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鼓浪嶼,

稱為“萬國建築博覽館”、“琴島”。

島上優美的環境、獨特的建築、濃厚的文化氛圍,每年持續吸引著數百萬遊客。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卦樓的紅色穹頂十分亮眼

另一方面,它又因過度商業化、基礎設施缺失、早期居民流失、環境惡化等問題,飽受詬病。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鼓浪嶼上的遊客


今天的鼓浪嶼,還值得一去嗎?

01

浪與巖

鼓浪嶼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廈門島的西南側。它與廈門本島隔海相望,最近處僅相距500米。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它是一塊1億多年前形成的花崗岩,原本形成於地下深處,後來經過幾次地殼升降、海水進退,海水最終將它與陸地分隔,從此它開始接受海的洗禮。

島上岬角和海灣交錯,海浪與岩石角力,海蝕柱、海蝕崖、海蝕洞穴、海蝕平臺等地貌遍佈島岸。漲潮時,浪擊石洞,聲若擊鼓,故而得名“鼓浪嶼”。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島嶼的表面經過風吹雨打,已經沒有了大的起伏,只剩下幾塊較大的巖體還孤獨聳立,在海風、雨水和波浪的打磨下,變得通體渾圓,海拔不到100米。

日光巖,鼓浪嶼的制高點,海拔92.7米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日光巖

這座小島是名副其實的“彈丸之地”,面積不到2平方千米,岸線不過7千多米。在中國東南沿海的一眾島嶼中,毫不起眼。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菽莊花園


宋末元初,一些出海遇上風浪的漁民,和無家可歸的窮苦人來此,逐漸形成了島上最早的村落。

到了明清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印度、朝鮮、日本乃至歐洲諸國的貿易繁忙,廈門港崛起,處在出海口位置上的鼓浪嶼,也變得熱鬧起來。

來自大陸的幾個家族,在島上建起較大的聚落。他們帶來了傳統的閩南民居——紅磚大厝(cuò)。

位於

巖仔腳的四落大厝,是鼓浪嶼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閩南紅磚建築群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但由於資源匱乏,加上明清兩代的海禁,鼓浪嶼一直髮展遲緩。只有不息的浪濤,一直拍打著岩石。

02

轉變,發生在炮火聲中。

1840年,鴉片戰爭撞開了中國的大門,廈門作為通商口岸之一被迫開放,各國官員、傳教士、商人紛至沓來。

偏安一隅的鼓浪嶼,進入了他們的視野。這裡和中國人聚居的廈門本島僅一水相隔,若即若離。平坦開闊的岩石和不息的風浪,則創造了絕佳的居住環境。

官員 帶來統治。鼓浪嶼上先後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來此建起領事館。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1903年,多國參與的鼓浪嶼工部局成立,全權管理島內事務,鼓浪嶼正式淪為公共租界

傳教士 帶來宗教。他們建起各式教堂,紅磚牆體、方形立柱、大三角屋頂的三一堂,一度成為中國教堂之最。

傳教士們還設立診所,帶來了現代醫療體系。1898年建立的鼓浪嶼救世醫院,便是廈門第一所正規西式醫院。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教會開辦學校,為鼓浪嶼引進了西式教育。19世紀末的二十幾年裡,這裡誕生了廈門第一所新式小學第一所女子學校第一所幼稚園,成為閩南近現代教育的重地。

商人 ,則帶來貿易的碾壓。在西方工業產品的衝擊下,中國傳統的手工業製品不堪一擊,鼓浪嶼成為了貿易的前線。領事館裡的外交官,兼管著貿易,有的甚至是洋行的股東。

而中國唯一能夠大量輸出的,是廉價的勞動力。鼓浪嶼、廈門,乃至整個閩粵沿海的底層民眾,下南洋求生,組成了一股移民大潮。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就在中國人背井離鄉之時,鼓浪嶼上的各國僑民,正構築著美好的家園。

他們鋪設道路、安裝路燈、打井取水,建立體育場等文化娛樂設施。

鼓浪嶼道路皆順山勢而建,蜿蜒曲折,儘可能減少對自然景觀的破壞,圖中建築為船屋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而接下來的一群人,將帶領小島走上巔峰。

華僑

這群人便是曾經下南洋的華僑

經過幾十年的海外闖蕩,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積累起巨量的財富。

渴望衣錦還鄉的他們,被鼓浪嶼宜居的環境和相對穩定的社會狀態所吸引,紛紛來此定居。鼓浪嶼迎來了人口的劇增。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緊隨而來的,是華人富商掀起的一場建房熱潮。

從臺灣遷居鼓浪嶼的華商領袖林爾嘉(字菽莊),以補山藏海之理念,營建了當時島上最豪華、佔地最廣的私家園林——菽莊花園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印尼糖王黃奕住,不僅斥巨資打造了佔地1萬多平方米的黃家花園,更在鼓浪嶼興修了100多座新式建築,成了當時島上最大的地產投資者。

