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知識點呢

和知識產權保護有關

總有那麼一些人吧

一看到“知識產權”這幾個字

掉頭就走

或者準備關閉頁面!

對!說得就是你!

把手給我放下!

不許退出康康姐的推文!

今天的這個案子將教會你

不懂“知識產權”你會損失70萬!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滴滴打車”大家都知道吧,反正康康姐很少用,畢竟吃土人群只配步行,打車是奢侈的......

哈哈哈太心酸了吧~

咳咳,接著說,“滴滴打車”不稀奇,那“滴滴打球”呢?

什麼鬼?滴滴還出打球業務了?是可以預約“代打球”不?

停!別想了!“滴滴打車”跟“滴滴打球”根本不是一家公司啊!

啥??

想知道更多?趕緊接著往下看!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滴滴打球”其實是一家服務公司,專門提供高爾夫、搏擊、卡丁車等項目的活動場地預定、教練課程預定及教學預約、文體培訓、舉辦體育賽事等服務。

他們在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網站、公司裝潢等地方,大量使用了“滴滴”、“DiDi”的文字標識,不僅如此,他們甚至將自己的公司名都改成了“滴滴打球管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喂!大哥!

你侵權了知道不?

人家“滴滴打車”的公司

是“滴滴”註冊商標的專用權人

而且根據“滴滴”商標的宣傳使用時間、地域影響範圍相關公眾的知曉程度和認馳記錄,它已經達到了馳名商標的程度!

你們隨便使用別人的馳名商標

經過別人同意了嗎?

得到別人允許了嗎?

啥也沒有?

你們憑什麼如此豪橫!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這不

人家生氣了吧

法律保護走一波!

“滴滴打車”的公司將“滴滴打球”告到了北京知產法院,認為他們侵犯了“滴滴”馳名商標的合法權益,且其惡意攀附大牌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

“滴滴打車”公司要求被告停止侵權、停止使用包含“滴滴”的企業名稱,並索賠300萬元。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經審理,北京知產法院判令認為,“滴滴打球”公司的行為,極易使相關公眾誤認上述服務系“滴滴”商標所有人提供或與其存在許可使用、關聯企業等特定聯繫,屬於“誤導公眾,致使馳名商標註冊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損害”的情形,侵犯了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

同時,滴滴打球公司在明知涉案“滴滴”商標知名度的情況下,將企業名稱變更為“北京滴滴打球管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並進行商業使用,其攀附“滴滴”品牌知名度的主觀惡意明顯,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

最終,北京知產法院判令被告停止涉案商標侵權行為、停止使用包含“滴滴”字樣的企業名稱,並判令賠償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共計70萬元。雙方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該判決已生效。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看到沒?

這就是無視知識產權

挑釁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後果

現在,“滴滴打球”的APP已經下架

各種相關的侵權行為也正在改正中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其實

如今這種“傍大牌”的商標糾紛還挺多的

前不久,不是就有“今日頭條”狀告“今日油條”的案子嘛,還一度上了熱搜。

最讓康康姐無語的是,“今日油條”的老闆說,他就是很喜歡“今日頭條”的LOGO,是他們的忠實粉絲,所以故意拿來用的,結果沒想到被告了……

額,不知道為什麼,聽起來又好笑又心酸。

各位

康康姐再次苦口婆心地勸勸大家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這種傍大牌的行為是違法的,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最終都會付出應有的代價。每一個馳名商標的背後,都是人家品牌在消費市場多年的口碑累積。

與其費盡心思“偷用”別人的品牌,還不如將這些精力用到自己的品牌創建上來。

康康姐相信,每一份努力都不會白費,每一個新註冊的商標都有成為馳名商標的希望!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好了~

今天的話題先到這裡吧

康康姐現在就在想一個問題

這個“滴滴打球”會改名成什麼咧?

“砰砰打球”怎麼樣?

或者“咚咚打球”?

你們覺得

哪個更好呢?

-E N D-

編輯 | 晴晴

排版 | 黎美麗

漫畫 | 孫小碗

素材來源 | 知識產權那些事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啥?“滴滴”出了打球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