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民
一半是工作、一半是愛好,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我也曾把筆尖對準一線先進模範人物,其中印象最深、感觸最大的是胡俊玲、王長江、王鐵良。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三位英模榮光不減風範依然,艱苦創業、實幹為民、創新進取的拼搏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來人。
織女星胡俊玲
胡俊玲是蒲城人,一參加工作就來到大荔,從年輕女娃幹到年近半百,大荔成了她的第二故鄉。採訪胡俊玲那年她27歲,卻已是有著11年工齡的織布檔車工,所在企業叫玻纖棉紗公司,大荔人清楚它的老底子是二輕系統的染織廠,一個屢經改制、越改越亂直至破落的時代棄兒。
布機車間織布檔車工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打結。在學徒培訓期間,胡俊玲以能吃苦出名,樸實的農村娃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一天又ー天地苦練此功。千萬次機械地重複、簡單地循環,天長日久,纖柔的紗線竟象帶刺的鋼絲,無情地在俊俏的小姑娘手指上劃出一道道血口子,線一搭上就鑽心地疼,清瘦但是倔強的她默默地承受著,為了提高打結速度和質量,別人已下班休息多時了,而俊玲還在機聲轟鳴、震耳欲聾的車間裡勤字苦練。打慢車時,她細心看教練的一招一式,認真聽教練的講解,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很快成為學徒中的佼佼者。剛上崗時每分鐘最多能打10個結的她,經過孜孜不倦地奮鬥,打結每分鐘達到35個,超過了部頒標準。培訓期滿後,胡俊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憑著愛廠如家、主人翁的精神狀態,連續十一年出勤率都是100%。1993年生娃後,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可以休三個月的產假,而俊玲從企業生產大局著想,提前一個月上了班。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她託人把母親接來照管孩子,自己照常堅持上班。1994年夏季,乙班一名工友的孩子被車撞傷需請假,恰逢車間人員少、任務重,車間主任和班長急得團團轉。這時,剛下班的俊玲不顧疲勞,主動提出加班頂崗。她把工作服一穿,就進車間連軸幹起來。她的愛人在外地工作,按政策規定,每年有一個月的探親假,但時常因工作需要,她都推遲或取消了假期。
胡俊玲性格內向、不善言語,但對工作卻是火一般的熱情。織布檔車工是一個髒、累、差的苦工種,處於一線又要三班運轉,而俊玲卻是在這個崗位上度過了豆蔻年華。為了多織布、織好布,她十多年如一日始終堅持按操作規程辦事,每次都是提前20至30分鐘進入工作崗位,集中精力眼看、耳聽、鼻聞、手撕,管理的機臺開臺運轉率比其他檔車工都高。車間調整產品時,不論是平紋、斜紡還是緞紋,不論組織結構如何複雜、難度怎麼高的品種都能很快適應。她早來晚歸,爭分奪秒忘我工作。十一年來,公司、車間組織開展的40多項次勞動競賽、技術比武活動,她屢次名列前茅,榮獲市、縣授於的“安全生產能手”、“八五立功競賽質量攻關能手”光榮稱號。功夫不負苦心人,胡俊玲的下機一等產品率全面超過部頒標準。僅按輕工業部頒佈的行業標準計算,她所創造的產品數量、價值提前三年跨入二十一世紀。俊玲不但自己走在前面,還注意言傳身教,帶動同班姐妹一起前進。1994年,班裡補充的新工較多,產品質量一時間上不去。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積極向班長建議,對技術較差的開小灶,幫助提高。對後進同志她不歧視,手把手地講要領、教辦法,幫助提高操作技術。在她的帶領下,全班同志努力奮鬥,在短時間內提高了產品質量,受到公司的表彰。
胡俊玲,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織女星閃耀在大荔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天空,翱翔人生精彩,永留閃光軌跡。1997年推選省級勞模,不排外的大荔人看錶現重貢獻,沒有因為外地人、沒有因為年輕娃地鼎力推她,胡俊玲成為當年全省最年輕的榮譽獲得者。
王支書的長江之歌
神州大地有一條長江,它以磅礴的氣勢書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史。同州大地也有一個長江,他帶領群眾變“爛杆村”為全省聞名的雙文明村。他,就是省級勞動模範,曾擔任安仁鎮龍門村黨支部書記二三十年的王長江。
龍門以建村於澗之口得名,而昔日卻是一個“氟骨病、鹽鹼窩、水地薄、旱地多、鹽鹼逼得人搬遷,群眾愁得發熬煎”的爛杆村。1973年王長江任支書後,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全村群眾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會戰,整整三年時間全村投入1.2萬個工日,移動土方30多萬立方米,修渠建站,排鹼淤灌,新打機井80餘眼,架設線路8千米,使全村三溝四坡4000多畝土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田,為發展經濟夯實了基礎。改革開放後,王支書大膽地提出“保糧、促棉、務瓜、集中發展果園”的發展思路,引導群眾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走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之路,1996年全村果樹面積發展到2850畝,總產值達725萬元,成為全縣有名的“兩高一優”農業示範點。為使群眾真正體驗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他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投資52萬元鋪修了2.5公里的柏油路;投資12萬元拓寬巷道,整治了村容村貌;投資18萬元開通了100門程控電話,為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投資48萬元給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結束了祖祖輩輩吃鹹水的歷史;投資5萬元使全村80%以上的戶裝了有線電視;投資120萬元修建了一幢高標準的教學樓……黨員活動室、青年之家、文體娛樂室建起了,紅白理事會、計生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成立了,經常性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成為龍門最可寶貴的“村風”“家風”實踐。
