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可以瞭解一個不願配合心理諮詢的人嗎?

餅和魚




心理諮詢師芸姐姐


可以的!心理諮詢是自願的。而瞭解自我和他人可以通過 一、通過基礎心理學瞭解心理的實質和結以及感知覺與注意,學習與記憶,思維與言語。情緒情感與動機意識,個性傾向性與能力、性格、氣質等一些基本的心理現象及其有關的生物學基礎。 二、通過發展心理學瞭解人的發展基本規律

例如艾裡克森以人格發展為基礎,人的心理發展可分為:信任感對懷疑感(0-2歲);自主性對羞怯或疑慮(2-4歲);主動感對內疚(4-7歲);勤奮感對自卑感(7-12歲);同一感對同一混亂感(12-18歲);親密感對孤獨感(18-25歲);繁殖感對停滯感(25-50歲);完善感對失望(老年期)。

以活動特點為劃分標準:例如艾裡康寧和達維多夫把心理的初步成熟的心理發展分為:直接的情緒性交往活動(0-1歲);操弄實物活動(1-3歲);遊戲活動(3-7歲);基木的學習活動(7-11歲);社會有益活動(11-15歲);專業的學習活動(15-18歲)。

以生活事件為劃分標準:一般將成人期(18歲以後)以生活事例分為:成人初期(18-35歲),選擇職業、建立家庭;成人中期(35-55或60歲)成就事業、養育子女;成人晚期(55或60歲以後)子女長大成人並離開家庭,本人退休等。在上述二個階段的基礎上,又劃分為下列亞階段如成人早期轉折(脫離家庭,17-22歲);進入成人世界(22 - 28歲);經歷30歲的轉折(28-33歲);安頓下來(33-40歲);中年危機(40-45歲);走出危機(45-50歲);經歷中年期轉折(50-55歲);中年期高峰(55-60歲);成人晚期轉折(60-65歲);成人晚期(65歲以後)。 三、通過社會心理學瞭解個體社會心理現象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徵,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價值在於提高人認識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質量。 一個人不願意來諮詢他又遇到心理問題可以自己根據自的情況看看相關的心理學書籍,如果是孩子教育問題可以看看幼兒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如果是戀愛、夫妻關係,可以看看戀愛心理學、親密關係、性心理學;如果是生活事件可以看看創傷輔導,如果是職場改別可以看看生涯發展,還有繪畫、沙盤都是可以瞭解一個人的[捂臉] #聽心理諮詢師說#





綿職心理葉老師



老人沒有情緒,不肯溝通,沒有行為活動。說明這位老人的心理是比較排斥溝通的,或者說這位老人的心理已經麻木了。一個人在長期不溝通的情況下,容易引發一些心理疾病,比如自閉,比如固執,比如頑固等各種情緒疾病。


心理學雖然不知道或者不清楚一個人心裡在想什麼,但是可以通過一個情緒的表現或者行為表現判斷這個人的心理活動。老人沒有愛好,不愛惜身體,說明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關心,也不關心自己的心理狀況,過一天是一天這樣的心理狀況。


其實,在這時候,需要多和老人去聊天,因為老人的心理像小孩子的心理一樣,需要呵護的,需要理解的,需要聊天的。當老人內心感受到愉悅感,就會非常開心愉快。


多給老人家裡做一些事。通過做一些事可以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獨的,是有人愛的,這時候就需要給到老人足夠的安全感。


老人最怕的就是孤獨,在孤獨的時候容易陷於情感的漩渦,這時候就需要幫助老人戰勝孤獨,享受幸福。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將心比心,做最好的自己吧。


以上為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