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餘氏家譜》記載,西南餘氏竟然是成吉思汗的後人?

偽黃鐵改餘者,西南最大之姓氏傳銷組織也。

其譜遍傳“鐵姓改余姓”譜敘,敘中記載第一代為南宋人鐵世義,住居南京城東門外九華山下桂花村,世義生二子,長子林,次子高,子林生木真、木耳,子高生鐵木健,鐵木健生九子一女,九子一婿皆中大元進士,官拜四太守五尚書一侍郎,後因元順帝做夢九根鐵槍立於金鑾殿上,有奸相龐悲趁機構陷鐵氏意圖謀反,幸有玉帝差王靈官報信,九子一婿遂棄官而逃,一路西奔,又元末紅巾軍蜂起,人多影大,勢難共行,因之改姓分手,各自亡命西涯,並聯詩一首以為記。詩曰:我本元朝宰相家,紅巾趕散入西涯。廬陵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頭插柳椏。否泰由天皆是命,悲傷思我又思他。十人失散歸何處,如夢遊雲浪卷沙,餘家本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萬家。後孫不認宗與祖,身生白癩喪黃沙。詩畢而散。後十人星散四川各處。此即鐵改餘故事之梗概。今有六疑,與諸君共商。

一者斷代嚴重。

至今窮遍西南,未見自十人始不斷代譜,大多“鐵譜”,因明季川內兵亂,譜多失傳,其可考不斷代一代祖多為明末人,距元末二百多年近十代人無可考證,屬典型的斷代認祖。不知父祖,遑論曾高,此其疑者一。

二者於史不符。

觀正史野記,未見有宰相、南平王鐵木健之傳記,亦無“鐵府”一門九子十進士之說,職任尚書、太守之事,更為荒謬不經,況元朝本無太守一職。姑按譜中所敘,弟兄俱任要職,一朝有難,棄官而走。尚書屬京官,當住大都即今北京,太守地方官,散居各處,糾結共奔,不往北走,偏向西南而行,不知此時西南有義軍乎?此其疑者二。

三者由鐵變黃。

老譜敘從未有此鐵乃彼鐵(鐵木真)之說,近人餘一海假託明兵部尚書餘子俊之名,偽撰黃金世系,汙化先賢。子俊公一生致力陝北邊牆,旨在抵禦北胡,功勳卓著。不意後世不肖汙其為胡人,且託其名著立偽譜以惑族人,今西南蒙餘組織動轍必稱“子俊公所著……”,實民國餘一海之作。誠千古奇冤也。此其疑者三。

四者各譜互無佐證。

以九子之行二秀二公為例,筆者便知有秀二公者四。一為長壽秀二公,實為扶二公,名從政字必達,公歿葬長壽,娶聶氏生子四,天祜天祐天祥天□;二為洪雅秀二公,娶□氏亦生子四,有字派,此秀二公歿葬洪雅。三為瀘州秀二公,生一子名星。四為大足秀二公,生三子必字派。此四處原本風馬牛不相及,今皆以秀二裔自居,然彼此相安無事,團結共拜聖祖成吉思汗,美其名曰“求同存異”。篇幅所限,此處僅以秀二公為例,其餘如秀一根八等,亦如此類。此其疑者四。

皆無鐵姓之名

猶為疑者,遍閱鐵譜,鐵木健孫輩皆無鐵姓之名,以常理度,分手時九子一婿諸公中,長者秀一公年屆半百,幼者根九公也近不惑,其子輩當也成年,改姓之前無名諱乎?然無一譜有載。此其疑者五。

六者基因各異。

同根所生,父系基因萬年不變,除非老王作怪。今有明達之餘氏,資費廣測西南各支餘氏,其數據各各不同,顯系異祖之後,且無一非漢人之血。果惟祖婆不貞乎?此其疑者六。

有此六疑,如餘某森餘某波餘某棟流,請試解之。愚忝姓餘,雖不肖,但認可考之祖耳,不敢越祖攀貴,以汙真先人於九泉矣!

今有文中提及之餘某棟,初認秀四,後認根六,今又欲以秀四為祖,其認祖直若兒戲,以殘燭之年,尚厚顏捉筆篡譜,蠱惑族人,不為人子,不為人子。

厲害了:《餘氏家譜》記載,西南餘氏竟然是成吉思汗的後人?

另:合川釣魚城抗蒙守將餘玠公,其裔在川者,值此惑勢,餘恐不免裹脅化胡,果若此,則漢人之深痛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