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2020年工作安排

1 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

●決戰完勝脫貧攻堅戰。紮實推進脫貧攻堅“1916”年度行動計劃和“1+N”工作舉措,精準推進“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堅決完成剩餘2560戶5482人的脫貧任務。不斷深化“合作社+”造林模式,持續推進“三個100萬畝生態工程”;深化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力爭年內培訓1.25萬人、就業1萬人;實施好“光伏+”項目運維工作,光伏收益80%用於貧困戶增收。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增加貧困群眾經營性收入。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產業就業配套“3+1”行動,推進扶貧車間、農業產業園區、合作組織和農業託管組織“三個全覆蓋”,多渠道開發護林員、護路員、巡河員等公益崗位,組織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紮實抓好問題整改,依託“一碼清”管理平臺建立整改臺賬,確保6月底前所有問題整改到位。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貧困村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全面補齊短板弱項。

●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打好藍天保衛戰,統籌轉型、治企、減煤、控車、降塵“五管齊下”,以呂梁市區及周邊、平川四縣為主戰場,全力攻堅大氣環境質量突出問題。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推進飲用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汙水、農村排水“五水同治”,全力保護修復磁窯河、文峪河、嵐河等汾河流域生態。打好淨土保衛戰,以文水縣砂坑生態修復治理為重點,有序實施重點地塊治理與修復工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嚴格劃定落實“三區三線”“三線一單”和主體功能區,完成市縣兩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開展全民綠色行動,讓綠色消費、綠色出行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全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加強債務風險防控,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積極防控信用風險,持續加強網絡經濟風險防控和金融秩序整頓,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2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實施千億產業培育工程

●加快發展現代綠色煤化工產業。推動孝義、交城、汾陽等煤化工產業園區淘汰落後產能,向山上有環境容量和發展空間的離柳集中區等轉移集聚。

●大力發展鋁鎂新材料產業。以局域電網為支撐,以“鋁水不落地、建設標準廠房”模式, 大力開展定點招商,引進一批鋁鎂銅新材料加工項目,加快建設呂梁鋁鎂新材料產業園區。

●大力推動酒與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汾酒、竹葉青、杏花村三大品牌。加快建設20萬噸杏花村核心區基酒基地、中國汾酒城20萬噸儲酒基地、100萬畝“一把抓”紅高粱優質釀酒原料基地。啟動杏花古村“1+N”項目。舉辦好第四屆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支持中國汾酒城建設集白酒生產、酒莊藏酒貯酒、文化演藝、休閒觀光為一體的酒文化創意旅遊區。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數谷呂梁。建設呂梁農數科技“五庫兩平臺”、廠礦企業綜合信息採集平臺、智能大數據產業研究院“空間地理信息平臺”。建成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動30萬千瓦平價光伏項目投產、30萬千瓦風電項目併網。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炭黑、超高模量碳纖維原料、特種納米碳酸鈣、複合鈦白粉等新材料。

●加快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圍繞做強黃河旅遊板塊,全面完成黃河一號旅遊公路主線一期201公里、支線95公里項目,開工建設主線二期95公里項目。保護開發磧口古鎮、北武當山等重點景區;創建鄉村旅遊示範村40個、黃河人家30個。舉辦呂梁“黃河人家”鄉村旅遊季、首屆呂梁文化旅遊產業節、第二屆呂梁文學季等一批旅遊文化活動。支持交城、嵐縣、方山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深化國家5A級景區創建活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市區步行街、汾陽賈街為重點,改造提升一批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區域性大型商貿物流園區。

●改造提升鋼鐵、機械製造業。支持中鋼公司開展技術改造,建設新型礦山支護裝備、材料生產基地。推動文水鑄造園區儘快復產,提升文水光華、嵐縣三鑫等機械製造業配套加工能力。

3 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大會戰 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實施一批重大產業轉型項目。圍繞現代綠色煤化工向高端化方向發展,加快建設孝義金巖25萬噸LNG、80萬噸合成氨、140萬噸綠色氫能源等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開工建設孝義晉茂30萬噸環己酮等項目,建成投產交城華鑫180萬噸7.65米頂裝等項目。圍繞煤電鋁鎂材一體化發展,建成投產中潤15萬噸合金棒項目,開工建設中德工業園5萬噸輕量化鋁鎂部件和江蘇電纜城30萬噸銅杆、20萬噸鋁線材等鋁鎂銅新材料加工項目。圍繞酒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杏花村酒文旅融合發展等29個總投資80億元的酒類製造、包裝、文化旅遊等上下游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汾酒集團綜合活動中心和銷售中心、新晉商國際酒莊、杏花村文旅小鎮、華鑫酒莊2萬噸保健酒及美麗酒莊等酒文旅項目,建成汾酒集團2萬噸智能化生產、牛欄山二鍋頭文水白酒基地項目。圍繞打造黃河旅遊板塊,實施蒼兒會生態文化旅遊區、柳林明清街區保護開發等45個總投資158億元的生態文化旅遊開發項目。圍繞培育新動能,推進中西部數據中心等5個總投資23億元的大數據產業項目,晉西北建築產業園等16個總投資152億元的新興產業項目。抓好三一重工與華僑城合作投資的柳林固廢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

