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我們看古裝電視劇時會發現,古人睡覺的枕頭是又高又硬又方,看著都虐心,心裡默默心疼古人三秒鐘。很多人可能要問了,古人真的不怕把脖子睡斷麼?這樣睡覺真的舒服嗎?為了解答疑惑,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枕頭進化史

最早的枕頭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那時已經有了硬枕,《說文解字》:“枕,臥所薦首者。從木。”漢代以前,枕頭多為竹、木所制。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漢代之後,出現銅枕、玉枕、漆枕和絲織枕頭。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西漢 五牛銅枕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東漢“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雞鳴枕

到了唐宋時期,瓷枕最為盛行,不僅器形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裝飾技法也突飛猛進。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晚唐五代白釉綠斑枕 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會藏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北宋定窯孩兒枕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宋代磁州黑白花葉形枕 美國明斯頓博物館藏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宋代剔花枕 美國芝加哥藝術館藏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宋金時期三彩枕 河南博物院藏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元代鈞窯天藍紫斑如意枕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以後,紡織印染業發達,枕頭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明代陶瓷枕頭

高枕原因知多少?

其實,古人是分時令使用枕頭。冬用布料,夏用瓷枕,由於布料軟枕不易保存,所以很少見。古代枕頭較高,第一,保持涼爽。古代夏天沒有空調,所以高高的玉枕,便成為了解暑“神器”。貼玉而睡,本就涼快,再加上有一定高度,保持頸部通風,自然更加涼爽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有“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的詞句充分印證了這一作用。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第二,便於藏書。玉枕或石枕一般都是空心的,古代書生求學期間日夜苦讀,上床休息時也要再瞅一眼書本,此時要是犯困了,就直接把書放進玉枕或石枕中,這樣睡著了也不會壓壞書本。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第三,保護頭髮。古代不管男人女人都要蓄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保護好飄逸的秀髮那是必須滴。所以古人睡覺一般都是枕著後脖頸,而不是後腦勺,所以有了“高枕”便可“無憂”了。

古人為什麼能“高枕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