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書法不應成為一種規範

二王書法不應成為一種規範

王文超

東晉出現二王書法以來,中國書法的面貌就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二王書法在歷史上的影響之大,可能超過了歷史上所有書法家。但以此就說二王書法就應該成為一種書法規範,那就有些偏頗了。實事求是的說,二王書法也一直沒有成為書法界的一種規範。

首先:書法是一種藝術,藝術是多樣的,不應該有統一的規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才是藝術應有的狀態。這種狀態才會使書法不斷推陳出新。若出現一種統一的規範,大家寫的字都如一個模子印出來一般,那書法就僵化了,書法也就死了。在東晉時代,二王也沒有讓自己的書法成為規範的意思。王獻之對其父王羲之的書法是頗有微詞的,他的認識也在當時書法界引起巨大反響。正是小王的大膽否定,才有了小王的脫穎而出。

二王書法不應成為一種規範


其次,二王書法一直沒有形成一種統一的書法規範。二王之後,雖然有多位書法家為其書法叫好、追捧,甚至有唐太宗的大力提倡,但二王書法也一直沒有朝廷的明文規定作為規範,也沒有成為約定俗成的規範。正因此,唐代才能在二王書法的藩籬中突圍,湧現出各具特色的書法大家。本身是一個書法面貌多樣的時代。

第三,書法是一個不斷否定前人、求變求新的過程。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像人們穿衣一樣,從布料、款式到顏色搭配,各個時代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面貌。沒有那一種樣式能千古不衰。規範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們總是在突破前人的範式,誰都無法左右這種趨勢。

當然,書法有自己的規範,不是毫無章法的江湖亂道。這種規範是一代代書法家共同創造並約定成俗的。二王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但絕不是二王的。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二王書法不應成為一種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