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10月5日,臺行政機構“促轉會”舉行首波“政治犯罪刑案撤銷公告”儀式。這份公告是“促轉會”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有提振“促轉會”形象的象徵意義。但就在第二天(6日),“促轉會主委”黃煌雄辭職了。

“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黃煌雄當初在蔡英文的不斷勸進下,以74歲高齡出山擔當“促轉會主委”,並不令人奇怪。正如黃煌雄當初所說,他就是想利用自己超越藍綠的身份來化解藍綠惡鬥,推動他心目中的“轉型正義”。

“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的確,黃煌雄在民進黨內算是一個異類。從政30多年來,黃煌雄所關心的議題多半超越藍綠,被很多人稱之為“民主老兵”。

黃煌雄

1986年底,黃煌雄推出了全臺灣第一張公開呼籲讓老兵返鄉探親的傳單“國民黨,讓我回家”,次年11月,蔣經國正式開放老兵返鄉探親。黃煌雄還領銜在臺灣發起“一人一元協助老兵返鄉探親運動”,之後,他也反過來協助那些未能回臺的臺灣老兵回家。

1988年,黃煌雄最早提出防務預算每年降3%,並將釋放出來的預算轉移到社會福利與文化教育的提案。此後,臺當局防務預算連降6年,從48%降到30%。

2001年,黃煌雄完成全臺第一份具有公信力的“(國民黨)黨產調查報告”。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提名他出任“監委”。

2011年,黃煌雄提出與臺灣民眾關係密切的“全民健保總體檢調查報告”。

正因為有這些超越藍綠的作為以及外溢效應,黃煌雄十分順利地當選了“促轉會主委”,然而,之後的一切卻並未朝黃煌雄設想的方向發展。

“張天欽事件”爆發之前,黃煌雄在“促轉會”的地位就已經十分尷尬。黃煌雄是民進黨內的老前輩,所以蔡英文要他做的只有一件事,當“花瓶”。而張天欽則是追隨蔡英文日久的貼身打手,所以“促轉會”裡,張天欽才是老大。以至於“張天欽事件”被“促轉會”內部人士揭露後,黃煌雄才告訴外界,他已經有一兩個月看不到文件了。

“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除了被架空,黃煌雄對藍營民代調閱資料採取的開放態度、力主“和解”的路線,也頻遭“促轉會”內其他“公民團體”及學術背景“專任委員”的猜忌和不信任。再加上“張天欽事件”後,國民黨猛打“促轉會”,還前去踢館,讓黃煌雄感到極度委屈,這才導致他最終請辭。

“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黃煌雄說得很明白,他本來希望能以超越政黨輪替的高度與格局來促進臺灣的“轉型正義”,但“張天欽事件”所呈現的心態,與他30年來所堅持的黨外精神不符。他說,為解開“朝野”不必要的政治僵持,為超越政黨輪替的“轉型正義”留下空間,讓“促轉會”得以浴火重生,“真相、責任、公義、和解”目標得以延續,他決定請辭。

“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黃煌雄為了讓“促轉會”得以浴火重生而請辭,但民進黨卻榨乾了他最後一點利用價值。比如蔡辦發言人黃重諺雖然也表達了慰留黃煌雄的言辭,但卻絲毫沒有檢討“張天欽們”的過失,反而痛批部分黨政人士操弄,“使得‘轉型正義’承受各種汙名,並藉此杯葛‘行政院長’報告。”倒果為因,他直接把黃煌雄請辭的原因歸咎於國民黨。

“民主老兵”投降 誰糟蹋了黃煌雄?

“民主老兵”黃煌雄是藍綠都能接受的適當人選,在“張天欽事件”之前被民進黨拿來當花瓶,在“張天欽事件”之後又被民進黨被拿來當作藍綠惡鬥的棋子糟蹋。他的辭職,象徵著“促轉會”的信用破產。蔡當局中“張天欽們”的心態不改,“促轉會”就不可能順利走下去!

更多深入分析,敬請關注今晚22:03播出的《海峽新幹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