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說到廣州,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城市的人熱愛養花,而到了春節,這裡也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傳統習俗,那就是逛花街。那麼今天,小編就想給大家分享一下廣州人逛花街(花市)的習俗以及廣州花市的歷史經歷。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一、廣州人逛花街(花市)的習俗

廣州花市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廣州的迎春花市越辦越大,已分別在8個市屬區舉行,形成了花街總長數十里,幾百萬人同遊花街的壯觀景象。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哂。阿媽笑,阿爸喜,人歡花靚樂開懷……”這一首廣州本土歌謠將廣州人逛春節花市的盛況形象生動地唱了出來。

確實,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題街道上搭起綵樓,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湧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人們才會散去。

廣州人在除夕夜吃完團圓飯,並不像其他省份的人那樣全家聚在一起觀看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因為廣州人更願意全家大小遊逛花街,它們喜歡置身在歡樂的花花世界中,賞花、品花、買花,在花街中徜徉漫遊,享受著一年一度與群芳同在的美好時光。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二、廣州花市的歷史經歷之一

廣州地處亞熱帶,長夏暖冬,一年四季草水常綠、花卉常開,很早就享有花城的美譽,廣州人種花、愛花、賞花和贈花的歷史悠久。

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莊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莊頭的種花女。每天,花農們採摘鮮花,走到酒樓前、集市內賣花,那是平日的花市,也是花市的雛形時期。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就發現嶺南人愛種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後,廳堂房內也都擺滿了花,便讚譽這裡都是“彩縷穿花”的人。漢代的廣州,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興起,人們開始引入海外各種花卉進行種植和出售。

到了唐代,廣州的花卉已全國聞名,著名詩人孟郊曾描繪廣州冬季仍然處處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蠻草延冬有,行處無家不滿園。”這時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素馨花等洋花的種植已很普遍,並開始出現比較正式的花卉買賣市場,當時廣州賣花姑娘以彩繩穿起各種花卉出售,吸引了中外遊人。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廣州花市的歷史經歷之二

但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最早的廣州花市形成於明代。當時廣州河南(指海珠區)三十三鄉的花農,從河南(指海珠區)到河北(指越秀、荔灣)來賣花,他們從五仙門附近的碼頭過渡登岸,拿到各個城門口去擺賣。後人稱這些地方為“花渡頭”。廣州花市起源於“花渡頭”,其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或之前,當時廣州花市與羅浮山的藥市、東莞的香市、廉州的珠市,被稱為“廣東四市”,影響甚廣。

到了清朝中期,廣州已形成國內首創、聞名海內外的迎春花市。每年除夕前三天,廣州市中心的藩署前(今北京路財廳前)一帶會形成花市,數里長街,吐豔爭芳,人潮湧湧。清末,老廣州花市繼續發展,由各城門擴展至城內,而且還整天營業。

辛亥革命後,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帶更加開闊,遊人更多,還擴展到十八甫、高第街一帶。所賣花卉除素馨花外,還有水仙、吊鐘、芍藥、山茶、菊花等。許多商號、酒樓、茶居食肆,也都定購四時花卉。西關一帶,還出現了花販,專為大戶、店鋪送花。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花街更加繁榮了。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廣州花市的歷史經歷之三

從1937年8月31日到1938年10月廣州淪陷之前,日本人對廣州進行了長達10個月的輪番轟炸。即使在這個時候,廣州人頭頂聽著日本人飛機的聲音,也要趕著去花市買一束鮮花,迎春花市照開不誤。而淪陷七年,廣州的花市也從無間斷。普通百姓,即使花上一個家庭半個月的開支,也要買上一枝好花,以求來年全家幸福平安。

而真正的一年一度的花市,是19世紀6O年代初才形成的。那時的花市在藩署前,即現在省財政廳一帶,後遷到雙門底,除賣鮮花外,還賣古董、雜架、年宵品等。 20世紀60年代,迎春花市迎來了第一個鼎盛時期,當時為了更好地發揚花市傳統,分散於各街巷的店鋪被集中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人們用竹竿搭成牌樓和花架,名曰“迎春花市”。

而到了“文革”臨近時,許多地方的迎春花市都充滿了“革命氣息”,當時逛花街常常見到“非洲人民站起來”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標語。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廣州花市的歷史經歷之四

到了文革時期,花市受到破損:上世紀70年代初期,全市只有芳村花地一處的花農賣花。1970年春節,大批的廣州人從黃沙碼頭乘輪渡至芳村買花,從2月25日至28日客流大增,26日(除夕)一天有8萬多人次過江,由於客流高度集中,每趟輪渡工作人員都能撿到滿滿一筐被踩掉的鞋子。即便如此擁擠,也沒有阻擋廣州人買花的腳步。

改革開放後,廣州花市步入正軌。1978年廣州各個區縣都開始設置花市,這一年有花檔2347個,220萬廣州市民遊花市。“花城”廣州再一次迎來花的春天。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1980年代,廣州迎春花市迎來了第二個鼎盛時期,這個時候,洋花進來了,迎春花市進一步擴大。根據風俗,花市結束,花農必須把售不出去的花砸爛,2000年花市,越秀區說服客商把花農賣不出去的花都買下送給老人院的孤寡老人,這一行動得到了眾多青年志願者的支持,此“護花活動”後來得到了廣州其他花市的效仿,廣州花農沿襲了一兩百年的除夕夜過後摔花砸花的陋習,逐漸消失。

而到了 近幾年廣州的迎春花市越辦越大,已分別在8個市屬區舉行,形成了花街總長數十里,幾百萬人同遊花街的壯觀景象。

懂花的城,愛花的人——廣州花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