旅菲華僑黃賜敏以4萬銀元買下金瓜樓作為私人住宅,這幢別墅極具廈門裝飾風格,大膽結合了閩南傳統建築與外廊式建築形式。

歸國的華僑不僅興辦地產,也懷著建設家鄉的宏願。

他們帶回了大量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理念,積極創辦工廠、銀行、公司,陸續接手之前由西方人創辦的各種市政。電燈、電話、自來水等公共事業在鼓浪嶼快速普及。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黃奕住收購了林爾嘉和日本人創辦的兩家電話公司,通過技術升級和人才引進,實現廈鼓及周邊地區通話,在當時屬世界領先水平。

眾多僑商共同籌建的鼓浪嶼自來水公司,今天依然作為鼓浪嶼自來水的備用水廠使用。

在越南積累了豐富房地產經營經驗的黃仲訓,來到鼓浪嶼創辦了廈門第一家地產公司——黃榮遠堂

正是黃榮遠堂和新建的黃家渡碼頭,一起帶動了龍頭路100多間商店的建設。每天清晨,人力板車就早早等候在黃家渡碼頭,將靠岸的貨物一車車送往各處。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與此同時,這些歸僑積極參與鼓浪嶼的教育、醫療和文化事業建設,創辦和扶持了近20所中小學。他們倡導廢止陋習陋規,推動諸多社會習俗風尚的改良。

鼓浪嶼上,華僑的別墅、洋人的洋樓、當地人的紅磚厝,共同將鼓浪嶼打造成一所“ 萬國建築博覽館 ”。

華人的力量越來越大,在西洋與南洋兩股力量的碰撞下,鼓浪嶼度過了它的黃金時代

03

花與琴

這種文化的碰撞,不僅體現在建築上,也體現在島上的一草一木。鼓浪嶼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陽光雨露充足,不僅為人類,也為植物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

島上有著上千種不同的植物,其中很多是西方傳教士和南洋華僑從國外引進而來。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與本土的植物和諧共處,融為一體。

最顯眼的是榕樹,上百年樹齡的大榕樹盤根錯節,甚至侵入紅磚牆體。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華僑引種的加勒比合歡、印度紫檀、麵包樹、南洋杉等樹種,以及龍眼、芒果、番石榴等熱帶果樹,為小島增添了熱帶風情。

鼓浪嶼全島綠地覆蓋率超過40%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鳳凰木、木棉、茶花、玫瑰、百合、三角梅、櫻桃、扶桑花、梔子花、蝴蝶花、蔦蘿等花木,裝點著小島的四季。

島上的文化氛圍也在被潛移默化地影響著。

西方的教會帶來音樂,經過百年的積澱,形成了鼓浪嶼的音樂傳統。

曾幾何時,島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傳來鋼琴之聲,也讓鼓浪嶼有了“琴島”的美譽。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在這種音樂傳統薰陶下,“琴島”也誕生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鋼琴家、指揮家、演奏家……

先進的教育理念讓這裡的學生多才多藝,愛好廣泛。

在近代不到百年的時間裡,鼓浪嶼培養出了各個領域的眾多傑出人才。

這其中有在鼓浪嶼出生成長,後擔任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的“中國現代體育之父”——馬約翰

正是在馬約翰的示範作用下,才有了後來膾炙人口的“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號召


鼓浪嶼免費了,還值得一去嗎?


有北京協和醫院史上,第一位任總住院醫師的婦產科醫生林巧稚;有受閩南白話字啟發,創設中國第一套拼音方案的拼音之父——盧戇(zhuàng)章;還有蜚聲國際的天文學家餘青松、園藝學家李來榮……

從鼓浪嶼走出的這些人,不論職業為何,彷彿都帶著鼓浪嶼的獨特印記。

04

尾聲

島上的人來來去去,歷史的浪潮一次次洗刷。 隨著中國旅遊業的繁榮,鼓浪嶼成了熱門旅遊景點,小島難覓往昔的嫻靜與風雅。

島上的醫院、學校、工廠逐步外遷,原來的居民也逐漸流失,只有一些老人,還在守著亟待修繕的老建築。

而新出現的網紅店、燒烤店、土特產店,正逐步佔領鼓浪嶼。

事實上,這並非鼓浪嶼一座小島的問題,而是整個中國旅遊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2017年,鼓浪嶼申遺成功並開始限流,小島的歷史文化被放在突出地位。這種文化刻在岩石上,凝固在建築中,融入在生活裡。

至今,鼓浪嶼和緊鄰的廈門島之間也並未架橋,不論市民還是遊客,都要坐上輪渡,緩緩渡過海峽。

也許,這正是去往鼓浪嶼最好的方式,它不應該是快速、高效、千篇一律的,而應是緩慢、悠閒、別具一格的。

人類歷經上萬年,才創造出今日之文明。鼓浪嶼歷經兩百年,才成為了鼓浪嶼。文化,是急不得的。

鼓浪嶼是否還值得一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我相信,當月亮升起,當人潮褪去,緩步於島上之時,一定會在某個轉角,遇見真正的鼓浪嶼。

一個迷人的鼓浪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