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河南大學再獲大獎: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恭喜!河南大學再獲大獎: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河南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由“中原學者”張治軍教授主持的“高性能節能抗磨納米潤滑油脂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高性能節能抗磨納米潤滑油脂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是河南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聯合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青島康普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共同完成的項目。該項目針對高端、重載裝備高可靠長壽命運行的技術需求,在國際上創造性地將納米微粒作為潤滑油脂添加劑應用於機械潤滑領域,開闢了潤滑研究的新方向。經過20餘年系統研究,發明了系列納米潤滑抗磨損材料及其為核心組分的潤滑油脂,建成了年產萬噸級生產線。攻克了機械裝備磨損自修復及從低負荷到高負荷連續潤滑的技術難題,突破了傳統潤滑油脂的性能極限。產品應用於風力發電、軌道交通、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高端裝備,以及鋼鐵、建材、電力等行業的重載機械設備,具有顯著的節能減減排效果,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了國產化替代,解決了“高端潤滑材料”卡脖子難題。5家代表性技術應用企業近3年新增銷售額10.87億元,新增利潤3.44億元。

張治軍教授團隊及其所在的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多年來堅持以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究納米材料宏量製備及應用中的基礎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發展高性能、多功能納米材料的規模化製備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經過多年不斷建設和發展,已建成了納米材料小試試驗(單釜30~50L)—中試試驗(單釜500~2000L)—工程技術驗證試驗(單釜10000~16000L)的完整工程技術開發試驗平臺,培養了一支從事工藝及設備設計開發、納米材料設計製備及應用的研究開發團隊,構建了“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業化”集成創新體系。已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餘件,其中30餘項專利技術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專利技術轉化率大於50%。先後完成了納米潤滑抗磨損材料、高性能納米二氧化硅及納米銻摻雜氧化錫等15項產品的轉化,孵化及技術轉讓企業8家,獲得技術轉讓、技術委託開發費3000餘萬元,產生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2015年獲批建設“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017年牽頭組建了“河南省納米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8年被認定為首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及“河南省納米雜化材料專業化眾創空間”。具備了從實驗室基礎研究到小試試驗、中試試驗、工程技術驗證及產業化應用的集成創新能力。

這些成果的取得,是學校各級領導的支持和發揚“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大學精神的結果,必將進一步激勵全校上下為實現建設具有自身特色高水平“雙一流”大學宏偉目標砥礪前行,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再譜新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