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原創:唐封葉


引子:

說起西周王朝,很多人知道它在東方分封了周公之國魯國、太公之國齊國,在東北方分封了召公之國燕國,在北方分封了叔虞之國晉國,在中原分封了康叔之國衛國,這些國家都是周人在該方向的支柱性諸侯國。而西方,則是周人的“龍興之地”,西周時周人的豐鎬二京和聖都岐邑本就在西方,自然是王朝力量最強的地方。那審視“東、西、南、北、中”,只剩下南方,好像沒有與周人關係密切的大國在當地擔當“南天支柱”的重任。這難道是周人疏忽了南方了嗎?其實有些問題,既然天資並不算高的我們都能看到,西周初年的那些明君賢臣們,又怎麼會看不到呢?實際上在西周初年,周人在南方也封建了一個與王朝關係及其密切的大國,這個國家就是“曾國”。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正文:

提到“曾國”這個國名,比起魯、齊、晉、燕、衛來說,那知名度簡直是太小了,可能很多人會說自己壓根不知道有這個國家。其實您再想想您的中學歷史課本或音樂課本前面的彩圖,記不記得有幅圖是套大編鐘,下面文字標註為“曾侯乙編鐘”?您的歷史老師或音樂老師,可能還給您介紹過,這套編鐘,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青銅編鐘,重達2.5噸,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沒錯,這套編鐘的主人——曾侯乙,就是戰國初年的曾國國君。

不過要說起這個曾國的歷史,我們還得先從“曾隨之謎”說起。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話說傳世古籍記載,周朝的南土上有個隨國,其姓氏有的說是姜姓(炎帝之後),有的說是姬姓,位置在今天湖北隨州一帶。雖然隨國不是啥有名氣的大國,但在春秋初年,它還是個實力不容小覷的國家。

公元前706年楚國國君楚子熊通東侵隨國,想不戰而屈人之兵,於是先派使者去嚇唬隨人,讓他們來請和。楚國的大臣鬥伯比卻說:“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漢東之國隨為大。”可見,當時隨國的位置在漢水以東,而且它還是漢水以東最強大的諸侯國,有它在,使得當時在漢水以西的楚人不能把勢力擴張到漢水以東。

兩年後,自稱“我是蠻夷我怕誰”的熊通在沈鹿(今湖北鍾祥東)僭號自立為王,史稱楚武王,江漢、江淮間的諸侯大都被迫前來捧場,又只有黃國和隨國不來。惱怒之下的楚武王再次舉兵攻打隨國,隨國雖然戰敗簽訂了城下之盟,但因其勢力較強,楚國也沒能滅其國。隨國在楚國逐漸強盛的時候還敢屢次抗拒它,確實不愧“漢東大國”的稱號。

又過了六十多年,楚成王三十二年的時候(前640年),不服楚的隨國再次率領漢東諸國叛楚,結果被楚國令尹子文率領的楚軍打得大敗,敗得很慘。這次之後隨國才徹底歇了菜,被楚國打服併成了它的附屬國。春秋之後,隨國逐漸在古籍中消失,應該不知在何時被楚國所滅。

除了在春秋前期的對楚強硬,東周時期的隨國還以擁有價值連城的寶貝夜明珠“隋(隨)侯珠”著稱。“隋侯珠”與“和氏璧”齊名,至今一些影視劇中還經常拿它說事。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但奇怪的是,自古以來直到21世紀初,在據古籍記載是隨國地盤的湖北隨州一帶,卻很少出土“漢東大國”隨國的器物。反倒是自宋代以來到近現代,湖北一帶出土了很多帶有“曾”字銘文的青銅器。1978年,在今天湖北隨州城西2公里處,考古學家更挖出了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一次性出土文物七千多件,其中青銅器達10噸,包括著名的曾侯乙編鐘,這證明曾國在戰國初年還是個規模不小、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很高的國家。而匪夷所思的是,傳世古籍文獻上從來沒提過隨棗走廊這一帶有個經濟文化較繁盛的曾國。(傳世古籍中倒是記載商周時有繒國和鄫國,但鄫國在今山東,繒國靠近西申國在今陝西附近,都和隨棗走廊相距遙遠。)

