十年來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雖不乏銳龍這樣的美妙插曲,但總體來說既不突出,也不乏力。

還是那句話,無需悲哀,也趕不到自豪。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喜歡的話請給個點贊和關注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