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抗疫法寶

今年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給全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我們取得疫情決戰初步勝利的時候,“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仍舊任重道遠。而要想徹底取得戰“疫”決定性勝利和全面永久性的勝利,還需要從我做起,從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起。

中國素來是禮儀之邦,講究儀態端莊,舉止文明,輕言細語,行動得體。這一方面是文明禮儀的體現,而另一方面,則是良好的衛生行為方式。《淮南子·詮言訓》稱:“滌杯而食,洗爵而飲,浣而後饋,可以養家老。”而在清洗餐具時,則須先把手洗乾淨,此即《禮記·少儀》所謂“凡洗必盥”。

“防疫有我,愛衛同行。”第32個愛衛月活動口號充分表明了開展愛衛活動與全面防疫的重要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更多應該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愛國衛生運動不但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擁護和參與,而且受到國際上的讚譽。

讓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習慣。新冠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就是飛沫。大家只有都養成不隨地吐痰,不高聲喧譁,必然能減少病毒的傳播介質。強化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和公共衛生道德,形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社會風尚,可以說是成本最低、也是最有效的抗病毒方式。在疫情的超強“倒逼”之下,我們看到,很多好習慣“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勤洗手、常消毒、打噴嚏掩口鼻、流感季戴口罩等,應該長期延續下去,成為全社會的新習慣。

讓乾淨的生活環境成為習慣。近年來,我區在改善生活居住環境上,下了大力氣、投了大本錢、做了大動作,但一些人隨手扔垃圾,隨便破壞公共衛生設施,隨地大小便等現象還時有發生,這都對“病毒”生存提供了“土壤”。愛國衛生運動,是關係到社會基層社區方方面面全體人民的大事。講究衛生,除害滅病,改善和保護環境,需要社會各行各業,全體百姓,人人關心,在加強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大衛生觀念的指導下,堅持統一領導,統籌協調,自上而下,加強管理,促進並加快愛國衛生運動向更高深層次發展。

讓良好的衛生養成成為習慣。鍾南山院士說過,60%的慢性病都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要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幾率。新冠肺炎與個人的生活習慣更是密不可分。2003年,一場“非典”讓人們知道洗手對於預防病毒大有好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專家學者一再強調,勤洗手、講衛生是預防病毒感染的最好辦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徹底改變大吃大喝和不良衛生習慣,也是阻斷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的重要基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最重要的內核就是公共衛生人人有責,人人盡責。個人是健康第一責任人,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不可小覷。

回眸60多年來的愛國衛生運動健康發展,預防疾病,保障健康,既要講究公共衛生,也要講究個人衛生,既要提高群體免疫力形成人群免疫屏障,又要提高個體免疫力,形成“以衛生為光榮,以不衛生為恥辱”的習慣思維。

病毒洶洶、無孔不入,戰“疫”至今,我們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每個人從生活細節做起,重防護、講衛生。抗疫戰果的取得,也離不開全社會衛生習慣的提升。如今,境外疫情還在加速蔓延,“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巨大,外出戴口罩、保持寬距離、注意手衛生、居家常通風等防護常識,必須常態化堅持。

來 源 | 大興安嶺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