改革春風勁吹同州大地,繁榮農村經濟、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成為王長江的最大心願。這個有膽有識,不甘落後的熱血漢子毅然決然地選定了興辦企業、以工興村這條創業之路,他以集體23萬元的家底為“酵面”,滾雪球般地先後辦起了麵粉廠、油脂廠、棉絨加工廠,運輸隊等集體企業,使集體資產很快發展到780萬元,使群眾嚐到了甜頭,看到了光明,樹立了信心。經過商品經濟大潮的洗禮,王支書的眼界愈加開闊,興辦企業的勁頭也越來越大了。1988年,他經過多次考察和反覆論證,決定投資4000萬元建一個年產3500立方米的纖維板加工廠。廠子開業以後,他帶領幹部群眾冒酷暑,戰嚴寒,克服重重困難,只用十個月便建成投產。省上領導和專家讚譽“龍門人辦企業創下了深圳速度”。為把龍門建成西北地區最大的板材基地。1994年,他又帶領群眾創辦了年產5000立方米的陝西康龍裝飾板有限公司,成為西北地區集刨花板、中密度板、五合板、隔青板、桐木板系列化加工於一體的大型企業,實現了板材產品的系列化和生產現代化。在搞活、搞好八個集體企業的同時,長江鼓勵和引導群眾興辦二、三產業,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全村二、三產業很快發展到98個,為農村經濟騰飛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1996年,龍門村企業總產值達1120萬元,集體固定資產達到1880萬元。為了集體的事,王支書多什年來晝夜奔波操勞,妻子病得脫了水,八十高齡的父親長期抱病臥床,他有心而無力照看。
王長江常說:“打鐵先得自身硬,當幹部就要以身作則,給群眾帶好頭”。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龍門村富裕了,龍門村出名了,但王支書作為“領頭雁”,始終執著地唱響著動人的“長江之歌”。
太豐“鐵書記”
羌白太豐在方大圓知名,有村強民富的緣故,有風正氣旺的因素,更有“鐵”一樣黨支部書記的領導有方。王鐵良,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鐵書記”,不在於他名中有鐵字,而在於他一身正氣,為建設家鄉鐵了心,30多年來帶領群眾艱苦創業,把一個窮太豐變成了糧豐林茂、業興人和的小康村。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太豐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時當盛年的王鐵良一身虎氣,帶領支部一班人想辦法、找出路、定規劃、繪藍圖,不斷向前創。1982年,他帶領群眾在房前屋後、村周道旁、田間渠畔等宜於林木生長的地方遍植楊樹、桐樹,接著又辦起省內第一家村級林木保險公司。經過十多年努力,54條長60餘里的鬥、支、分、毛渠兩側已統一栽植楊樹8萬多棵,2000多畝農田已栽植泡桐1.7萬棵,成材的樹木達上萬棵,價值200多萬元,成為名符其實的“綠色銀行”。鐵良書記文化程度不很高,但善於學習、善於借鑑外地的先進經驗,大膽創新。1989年,他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因地制宜,興辦桐木拼板廠。於是到處奔波,終於籌集到了建廠所需的資金。深秋的一天他連續三趟趕往縣城辦事,最後一趟返回時已是凌晨3點,漆黑的夜晚暗無星際,他騎著摩托車心急如焚地高速行駛。因幾十天的過度勞累,一陣頭暈目弦,失控的摩托衝向路邊的樹溝,他被甩出十多米遠,小腿上撕開了一條長長的血口子。第二天,當他強忍劇疼出現在施工現場時,滿含熱淚的群眾“譁”地一擁而上紛紛勸他回家靜養,可說什麼他也不肯。拼板廠建成後,村裡的閒散勞力進廠當了工人,越辦越旺產值連年遞增,九十年代初固定資產已達140多萬元,產品以過硬的質量躋身於國際市場,先後出口於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為國家直接創匯逾百萬。
集體有了錢該往哪裡使?眾說紛紜。鐵良書記力主投入到生產、生活的基本建設中去。十多年來,他帶領群眾興修水利設施,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在全鄉率先完成了方田規範化建設。全村三個自然村落的25條巷道全部進行了整修並鋪成了柏油路,兩邊鎖上了磚沿臺,定距植上了綠化樹。同時還為村上接通了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牢記黨的宗旨,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村民石自強發展籠養雞時資金困難,他得知後,出面借給2000元。石金娃老人的孫子住院時沒錢用,他聽說後立即掏出身上僅有的90元,又向別人借了170元替老人交上了住院費。村民石永傑老人家裡生活困難,他讓老漢的孫女進廠當了工人,頭一天即發給200元用於安排老人的生活。方同法下肢殘疾,但有一門維修家電的好手藝,他便幫助其辦起了家電維修部,即解決了同法的困難,又方便了群眾。
王鐵良書記就是這樣,忠誠黨的事業,心繫人民群眾。當年幹部人事制度還真是活,優秀的“泥腿子”幹部多有破格,鐵良書記就是那時候兼任羌白鎮黨委副書記的,這既是黨組織的厚愛和褒獎,更是改革開放賦予先行者的驕傲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