●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五縱九橫交通路網,實施總投資610億元的4條高速、6條國省道改線項目,開工建設離隰高速、汾石高速、大武互通立交項目,完成國道307線等10條總長279公里路面改造提升工程,建設1800公里“四好農村路”。加快完善鐵路網,開展太原-呂梁-綏德高鐵項目設計等前期工作。加快臨縣車趕等8個集運站建設。用足用好“公轉鐵”優惠政策,新增600萬噸鐵路貨運量。加快建設岸港網,建成呂梁機場通用機坪項目。加快建設5G基礎網絡,建成1200個5G基站。

●實施一批社會民生事業項目。重點推進汾河流域生態修復、呂梁一中等280個總投資635億元的社會民生項目。

4 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不斷激發高質量轉型發展動力活力

●紮實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加快煤炭“減優綠”步伐,年內退出焦化產能368萬噸、煤炭產能270萬噸,釋放產能570萬噸;開展煤礦智能化改造、綠色開採技術試點示範。大力推動煤成氣增儲上產,實施中聯煤層氣臨興區塊等6個總投資111億元的勘探開發項目,爭取年內煤成氣產量達到18億立方。深化電力市場化交易改革,爭取全年交易電量60億千瓦時。

●推動開發區提質升級。編制完成各開發區總規、控制性詳規。加快呂梁、交口、嵐縣開發區和方山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三制”改革。實施100個產業轉型項目,收儲1萬畝土地,建設8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起步區年底前全部完成“九通一平”。

●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鋪開市縣國資國企改革。全面推進競爭性國企混改,穩妥推進公益性國企混改,設立文旅、交投、水務等新的市場主體。依法依規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試點;做好國有資本“進退流轉保”文章,確保國資保值增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通過金融支持、稅收減免、緩繳社會保險費等,助力中小微企業保經營穩發展。支持金融機構以優惠利率發放“三農”、小微企業貸款,引導金融機構減免中小微企業貸款利息,市級應急週轉資金、擔保資金、產業基金優先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微企業,週轉資金佔用費、擔保資金擔保費在現有基礎上減免50%。繼續實施民營企業家“三個一”素質提升工程。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依法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等改革。繼續抓好農業生產託管整市推進工作,力爭年內突破百萬畝託管服務規模。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技員、農經員、農機員“三支隊伍”改革,建立科研機構、農業龍頭企業為主導的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10月底前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面鋪開“三變”改革,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積極推動行政村合併工作,年內減少864個行政村。

5 實施創新驅動開放發展戰略 培育壯大新動能

●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對轉型發展科技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小微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55家。高標準建設一批省級、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大力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突出抓好規上企業創新全覆蓋,統籌推進中試基地、重點實驗室為載體的“雙創”體系建設。鼓勵中鋼等企業聯合清華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設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加大與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合作,加快建設國際能源科技成果轉化和國際人才共享(呂梁)分中心。發揮好聘請的121名院士專家和柳林能源與環境工作站等7個院士工作站作用。

●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繼續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積極引導呂梁籍在外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全面做好博士研究生、“雙一流”高校碩士研究生等優秀高校畢業生招引工作,引進留住用好人才。進一步建強疾病控制科研隊伍,全面提升我市防疫科研能力和水平。

●大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加“千企百展”計劃,進一步鞏固各縣市區外貿“破零”成果;擴大利用外資規模,8個省級開發區利用外資全部“破零”。加快融入京津冀聯動發展,在清潔能源供應、生態環保聯防聯治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差異化承接長三角、粵港澳等發達地區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

●著力提高招商引資精準度。圍繞鋁鎂新材料、酒旅融合、現代綠色煤化工等重點產業,建立招商引資項目庫,實施精準招商。創新招商方式,舉辦第四屆“數谷呂梁”推介會、煤焦產業論壇等活動,開展會展招商;用好呂梁綠色發展基金,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金設立專業領域類子基金,實行基金招商;設立招商專員,精準開展點對點招商、專業化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

