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在世界服饰发展史中,其政治内涵历来深邃。在这一点上,中国尤甚。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礼记·坊记》:“子曰:‘贵贱有等,衣服有别。’”

《尚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论语·宪问第十四》:“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说明,在旧时代的中国,服饰有两个最主要的功能:一曰明等级,二曰辨种族。

这种传统到清代依然如故。清军入关后,即严令汉族军民“剃发易服”,以此作为臣服的标志。

顺治二年六月“丙辰(1645年6月28日-引者),谕南中文武军民剃发,不从者治以军法。是月,始谕直省限旬日剃发如律令。”(《清史稿·世祖本纪一》)

至清晚,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国人的服饰风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剪辫与放足

晚清服饰风尚的变化,其发端是男人的剪辫和女人的放足。

最早剪去辫子的,是留学日本的学生和寓居外洋的华人。1895年,孙中山和陈少白等人即在日本剪掉了发辫。1898年,新加坡华人集体发动了剪辫运动。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于1898年9月5日后上《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康在奏折中称:辫发被洋人“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他恳请“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在此,康有为将断发易服上升到了富国强民的高度。

由于变法失败,这一主张不了了之。

至20世纪初,特别是1903年至1910年的7年间,剪辫运动开始在留日学生和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中风起。那些留学生归国时已经剪去发辫,朝廷也无可如何。

后来,剪辫风潮逐渐渗进新军军营。1905年时,很多新军已经将发辫剪去一半盘于头顶,以便佩戴军帽。

湖北新军第21混成协第41标2营士兵李左清自行剪掉辫子,还得到了协统黎元洪的夸赞和羡慕:“我国朝野上下,近因受外界之刺激,于剪发一事几乎风靡一时。余本欲先行剃去,以为军界同人倡,因明诏未颁,故尔中止。今尔毅然剪去,免豚尾之讪笑,导文化之先机,匪惟社会所欢迎,亦即余所崇拜也!”

剪辫,是男人易服的前提;而放足,则是女人服饰变化的基础。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还是康有为,他在1898年7月间上《请禁妇女裹足折》。他在奏折中写道:女子缠足不啻“刖刑”,“于保民非荣,于仁政大伤”。他恳请皇帝“怜此弱女,拯此无辜,亟宜禁此非刑,改兹恶俗!”

1902年2月1日,朝廷以光绪皇帝的名义明发上谕,重申了禁止女子缠足:“朕钦奉皇太后懿旨,……嗣后搢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断不准官吏胥役,藉词禁令扰累民间。”(《清德宗实录》卷492)

1902年后,女性放足在大中城市已蔚然成风。特别是各类新式女子学堂都严禁学生缠足。1907年3月8日,朝廷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该章程专门规定:“女子缠足最为残害肢体,有乖体育之道,各学堂一律禁除。”

但是,女性缠足在广大农村地区贻害极深,很多女孩直至民国10年以后仍在缠足。笔者的姥姥出生于1925年的北方农村,她就是“小脚”。她也是我见过的最后的缠足女。

男装:洋服与长衫

清末,渗入传统中国的西式男装主要有两种:西服和日式学生装。

西服现在已经是国际上男士的标准“正装”。这种造型定型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逐渐成为国际通行的男式服饰。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西服的标准造型是:翻驳领,单排或双排扣,有腰省,也就是所谓“掐腰儿”;一般左胸处有贴袋或手巾袋;有些西服造型在背后还留有“开气儿”,有的是“单开”,有的是“双开”。

穿着西服,必须穿着配套的西裤和皮鞋,旧时还流行佩戴平顶宽檐礼帽。

上边说的西服属于“常礼服”,而“大礼服”也很受上层人士的喜爱。所谓“大礼服”是指在正式社交场合,如会议或宴会、舞会时穿着的西式礼服。与常礼服相比,大礼服的上装更长,与膝齐平;同时,颈项间扎领结;穿着时,要配合过踝的黑色皮靴。

在清末民初时,与西服配套的饰品还包括文明棍、怀表、金丝边眼镜、皮包和金戒指等等。当然,这些“标配”饰品如今都已经不再符合现代流行文化了,但在当时都是风靡一时的时髦元素。

那时,留学生,新式学堂的学生,新派知识分子,军界和警界都是“洋服”最早的消费者。

与汉族传统“宽袍大袖”和满式服饰相比,西服量体裁衣,能体现穿着者挺拔匀称的身材体型,而且便于行动,又不失庄重和严肃,在那个时代还兼具展现新潮思想和政治倾向的功能。因此,大受知识分子、新派人物和革命党人的欢迎。尤其是革命党人,剪发辫、穿洋服并不完全是追求时髦,更为表明自己的反清立场,宣示着与清朝廷的彻底决裂。

