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秘密不能太大,大了不易收藏,容易暴露目標;也不能太小,太小了極易藏丟了。最好的尺寸是剛好讓別人忽略,又正好夠自己揣著偷笑。——陸蘇

盜墓是秘密,盜墓所得的寶貝也是秘密,是秘密就需要有秘密的隱藏方式。盜墓者們,為了保護這些秘密,羅列了一些他們所謂的行業潛規則。這些潛規則是屬於他們的藏寶方法與禁忌。

盜墓並非是光彩的行為,所以盜墓所得的寶貝也不能見到青天白日。盜墓者對於這些寶貝用盡了心思,一章一程都是為了保護用命和道德換來的盜寶。古墓中的寶貝都是價值連城的,所以到底怎麼才能讓這些寶貝帶給盜墓者榮華富貴之餘而不受法律的懲處呢?因為這種種思慮,盜墓者發明了屬於他們這個不光彩的行當的匿寶潛規則:"不一"。這不一的意思很簡單,也就是盜墓所得寶貝不能放在一起。但是這個中原由卻值得一品,"不一",主要是有“三不一”。

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聚寶盆化作天網,網得盜墓祖師爺

每一個行業都有祖師爺,盜墓雖說不正當,但是這祖師爺的江湖規矩也不例外。在我們生活的現當代,盜墓祖師爺這個頭銜是冠在姚玉忠名下的。這個人被盜墓江湖傳的神乎其神,雖然傳言不可輕信,但是他的確"技高人膽大"。

他在法庭上說,臺下坐著的考古學家,幾個人加起來都不如他自己一個人。他眼光如炬,找古墓的眼睛穩準狠,還會夜觀天象,雖然小學還沒有畢業,但是他酷愛讀書,經常捧著《易經》、《史記》這些古書鑽研。這些書中的知識給他的盜墓生涯很多的啟發。但是這個當代祖師爺卻不曾想過,東窗事發竟是因為自己把寶貝聚在了一起。

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姚玉忠盜墓眾多,所以家中的寶貝也越來越多,他只得把寶貝藏於家中,或者兒子家中。這寶貝放在一起自然招惹眼球,他的聚寶盆漸漸傳遍了盜墓界。盜墓界一些盜墓者先後被捕,這些被捕的人,前前後後都提到了姚玉忠。

就這樣,姚玉忠因為自家寶貝眾多,不知不覺中落網。天網恢恢,這些盜墓者們只能在這天網中自認為安全的縫隙中藏匿一兩件寶貝。這慢慢成了盜墓者們的潛規則,雖然他們自認為安全,但是他們其實也一直在這天網之中。終歸這個潛規則也只可幫助他們延緩東窗事發的時間。這也便是三不第一不,不可堆聚。

盜墓收數甚微,分寶才得夯人心

盜墓,前期準備和投入都很費心費力,一個人很難完成,所以大多都是團隊作案。團隊作案的前提是幾個人的心是連在一起的,誰也不會告發誰,誰也不會將墓底人的拉繩剪斷。

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但是從古至今,利益都是人性的敵人。盜墓得手之後,寶貝也就不幾個而已,但是每樣都是價值連城的,這些寶貝是不能一個人都拿走的。一個人獨吞,就破壞了團隊之間的互相信任,自己人告發自己人的事情屢見不鮮,這源頭都是為了錢,也就是盜寶。

向來人心最難得,這潛規則中的第二個"不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夯實團隊的一心。被自己人告發是最可以避免的手段,但是在利益面前也變得有些難度。現在發現的很多古墓中,都有許多新屍,據研究,這些屍體大多都是因為團隊作案的時候,一些拿到寶貝的人爬上地後,起了歹心,把上爬的繩子割斷,也就斷了合夥人的性命。足可見人性的黑暗。

所以盜墓上來的寶貝,平分才是硬道理。團隊心理平衡,才是這個團隊從盜墓意義上取得的最大的成功。這也便是三不第二不,不可獨吞。

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好物件名聲鵲起,盜墓者地利求生

每一個領域在每一個地域,都有鳳毛麟角、鶴立雞群的代表。這些鳳毛麟角受大眾的吹捧,在光芒之中散發光芒。古董行就更是了。古董從理論上說,數量有限,現在被公之於眾的古董越來越多,這些古墓裡的寶貝,就更加的耀眼了。古董屆懂行的人多,除了專業的,還有業餘的。一個寶貝從出土時間研究到生產年代還有生產地域。

可想而知,一個古墓裡的古董都是有相似的出身。假如在一個地域,突然出現了一批出身相似的寶貝,那所有人一定會懷疑的。所以,古墓中的寶貝得手後,也不可以在同一地域倒賣。

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盜墓者們心思縝密,想到了許多善後的好辦法,也都是為了求一絲尚存。看著這方法聰明的很,其實不然。總有些盜墓者自作聰明的把這些墓寶倒賣到國外,其實這樣的行為足以成為中國的千古罪人。賣掉的不是文物,而是中國厚重的歷史。得到的也並非是家財萬貫,而是遺臭萬年。暫時的安全與享樂背後,有著不應該被出賣的厚重。這也便是三不第三不,不可同地。

刀尖上的行走,盜墓完的善後

盜墓得手後的善後工作,應該比刀尖上行走還讓人心驚膽戰。這潛規則其實就是善後潛規則,也是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盜墓的善後工作要比盜墓的前期準備工作更加的艱難。盜墓者也是要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盜墓團隊就算前期準備工作完美,後期善後工作完善也還是一樣會被千夫所指的。原因是他們最開始就是錯誤的。

盜墓的寶貝,不可放在一起,要人均,地均。讓盜墓者絞盡腦汁的除了古墓址以外,就是這善後的安全之策。

安全之策也就是這個"不一"潛規則。古墓,是文化瑰寶。盜墓的確是有歷史的,傳聞項羽盜了秦始皇的墓,曹操也設立了摸金校尉的職位。

盜墓者匿寶潛規則:絕不放在一起,這是為啥?知道後都說太狡猾了

雖說盜墓這個行為是流傳的,但我們向來提倡取之精華棄其糟粕,古時的盜墓原因有很多,社會的不安定,人們的思想未文明。但是現在古墓對我們來說價值很大,它們可以幫助我們發現歷史、還原歷史、保護歷史。

考古學家,從古墓中最精美的器物裡嘔心瀝血提取歷史遺留的痕跡。盜墓者們的目光,也是放在這些最精美的器物上,只是因為它們能賣個好價錢。二者區別呈現的立竿見影。盜墓者的口訣,潛規則,工具,不管是多麼的嚴禁和精密,都是販賣了文化和歷史。保護歷史和還原歷史是每一代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對其心存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