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之一,是“你要加油”

前言: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你有沒有許願,希望他一生都不要碰到翻不過去的坎?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挫折一定會來。當挫折來的時候,我們怎麼說,怎麼做,才能讓他面對挫折,勇敢地跨越挫折,在挫折中成長?

本篇文章來自於心理學家田宏傑的一次演講,在演講中,她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力”的3大步驟,十分有啟發性,推薦。”本文轉載自當代教育家傳媒(ddjyjcm)。

01

孩子遇到挫折時,你怎麼說?

我們家閨女第一次跟我抱怨,是在一年級。

老師佈置了一個任務,讓她背英語課文,共八句話。對於沒有學過英文的孩子來說,太難了!她回來跟著音頻聽了35分鐘,沒跟下來,我問她,她說:“媽媽,英語太難了,我學不會。”

我當時沒在意,特別輕巧地說了一句話:“沒關係,今天才週五,還有周六週日,一定能背下來。”我說完之後,孩子一下子火了,她說:“我永遠背不下來,我討厭英文,我再也不想學,我不要去學校了。”

各位,當孩子說這東西不好的時候,你怎麼說?

可不可以說:“不學不行,英文必須要學會,你哭有用嗎?”

不行。因為她學不會,本身就很難過。如果每次學不會的難過,再跟你罵她的痛苦聯結,長此以往,學英文就不是“學不會難過”,而是“面對英語就不想學”。

那我看到她難過,能不能立刻安慰她,說:“孩子沒事,你們老師太過分了,你剛剛學。你背不下來,我也背不下來了,沒事兒,你在媽媽心目當中是最棒的。”

行不行?也不行。

她在家裡聽到安慰,好像心裡很舒服,但是她到學校看到別的孩子都背下來,自己卻背不下來,她會是什麼感覺?你會發現,她建立起來的自信是虛假的,不是真的。

其實當她對我發火的時候,我立刻就明白剛才做錯了。錯在哪兒?心理學有一個詞是“同頻共振”

。兩個人在同一個頻率上,你說的話她才能聽進去;當兩個人不在一個頻率上,你說的話她怎麼能聽得進去。

我一下子緊張起來,對孩子說:“媽媽剛才注意到,你特別認真地跟著讀,可是你讀了半小時也跟不下來。”當你理解她的時候,她一下子哭了,說:“媽媽太難了,我真的不會。”哭了10分鐘。

我說:“你平靜一會兒,媽媽做飯完過來看你。”20分鐘我做飯回來,孩子走過來跟我說一句話:“媽媽你要幫我,你要幫我把英語追上來。”

神奇不神奇?剛才哭著說討厭英語、討厭上學的人,這一刻說的話是媽媽你要幫我把英語追上來。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冰山理論。我們整個人就像冰山一樣,冰山浮在上面的部分是行為與情緒,冰山以下是我們的心理需求。e

孩子在行為上說“我討厭英語,我不要學英語”,實際上是在說“學不會英文真的讓我很沮喪”。如果我們盲目把沮喪感拿走,你會讓孩子覺得無能。這時候一定要看冰山下面有什麼。

我說:“孩子,英語很難,但是你要學會它,對嗎?”孩子說:“對,我要學會。”那接下來我說:“我們看看怎麼能夠學會。”你會發現,沮喪感背後的力量很強大,它可以讓孩子完成40分鐘的聽寫讀,期中考試還可以考到100分。

跟大家分享這句話:與沮喪一起被壓抑的還有無能感和力量感,我們只有幫他跨越挫折,他才能夠獲得力量。

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到另外一個名詞:心理免疫力。我碰到這個困難,解決了它,下次再碰到相似的困難,我就有信心解決掉它。翻越困難,孩子才會真正有信心。

所以,當孩子回來跟你說我不要做、我很沮喪的時候,我們別急於寬慰他,我們幫孩子看看他想要什麼,如何能夠幫他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