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基礎2019年業績預計由盈轉虧 2020年將確認南海明珠投資收益

4月22日晚間,海航基礎(600515)發佈2019年度業績預告更正公告,受海航集團流動性風險等各因素影響,上市公司基於謹慎原則,提高關聯方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及增加計提聯營企業股權投資損失。

海航基礎預計,2019年實現淨利潤與2018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預計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9.5億元到-12.5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為-8.37億元到-11.37億元。在前次業績預告中,海航基礎預計淨利潤為2億元到3億元,扣非後淨利潤為2.49億元到3.49億元。

針對此次業績修正的原因,海航基礎給出兩項主要原因:一是提高關聯方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

海航基礎在2020年1月業績預告時,主要按實際損失法計提了應收款項的壞賬準備,現受海航集團流動性風險等因素影響,控股股東及關聯方的流動性風險加大,未來關聯方應收款項的收回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按預期損失法提高了對關聯方應收款項預期損失的計提比例,導致信用減值損失較前次業績預告測算增加了8.69億元。

二是增加計提聯營企業股權投資損失。海航基礎投資的聯營企業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三亞新機場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同樣受海航集團流動性風險等因素影響,導致聯營企業實際經營業績與預期出現較大偏差。因此,海航基礎對關聯方資產提高了預期損失比例,通過採用權益法核算需增加計提投資損失3.9億元。

通過歷年年報數據顯示,自2016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後,海航基礎的主營業務收入及業績此前均實現盈利,2016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1.95億元、118.16億元、116.56億元,實現淨利潤分別為9.97億元、20.65億元、18.85億元。若除去此次計提的關聯方應收款項壞賬及聯營企業股權投資損失共計22.34億元,海航基礎2019年度淨利潤約在9.84億元-12.84億元。

據接近海航基礎的人士表示,海航基礎關聯方及投資的聯營企業大部分為航空或機場類企業,以上企業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到較大影響,預計這是海航基礎2019年首次出現虧損的原因之一。海航基礎自身業務一直比較穩定,疫情結束後業績有望快速恢復,尤其是完成南海明珠項目交易將為上市公司2020年業績帶來約34億元淨利潤。

海航基礎曾於2019年12月27日晚間公告,旗下子公司擬向海南發展控股置業集團出售所持有的海南金海灣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合計100%股權,即海口南海明珠生態島項目,轉讓價款合計101.32億元。

作為海航集團旗下專注於臨空產業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的大型企業集團,海航基礎定位於基礎設施服務商,服務海島發展。

此前有券商分析指出,2020年將是海南省自貿港建設的關鍵一年,隨著海南自貿港立法的落地,海南建設將向縱深方向發展,全島基礎設施將全面升級。由此,海航基礎、海南高速、海峽股份等相關公司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海航基礎官網顯示,公司在海南有眾多產業及業務佈局,擁有海口大英山CBD、南海明珠生態島等重點項目逾百個,參控股機場12家,管理包含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北京航空基地在內的物業項目150餘個,參股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海南海航中免。

同時,海航基礎還積極推進海口美蘭臨空產業園開發,參與了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項目,將通過注入飛機維修、航空物流、航空培訓、臨空商業等產業,助力海口江東新區建設並在海口江東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