清末民初的安徽庐江人刘声木在其《苌楚斋续笔》卷9中有言:“宣统辛亥以前,服西装者甚少,即有之,亦以中下等人为多,中人以上者不屑为之。九十月乱炽之时,举国若狂,竞以服洋装为时髦。避乱在沪之遗臣遗民,经济每多困难,平时出门,仅坐黄包车而已。时人集一联云:‘革命钜子绿毡帽,亡国大夫黄包车。’甚工切。迨至十余年,约在乙丑、丙寅之间,以用三克为时髦,谓之‘三克主义’:一目戴‘克罗克’,外国一种眼镜玻璃片名,译音如此;手拿‘司的克’,西人抒手棒;口衔‘茄力克’,乃西洋一种烟卷名,亦译音大致如此也。”

清末,还有一种西式洋服风靡一时,那就是日本学生装。这种洋服传入的主要渠道是留日学生。

日本“明治维新”后,逐渐将西式服装的设计与剪裁引入学生装和军服制作。其中的学生装设计,完全照搬了西服贴身合体的风格,但采用立领,胸前也有一个口袋,其设计初衷是插钢笔。这种造型,完全是从欧式西服造型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款式。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这种日式学生装及其变种服饰,至今都是国内“型男”青睐的款式。

而后来成为“国服”的中山装,实际就脱胎于这种日式学生装。

标准中山装采用翻领,对襟,前襟有5颗纽扣,前身有4个贴兜,袖口有3颗纽扣,衣背不开气。这些设计具有明确的政治和文化含义:衣服前面的4个贴兜代表礼、仪、廉、耻;门襟五颗纽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检察五权,即所谓“三权分立,五权宪法”;袖口的3颗纽扣,代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及共和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背后不开气,代表国家的统一;衣领为翻领,代表治国严谨。

在清末民初,还有一种“长衫”也成为男性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的正式礼服。

这种服饰是根据明代士大夫常穿的道袍常服改造而成:把道袍的宽大改为更加合体贴身,大交领改成小圆领,但仍采用右衽而非对襟。

在民国时期,很多名人都以“长衫”为正式礼服。像蒋介石、鲁迅就常以长衫打扮示人。电视剧《四世同堂》中的祁家老大瑞轩也是整日穿着中式长衫。

女性永远走在时尚的最前沿

清末民初女性服饰的西化首先出现在上海。

在这些女式新服饰中,改良旗袍可谓最具典型意义者。所谓旗袍,就是清代在旗女子穿着的袍服,是满族的传统女性服饰。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所谓改良旗袍则是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受到欧美女性服饰的影响,“旗袍裁制者将旗袍与西式服装结合起来,或是局部西化,或是在旗袍外配搭西式外套,大衣,绒衫等。旗袍局部的西化表现在领、袖处采用西式服装的装饰,采用洋装中的翻领、V形领、荷叶领。袖型则有荷叶袖、开衩袖等。”

改良旗袍还有个特点,就是改变了传统旗袍外形轮廓宽大的特点,其裁剪更加贴身,以彰显女性婀娜的身体曲线。同时,穿着改良旗袍者,必脚穿西式的高跟皮鞋。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这种中西结合,最终造就了一种独具东方韵味的女性服装,成为中国女性的“国服”。

同时,纯西洋女装和西式发型也渐渐被上海等大城市的女性所接受。

刘声木《苌楚斋续笔》卷4里就写道:“上海妇女装束,每隔半年或一年即一变,样式千奇百怪,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给。乙丑(1925年-引者)上半年,妇女流行之髻,有种种不同。据《时报》第贰百伍拾玖号《图画周刊》所载,有十二种名目,曰水波式、垂苏式、处女式、平分式、镰刀式、斜分式、定波式、刘海式、绞练式、圆弧式、垂翼式。并谓各式随所生之面配合,益增美丽云云。真可谓无奇不有矣。”

晚清时期女性的“袄裙”服饰,也很流行。这种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新女性渐渐接受新思想,进学堂后,又受到日式女装的影响,“袄裙”慢慢演变成了一种新范式,即在清末民初新知识女性中非常流行的“文明新装”。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文明新装”的特点是:上身是一件立领右衽的贴身长袖短褂,其长度仅到腰际,下身是宽大长裙,长度达到脚踝,脚上穿一双布鞋。


洋服:冲破等级制藩篱(国家命运·时髦大清·连载86)

这种新女性形象在民国题材的影视剧中比比皆是,甚至成了那时女学生的标准打扮。不过也确实,这种服饰多为当时在新式学堂中学习的女性所穿着。

让服饰回归其审美本质

服饰,本不该有那么多政治内涵。清末民初服饰风尚的变化,标志着传统“服制”的终结。服饰开始摆脱等级制度符号的身份,逐渐回归其审美本质。

这也就使中国近现代服饰、时尚文化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清末民初的服饰演化,逐渐淡化了帝制时代的政治束缚与繁文缛节,给了百姓更多选择,以彰显其自身的喜好和个性。同时,也在传统与西洋服饰的融合中慢慢摸索着平衡点。

总而言之,那时的服饰特点仍然是含蓄和低调的。其实,这也正是中国传统之美的核心内涵。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当下也非常时髦的“汉服运动”。

不过,我个人以为,这是个“伪命题”,而且很××……

康涛

2020年9月21日于北京研磨时光咖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