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麵用涼水還是溫水?做麵條和做餃子皮可不一樣,不懂就弄錯

有句俗語叫做“軟麵餃子硬麵湯”,說的是包餃子和餃子皮要軟,這樣的餃子皮有韌性好包餡兒;吃麵條和麵要硬,麵條在湯裡煮,太軟容易煮爛、糊鍋,硬麵條耐煮。簡而言之,做麵條要把面和得硬一點,做餃子要把麵粉和得軟一點。那麼,麵糰和得軟硬和水溫有什麼關係呢?

和麵用涼水還是溫水?做麵條和做餃子皮可不一樣,不懂就弄錯

我們先了解一下怎麼和麵。和麵就是麵粉在粉狀狀態下,加入水等液體攪拌、揉搓使其具有黏性、韌性,最後形成麵糰。和好的麵糰可以用來做麵條、餃子皮、包子、饅頭、烙餅等各類麵食麵點。不同麵食和麵技巧大致相同,但又各有不同點。就拿和麵的水溫來說,做麵條和餃子皮的水溫就不一樣。水溫不同,和出來的麵糰軟硬度就不一樣。做了很多年家庭麵食麵點的親戚告訴我:越燙的水溫,和出來的麵糰越硬;而水溫越低,和出來的麵糰越軟。也就是說,你想要面和得軟一點,就要用涼水;想要面硬一點,就適當用點溫水。

和麵用涼水還是溫水?做麵條和做餃子皮可不一樣,不懂就弄錯

做麵條,和麵的水要用溫水,水溫大致40-30度左右。麵條需要和得硬一點,水溫就稍微高一些,這樣麵條成型度好,不易延展,煮的時候不會變得軟爛而糊在一起。

做餃子皮,和麵要用涼水,普通自來水就行,水溫低於25度。餃子皮要用來包餃子餡料,和得太硬沒有延展性,包不住餡料,太硬也容易乾裂。

做饅頭包子,因為要發酵,用適當的溫水能提高酵母活性,加快發酵速度,所以需要用溫水,但不能太燙,大約35-45度左右,太燙的水溫容易把酵母燙死。水的溫度比體溫稍微高一點,手感微熱就好。

簡而言之,餃子皮和麵用涼水;麵條和麵比餃子皮溫度高一點點,不要超過40度;饅頭的溫度還要更高一點點,但總體不會超過50度。也有用熱水和麵的,水溫高於50度,用來做各種花式蒸餅。熱水和麵容易成形,做熟後不易走樣,吃起來糯而不粘。

【和麵步驟】

1、麵粉中緩慢加入水,邊加邊畫圈攪拌。

和麵用涼水還是溫水?做麵條和做餃子皮可不一樣,不懂就弄錯

2、麵粉攪成雪花般的塊狀,就可以將它們揉在一起,揉成麵糰。

3、水不要一下子加進去,要一點一點加,如果麵糰太溼,可以再撒點麵粉當補面。

4、揉好的麵糰最後要手光、面光、盆光(案板光),簡稱“三光”。

和麵用涼水還是溫水?做麵條和做餃子皮可不一樣,不懂就弄錯

5、揉好的麵糰放在大盆裡,蓋上蓋子,或者用一塊布遮蓋。這個步驟叫醒面,也叫餳面,大約15分鐘,如果天氣較冷,特別是冬天,餳面30分鐘。餳面的技巧是:和麵的水溫越高,醒後的麵糰越硬;和麵的水溫越低,醒後的麵糰越軟。

6、餳好的麵糰可以開始做麵條,或者餃子皮了。

和麵用涼水還是溫水?做麵條和做餃子皮可不一樣,不懂就弄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