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評論家,豆瓣該何去何從!

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更容易被有心人煽動,從疫情期間各種疫情謠言傳播、網暴案例可看出,互聯網開闢了人人都是評論家的時代,這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考驗。

從離我們最近的娛樂圈影視音作品來看,近期熱播的《我是餘歡水》、流量明星肖戰新上線的紅歌《紅梅贊》均因非劇音本身原因被打了非常多的一星惡評。

人人都是評論家,豆瓣該何去何從!


人人都是評論家,豆瓣該何去何從!

用不講理甚至辱罵的態度與口吻打分,至此已經成為一種網絡流行的評價方式,這種方式至今仍在流行,給整個評價體系帶來了不小的傷害,其中豆瓣首當其衝。

因為不喜歡某位主創而打1星,因為某位主創是自己“愛豆”的“競爭對手”而給對方出演的作品打1星,因為某位明星遭遇負面新聞而去給他過去的作品打1星……屢見不鮮。

“打1星”已經成為了眾多網友掌握在手裡攻擊別人的武器,但脫離了理性與客觀的1星評價,並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感性的、負氣的1星,不是真正的批評,沒有論點與論據的支撐,同樣也不會有說服力。

豆瓣該如何優化升級自己的評分機制,以至於在黑粉大戰中保持評分的專業性、權威性呢?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