古文獻上屬於隨國的隨州一帶幾乎不出隨國器物,卻出土了曾國的墓地和大量器物,這是怎麼回事呢?於是很多歷史學家就爭論不休:這隨國和曾國是什麼關係?如果是兩國,那捱得也太近了吧,而且為什麼一個只見於古文獻、另一個只見於考古?如果是一國,又如何證明?這問題就成為史學界一個難題,被人們稱作“曾隨之謎”

不過在歷史學上,有時候真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9年,考古學家在隨州市區內的文峰塔社區發現了一片大型的東周曾國墓地群,而其中最有歷史價值的文物,莫過於一套“曾侯輿編鐘”(現存共8件)。正是這套曾侯輿編鐘,為解開“曾隨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因為曾侯輿編鐘裡的一件鐘上有以下一段銘文:

吳恃有眾庶,行亂,西征,南伐,乃加於楚。荊邦既變,而天命將誤。有嚴曾侯,業業厥聖,親搏武功,楚命是靖,復定楚王……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曾侯輿編鐘銘文摹寫(部分)

這段古文的意思大家基本都能看出來,就是說:吳國征伐楚國,楚國快完蛋了,幸虧有威嚴、高大且聰明的曾侯,親自搏殺立下武功,才把楚國給救下來。

熟悉東周歷史的人,肯定會記得傳世史籍《左傳》等書記載,在春秋末期(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曾以伍子胥、孫子、伯嚭為將,聯合唐、蔡兩國攻入楚國,楚國已死的上任國君楚平王被伍子胥掘墓鞭屍,現任楚王楚昭王則狼狽逃竄,躲到“隨國”才倖免一死。曾侯輿編鐘銘文,恰恰與《左傳》等傳世史籍的記載對上了號。要注意,曾侯輿編鐘銘文說吳國伐楚是曾侯救了楚國和楚王,《左傳》說吳國伐楚是隨人救了楚昭王,那顯然曾國和隨國就應是一個國家!

2019年,考古學者又從隨州市北部義地崗曾國貴族墓地中編號為M169的墓葬中出土了帶有“楚王媵隨仲嬭(羋)加”字樣的銅缶和盤匜。M169墓在M168墓旁邊,而M168墓為曾國國君曾侯寶墓,所以考古學者根據墓葬形式(異穴合葬)和其中出土的嬭加編鐘銘文內容,認定這“嬭加”就是曾侯寶的夫人。楚王之女嬭加出嫁到曾國,她墓中銅缶等器的銘文卻說楚王給嫁到隨國的女兒做媵器(陪嫁器皿),再次證明隨國就是曾國!

至此我們可以確定,曾、隨為一個國家的兩個名字,曾應該為其自稱,隨可能是楚國等外國對它的叫法,“曾隨之迷”徹底揭開!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那曾國到底是姓什麼,又是什麼來頭呢?

我們前面提到,在中國傳世古文獻上,其實還有鄫國(在今山東陽穀或平陰一帶)、繒國(在今陝西)這兩個國家,這兩個國家都是姒姓。於是很早就有人懷疑,這隨州曾國是不是就是姒姓鄫國或繒國從陝西或山東遷過來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曾國也該是姒姓。

但大約20世紀30年代,一件戰國青銅壺在安徽壽縣出土,壺上三十九字銘文中有“夫人曾姬無卹”一句。我們介紹過,周代時期男人的稱呼一般是“氏+名(字)”,而女人的稱呼比較複雜,有一種是“氏+姓”模式,如春秋時晉文公的夫人是齊國宗室之女,所以被稱作“齊姜”,齊是國名也是氏,姜是其姓。明白了這個,我們就知道“曾姬無卹壺”裡的“曾姬”,就表示這個夫人是曾國姬姓之女。顯然,東周時候,除了姒姓鄫國和繒國,還有個曾國是姬姓的。

那安徽壽縣出土器物上的姬姓曾國,是隨州這個曾國嗎?1979年,隨州義地崗墓地出土了兩件春秋中期的青銅戈,上面分別有銘文“周王孫季怠”及“(曾)穆侯之子……季怠”。顯然,這兩個戈上面的“季怠”是同一個人。要注意的是,曾穆侯的兒子“季怠”,又被稱為“周王孫”。這下確鑿無疑,原來隨棗走廊裡的曾國,不但是姬姓,而且與魯、衛、晉一樣,都是周王的子孫哩!

