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十幾年書卻做著一天書不讀都能做的工作是什麼感受?

楊巔峰一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說的這種情況多數人遇到過,尤其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客觀的講,這種現象很正常,有時候我們的感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從這種工作中能得到什麼,對自己以後發展有什麼幫助。


如果這種工作你幹一年和或者幹十年內容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提升能力和發展的空間,那還是早早閃人的好。如果你是剛畢業不久,急需一份工作養活自己,給家人減輕負擔,眼下有份工作就行,先保證生存,然後再謀劃以後的發展,另謀出路。

不過很多行業對於新人都是從最簡單的工作做起,考核階段過了才會考慮你的專長,安排相應的工作,在剛開始,一般會給你安排很簡單的工作讓你做,從中考察你的耐心,對工作的態度,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或許很多人不會理解,我堂堂一個大學生給我安排這種低級工作,不是浪費人才嗎,其實最簡單的工作才容易發現一個人的優點,很多人在一開始步入職場就輸了,因為不願意從簡單的工作做起,要知道一開始給你一份重要的工作你不一定能勝任,沒有那個公司敢冒這個險,想的和做的永遠是兩碼事,能力的提升都是從簡單工作做起,不斷適應環境,熟悉行業規則,尤其掌握人際交往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脫穎而出,以後做的更出色。

所以,開始做什麼工作和讀書多少沒有直接關係,能力的提升和知識的積累很多是在工作中學習的,重點是怎麼調整自己的工作態度,善於從工作中學習,掌握專業技能才是重點,感受因人而異,同樣的問題有的人會覺得是機會,認真去對待,爭取把它攻克解決,而有的人會覺得是麻煩,想辦法推脫逃避,職場混的如魚得水的往往是前者。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DIY居家設計


不知道你說的一天書沒讀過的人做的工作到底是什麼工作?苦力嗎?曾經的我,也跟你有一樣的困惑,我研究生畢業,而我做的很多工作其實中專生也能做。我上了二十年學,畢業之後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而我一個沒怎麼上過學的舅舅卻開了很多家連鎖超市,成為我們眼裡的有錢人。

我姐姐和姐夫中專畢業,開了一個小餐館,但很多沒讀過書的認,擺個路邊攤照樣能賺很多。

我也抱怨過是命運的不公,為什麼讀那麼多書之後做的也不是多麼高級的事情,賺的也不如別人那麼多。

直到我看到龍應臺給他兒子的信中寫到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我才知道原來讀書和不讀書真正的區別在於有所選擇。

這裡我們來做兩個假設,假設你說的工作是純粹的體力勞動,那麼你和沒讀過書的人的區別在哪裡?

他可能用的是蠻力,而你可以找方法用巧勁。比如以前我們都聽過清華畢業生回家養豬的故事,沒上過學的人也會養豬,但同樣是養豬,如果利用所學,科學化地養豬就是你跟他的不同。而因為你會用方法,你將會比別人擁有更多的選擇。

假設你說的工作是需要學識才能做的腦力勞動,那麼你和沒讀過書的人的區別在哪裡?

試想那些沒讀過一天書的人得多努力多拼命才能跟你一樣做上同樣的工作,而對於他來說,也許這份工作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而你呢,輕易就能得到這份工作,甚至如果自己再稍微努力點,你可以輕輕鬆鬆升職加薪或者換更好的工作。這一切都源於因為讀書你擁有了更多的選擇。

所以對於現在的你來說,抱怨或者悲觀都無濟於事,而是應該把你的學識發揮出來,除了埋頭幹,還要會思考,擅於找方法,事後多總結,多想想你能給這份工作創造什麼價值。

這樣的話,你跟他雖然在做同樣的工作,但創造的價值會是一樣的嗎?當然不一樣,只要做好了你未來的選擇也會更多。

總之,工作沒有好壞貴賤之分,不同的人做同樣的工作,當然也會做出不同的結果,如果你現在暫時沒有更多的選擇,請思考怎樣才能把所學轉化為所用,相信未來你也會有更多選擇。

我是 @Lemon在職場 !每天和你在一起,為你的職場充電續航,喜歡請關注我。


職無不言的一顆檸檬


最近有位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小夥來找我諮詢。他的學歷是全日制本科,專業是生物工程,但因為本專業難找工作,所以畢業後去了一家保險公司做客戶營銷。