6 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全力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開展中心城市建設行動。實施中心區域提質、居住環境改善、新區建設攻堅、中心城市拓展、產業發展支撐、城市精細管理六大工程。以提升城市交通能力為重點,推進市區到柳林、方山、中陽3條快速路建設,開工建設新區盛地大道、新區到主城區快速路等項目,建成學院路、新區兩條經路和10條緯路,開工建設馬茂莊大橋和道路拓寬改造等項目,改造提升中心城區33條小街小巷、打通11條“斷頭路”,大幅提升市區道路通行能力。以完善城市功能為重點,年內完工圖書館、火車站候車大廳等項目,開工建設城南傳統工業主題公園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三校”“四館”“五中心”“兩總部”以及新區碧桂園商住綜合體等項目。以改善城市風貌為重點,開展城郊結合部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市區和各縣市城區全面鋪開“兩下兩進兩拆”整治,集中規範門頭牌匾、改造坡屋樓頂、整飾建築立面,大力提升城市顏值。以優化城市生態空間為重點,啟動市區19塊小廣場小遊園綠地和停車場項目建設,完成主城區雨汙分流管網1+N、新區湖面生態治理二期等工程,實施鳳山公園西側綠化提升等工程,打造東川河8公里城市藍道。加快建立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市區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建成呂梁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

●開展縣城品質提升行動。突出補短板、塑風貌、提品質三大重點,實施老舊街巷疏通、老舊片區改造、清潔取暖、汙水垃圾治理等十二項專項行動。統籌推動供熱、供氣、教育、醫療等軟硬件提升,大幅提高城鎮化水平。支持平川四縣市加快融入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開行公交化運營的客運班線,推進汾河濱河西路文水段、交城至太原濱河西路連接線等項目,建設組團城市半小時通勤交通網絡。推動山上九縣區發揮對接陝蒙兩省區的橋頭堡作用,依託太中銀鐵路、瓦日鐵路和青銀高速大通道,建設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7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圍繞打造釀品、乾果飲品、肉製品等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上馬交口韋禾200萬棒食用菌基地、百世食安“呂糧山豬”10萬頭養殖基地等總投資60億元的30個重點項目,建設以汾陽乾果交易中心和文水活畜交易中心為主的市場體系,全力支持棗芽茶、沙棘葉茶打開國內外市場,努力打造“呂梁乾果”“呂梁飲品”等區域公用品牌。圍繞建設“一鄉一特一園區、一村一品一基地”,支持交口食用菌和文水肉牛加工、嵐縣馬鈴薯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面推進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覆蓋1000個基地村的“百園千村工程”。引導生豬產業向山上養殖集中區轉移,引導生豬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集聚,推動100個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做優文水牧標肉牛、興縣山花爛漫、中陽厚通等龍頭企業,培育10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引進10戶全國一流加工企業,培育100戶市級骨幹龍頭企業。推進農業品牌化標準化發展,力爭標準化生產面積突破300萬畝、高標準農田突破110萬畝。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推動臨縣、興縣、石樓等6個示範縣升級提升。繼續開展特色農產品巡展推介活動,持續辦好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不斷擴大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

●實施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行動。全面鋪開農村環境整治,深化“三清一改”,地毯式清理亂搭亂建房子、亂堆亂放雜物、亂倒亂扔垃圾等問題,拆除鄉村、公路沿線所有圍擋,就地取材,拆牆透綠,拆違增綠,恢復農村自然生態。大力開展“文明村鎮”“衛生家庭”評選創建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移風易俗,轉變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質。加快建設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置率達90%以上;建成交城、方山等6個縣33個村生活汙水治理工程,汙水收集率達到70%以上;改造2萬座農村戶廁,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45%,努力改善農村生活條件。

8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著力補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短板。進一步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持續深化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加大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持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有效提升出生人口素質。

●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45所普惠性幼兒園。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行動計劃,建設55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城區合理佈局一批中小學校。實施高中教育優質特色行動計劃,推動普通高中全部達標。實施職業教育優化融合行動計劃,有效整合市教育學院、會校、經管校、農校等市直中職教育資源。實施特殊群體控輟保學行動計劃。持續深化教育改革,打造一流名校。

●多措並舉抓好就業增收。新增城鎮就業3.8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55萬人。舉辦首屆職業技能大賽,開展呂梁山技師、呂梁山工匠、呂梁山的哥等培訓。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統籌推進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全面落實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公職人員工資和離退休人員待遇等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全市社會保險參保率達97%以上。積極推行縣級醫療集團總額預算打包付費、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嚴格落實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各項政策,建立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機制。

●全面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實施文明守望工程、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和鄉村文化記憶工程。啟動創作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獻禮作品民族舞劇《劉胡蘭》,打造臨縣道情戲《大河古鎮》等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免費送戲下鄉1045場,建設54個社會足球場。

●毫不鬆懈抓好安全穩定工作。持續開展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森林防火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紮實開展“三零”創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持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一步延伸拓展“雪亮工程”。重視國防教育和兵役工作,積極申報全國雙擁模範城。支持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工作。加強統計、氣象、抗震設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檔案方誌等工作。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