我們知道,魯國公室是周公長子伯禽的後裔,衛國公室是文王子、武王九弟康叔封的後裔,晉國公室是武王子、成王弟唐叔虞的後裔,那曾國到底是出自周王室的哪一支脈呢?

2013年,在隨州東北葉家山曾國早期墓地的第二次考古發掘中,人們於M111號大墓中的一件青銅方座簋上,發現有銘文“犺作剌(烈)考南公寶彝”。“犺”讀kàng,從葉家山出土的其他青銅器可知,他是西周早期的一位曾國國君。曾侯犺說他的父親是“南公”,這應該就是曾國始祖的封號了。

之前在1979年時,考古學者已經在陝西扶風縣豹子溝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銅鐘——南宮乎鍾。這個鐘的主人南宮乎在該器的銘文裡說,他的祖先就是“南公”。南宮乎的祖先,自然也該是“南宮某某”。由此可知,所謂“南公”,就是“南宮公”的簡稱。

那曾國的始祖“南宮公”又是誰呢?不知大家還記得不,在西周初年文王、武王時期,最活躍的、以“南宮”為氏的人,莫過於南宮适(kuò)了。他是所謂“文王四友”之一。《國語·晉語四》記載,文王在位時,經常和南宮适一起磋商謀略;《尚書大傳》說,南宮适還參與了獻寶給紂王、營救文王出羑里的活動。武王時,他又是武王“亂臣十人”中的一員。南宮适曾參加武王伐紂的戰爭,武王在殷都舉行“革命大典”後,他奉命向殷商遺民展示傳國之寶——九鼎和眾多美玉,後來又負責散發鹿臺的錢財和鉅橋糧倉的糧食。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那麼,曾國的始祖到底是不是南宮适呢?我們的這一猜想,正好被我們前面提過的、2013年在隨州文峰塔東周墓地出土的曾侯輿編鐘所證實。曾侯輿編鐘上的銘文頭一段就寫到:

曾侯與曰:伯括上庸,佐佑文武,撻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營宅汭土,君比淮夷,臨有江夏……

這段銘文大意是:曾侯輿說,我祖宗伯括(通適)被君上任用,輔佐文王武王,參加滅商之戰,奪取天下。大王命令南公到南方,營建城邑,統治淮夷,監視江夏的蠻族……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曾侯輿編鐘銘文(局部)

2019年,在義地崗M169曾侯寶夫人嬭加墓中出土的嬭加編鐘上也有銘文:

唯王正月初吉乙亥,曰:伯括受命,帥禹之堵,有此南洍。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嬭加編鐘銘文(局部)

曾侯輿編鐘和嬭加編鐘上的銘文,清清楚楚地表明,曾國就是“伯括”也即南宮适的封國,是周王(應該是成王)把南宮适分封到南方,來鎮撫淮夷和蠻族。曾國的開國之謎,徹底揭開。

尤其要提的是,曾侯輿編鐘裡還有一件殘損的破鍾,上面銘文說“(曾侯)輿曰:餘稷之玄孫”。也就是說,曾侯輿自稱是后稷的後代,再次證明南宮适及南宮家族是周王室的一支。

傳世古籍上,沒有記載南宮适的族屬,但是一般認為南宮适是周文王招賢納士從外邊招來的,如西晉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就是這樣說的。然而經過幾十年考古發現,現在我們可以說古書上的這個說法應是錯誤的,南宮适不是周國的“外來戶”,而是王室成員。從他被稱為“文王四友”來看,他應該是周王室中與文王同輩的叔伯兄弟,不過年齡應該小於文王,因為直到武王時他還繼續建功立業。小編在介紹虞國曆史時曾猜測,南宮适很有可能是虞仲的一個兒子。