工作幾個月下來,雖然業務是逐漸上手,但他內心依然感受挺失落。

部門裡許多老員工都沒有念過大學,業績卻做得非常出色;而像他這樣的大學畢業生,卻還得跟在他們後面做“小跟班”。

小夥感慨說:“我讀了十幾年的書,目前卻做著一天不讀書都可以幹得好的工作,我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

雖然我沒有做過保險,但過去的客戶裡頭有好幾位是保險行業的資深人士,對小夥說的情況,也能感同身受。

但是我對於他的觀點,卻持有不同的看法。

一、當下許多崗位的招聘門檻越來越高

小夥認為保險公司的老業務員們沒上過大學,業績也可以做得很好。似乎從他的觀察來看,做好這件工作,不讀書都可以辦得到。

但是我想他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如今許多“不用讀書就可以幹得好”的崗位,招聘門檻是越來越高了。

他周圍老員工學歷低,那也是人家進入這家公司早,並且有了豐富的業務經驗,才立足在這家公司。

假如你問保險公司現在的招聘官,他們是願意去招聘一位沒有上過大學的中專生還是大學畢業生呢?

這裡沒有對中專生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只不過呈現出目前整個人力資源市場上的招聘趨勢。高學歷門檻,這是你沒法否認的一個事實。

比如以前許多人看不上的街道辦事員,如今都要招聘985碩士畢業生了!

而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許多大公司也最起碼也需要大專畢業生。

小夥若不考慮這個時代的現實要求,單純考慮工作內容,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二、讀書帶給我們的並不只有知識

小夥認為做保險銷售可以不用讀書,也許某些角度上的確說得通。

首先,他自己的專業是學生物工程,這和做保險的知識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其次,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新人進去後,幾個月培訓就可以快速讓你上手,至於做銷售崗位,膽子大,能有辦法營銷客戶就行。

但是讀書真的對我們做這樣的工作一點幫忙都沒有嗎?

我是不這麼認為的。

以我自己的經歷而言,當年我和那位小夥一樣,我也是學理工科畢業,然後一畢業就從事了人力資源的職業。

當時有些人也質疑,你讀了那麼多年書,怎麼就從事了一個完全不相干的工作呢?這樣不是百讀書了嗎?

然而工作十多年以後,再去覆盤、思考這個問題,實際上我覺得讀書真的挺有用。

第一、讀書教會我們的是一種學習的方式,踏入社會後,我們即使幹本專業的工作,知識也在不斷迭代,你大學或研究生學習的那些知識,很快就落後了,如果沒有持續的學習,是難以維繫自己職場競爭力的。

第二、讀書培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豐富了一個人的視野。雖然專業和職業不對口,但是職場上為人處世的一些思維方式是相通的。

比如我學的理工科就培養了我邏輯化的思維方式,這給我今後那麼多年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又或者說,這是一個人職業發展的根基。根基打好了,後面的高樓都可以慢慢搭建。

所謂的專業對口,只不過你比別人更有知識層面的優勢而已。

三、有些工作不讀書也能幹好,但卻未必走得遠

誠如小夥所言,銷售這樣的工作確實不需要讀書都可以去幹,還能幹出一些業績來。

但在21世紀的今天,各行各業需要創新和知識,你可以不讀書幹到80分,但若你的對手都是90分,又如何去和他們競爭呢?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會發現許多沒怎麼讀書的民企老闆白手起家後,總想要再去進行學歷深造的原因。

雖然他們把企業辦起來了,也有了一定的規模。但若你的競爭對手知識比你更豐富、思維格局也遠遠超過你,難道就沒有危機感嗎?

所以那位來諮詢的小夥也許他看到了當下的一種現狀反差,卻沒有帶著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

不讀書發展得好的人,的確存在,但是從整個職場普遍性的規律來說,一定是讀書得好,發展得就越來。

我們千萬不要因為身邊幾個特殊例子,就盲目否定了讀書的重要性。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作者:丁路遙知事,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生涯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高級培訓講師。碼字不容易,如果喜歡我的文字,請幫忙點個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