其實考古學家通過對比葉家山曾侯墓與周初很重要的魯、衛、晉、燕等姬姓國的諸侯墓,還發現一個超出我們想象的現象,那就是葉家山曾侯墓遠比後面那些在史籍上名氣更大的姬姓諸侯國的墓地更氣派。這種氣派體現在兩方面:

一,葉家山曾侯犺墓的墓室面積有47平方米,而燕國燕侯克的墓室面積為41平方米,晉國晉侯燮父的墓室面積為37平方米,衛國衛侯墓地中最大的一座墓的墓室是38平方米,曾侯犺墓的墓室比燕侯、晉侯、衛侯墓地的墓室都大得多,是目前考古發現西周早期諸侯墓中最大的;

二,葉家山曾侯墓中發現的各種鼎、簋、壺、卣、尊等青銅器,相比魯、衛、晉、應、燕等姬姓國的同類器物,要更大更重更精美。

那麼問題又來了,曾國這個不見於傳世經傳的諸侯國,它諸侯墓的墓室和隨葬青銅器的規格,怎麼會比同期魯、衛、晉、燕等文獻上的西周姬姓大國還高呢?要解釋這個,恐怕得要從“金道錫行”這個詞講起。

“金道錫行”一詞出自兩週之交的曾伯簠(fǔ)銘文。該器銘文中有一句說道:

克狄淮夷,抑燮繁湯,金道錫行,具既俾方。

這裡“金道錫行”中的“行”,與“道”是一個意思。這段話的意思是:(曾侯)懲治淮夷,安定交通樞紐繁湯(今河南新蔡東北),金錫通道,都已恢復如常。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通過曾伯簠銘文,我們知道了一個重要信息:原來南方的曾侯,在周代還肩負著朝廷賦予的一項極其重大的使命,那就是維護“金錫通道”的暢通!

有個常識大家一定明瞭,即青銅是銅、錫、鉛的合金。我國的鉛礦相對較多,到處都有,但銅礦和錫礦分佈不均。在上古時期,中原地區使用的銅和錫主要來自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了打通運輸通道,早在商代前中期,商人就在今天的湖北武漢黃陂區盤龍湖附近建立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據點——“盤龍城”,以實施其“南料北運工程”。不過大約到了商王武丁以後,由於商朝日益衰落,商人逐漸失去了對盤龍城的控制。

周朝建立後,隨著對青銅原料的需求日益增長,它也十分重視從長江中下游地區獲取銅、錫資源。成王之所以封王室近支、重臣南宮适之後於今湖北隨州一帶建立曾國,目的除了曾侯輿編鐘銘文上所說的“君比淮夷、臨於江夏”(統治淮夷、監視江夏的蠻族),應該還有重要的一項,那就是要曾國負責維護“金道錫行”(金錫通道)的暢通,為周王朝源源不斷地提供製作青銅器的珍貴銅、錫原料。曾國的戰略意義,顯然超出我們想象,曾侯在周初的地位,自然也非常崇高。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為曾國地理上靠近長江中下游銅錫產地,是周朝維護南方銅錫運輸通道的第一負責人,是銅、錫貨物第一轉運站,也自然“近水樓臺先得月”,其本國擁有的銅、錫原料不用想要遠遠超過北方諸國,曾侯的青銅器又怎麼會不厚重、不精美呢?


總結:

所以從曾國與周王室的親密關係、曾國肩負的任務(鎮撫江夏、維持“金錫通道”)來看,曾國無疑是西周王朝在南方封建的“支柱”國家,地位宛如西周王朝在東方分封的齊魯,在東北分封的燕國,在中原分封的衛國,在河東分封的晉國,西周王朝對它給予厚望。

不過很多人可能想不通,既然你說曾國是周初封建的支柱性國家,但為何它的名頭不要說趕不上齊、魯、燕、衛、晉這些國家,甚至乾脆在史書上消失了呢?這就要從周昭王南征失敗說起,這是後話了,小編以後將講述曾國敗落的原因,敬請關注。


它名不見經傳,卻是西周王朝“南天一柱”,肩負特殊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