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授中國娃娃製作技藝,唐燕八年幫助300多名女孩脫貧自立

感動瞬間

“獲得我辦學資助的孩子60%是留守兒童,想到她們的成長經歷,我常止不住眼淚。我沒計算過個人到底投入過多少錢,因為重要的不是金錢上的付出,而是精力的付出。當她們邁進校門的時候,我就承擔起了一部分媽媽的責任。”唐燕說。

傳授中國娃娃製作技藝,唐燕八年幫助300多名女孩脫貧自立

唐燕(左三)指導來自貧困山區的女孩學習中國娃娃製作技藝。

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三都河鎮,群山環繞下的百鳥河畔有一座非營利性公益慈善大學——盛華職業學院。昨天,該校唯一招中職生的院系——唐人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學院兩個年級共47名學生,迎來了風塵僕僕從北京培訓歸來的老師,新學期的課程次第展開。

距離學校20公里的地方,2014年從這個學院畢業的女孩隆元碧正以唐人坊貴州明田社區扶貧車間主任的身份,帶領50多名工人埋頭製作中國娃娃。

2012年至今,唐人坊已幫助貴州300多名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孩成長為經濟獨立、內心自信的女性。

零學費吸引200多名女孩報考

唐人坊是一家創辦於2003年的企業,創始人唐燕因自幼鍾愛娃娃,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絹人制作技藝”與日本人形制作技藝相結合,開發出上千款中國娃娃。2011年,唐燕機緣巧合去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做志願者。彼時,她瞭解到貴州富含多個民族的豐厚文化資源。在一次深入鄉村尋訪手工藝人的途中,村裡一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為她引路,小姑娘一直揹著個嬰兒。“這是你的弟弟妹妹麼?”唐燕問道。“不,這是我的孩子。”這個回答讓唐燕很震驚。當聽說“少女媽媽”在當地並不罕見時,她更加難掩內心的憂慮。

“得做點兒什麼幫幫她們。”唐燕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當年,她就向盛華職業學院提出增設一箇中職班,由唐人坊負責費用,面向貧困家庭的女孩招生。這個班學制兩年,主要學習貴州當地的非遺技藝,並以蠟染、刺繡、楓香染、人偶製作等12門專業課為特色。

2012年初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許多初中畢業班的學生收到了一份招生廣告宣傳頁。宣傳頁上最醒目的宣傳語是“零學費完成學業”“零基礎學習非遺”。幾天時間,這條廣告就傳遍了各個山寨。“本來我們只計劃招收30名學生,但考試那天來了200多個身著民族盛裝的女娃娃。”唐燕至今還記得,兩輪筆試、一輪面試下來,許多排名未進前30的孩子還是不肯離去,眼裡充滿期待。有一位個子很小的女孩抱著老師說:“我沒有媽媽了,很想來讀書。”最終,第一年的班級規模擴大到50人。

學生從“三個臉盆”開始上課

唐燕帶隊對第一批入學的每個學生都進行了家訪。“有的孩子家距離通車的大路需要步行一個半小時;有的家裡家徒四壁,牆壁就是一圈塑料布而已;有的人家房頂只是一床蓆子……”唐燕說,這次家訪深深震撼了她。

唐人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學院有了一個傳統,開班第一課從生理衛生常識講起。“每個女生髮三個洗臉盆,男生髮兩個。”唐燕回憶,三個臉盆,一個用來洗腳、一個用來洗臉,第三個盆做什麼用?對這個問題,50個女生面面相覷都答不出來。已經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們,對女性生理衛生常識知之甚少。唐燕要從女孩子小便後要如何擦屁股講起,事無鉅細。

還有許多問題讓老師們一刻也不敢放鬆。唐燕為每個學生每個月發放300元生活費,可有的孩子將這點補助貼補給了家裡,為了省錢不惜兩個人吃一份飯,讓人心疼又惱火。還有的孩子熱愛上學,可家裡為了給哥哥娶親,不得不先逼著妹妹出嫁,老師們無形中陷入了一場孩子受教育權利的爭奪戰。

三個三年計劃鋪順就業路

唐燕心裡有三個三年計劃。“頭三年學一門手藝;中間三年找一份穩定工作,改善家裡生活;後三年,努力在出嫁前為自己攢出一套房。”為此,孩子們離開學校後,唐燕都會扶上馬送一程。

在唐人坊非遺學院學習的學生,第三個學期結束後就可開始實習。她們實習的第一選擇是北京或貴州的唐人坊公司,有的後來留在唐人坊工作。

在位於北京通州區張家灣鎮的唐人坊公司生產車間,布依族女孩羅金鳳正埋頭製作絹人。她曾是唐燕第一批學生中的一員,2013年來北京實習是她第一次坐火車走出大山。“當時全班來了30多人。”羅金鳳回憶,她來到唐人坊先從為娃娃梳頭做起,一梳就是一年。後來,她根據當時熱門影視劇裡主演的髮型,設計出娃娃的新款頭飾,被唐燕發現了設計能力,進而開始嘗試娃娃造型設計。如今的她已是公司的業務骨幹,還獲得了工美協會優秀青年技師稱號。目前,在公司的幫助下,她在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設計專業接受繼續教育。和羅金鳳同一批來京的羅琳花,試過多個崗位都找不到感覺。唐燕就把她帶在身邊,從做會議記錄開始培養。如今,羅琳花已是公司培訓部經理。最新一批實習生中,17歲的羅文敏在公司幫助下進入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班學習,見了不少世面。

畢業生大多找到穩定工作

這一切當然不會一帆風順,試錯的代價,往往要由唐燕來承擔。曾有一位來唐人坊實習的孩子不遵守安全生產規定,在激光切割機沒斷電的情況下離開工位去衛生間,操作間因此起火,損失近20萬元。還有的孩子把娃娃製作圖樣畫錯,投入生產後才發現,造成不小損失。但這一切都沒影響過唐燕繼續幹下去的決心。

自從第一批孩子來到唐人坊後,唐燕就住進了公司通州廠區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白天忙工作,晚上照顧孩子們,一晃就是8年。她在心中統計過,300多個從唐人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學院畢業的孩子,大部分在當地找到了穩定的工作,平均月工資約4000元,最高的月薪能上萬。每當看到孩子們健康成長,唐燕就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獲得我辦學資助的孩子60%是留守兒童,想到她們的成長經歷,我常止不住眼淚。我沒計算過個人到底投入過多少錢,因為重要的不是金錢上的付出,而是精力的付出。當她們邁進校門的時候,我就承擔起了一部分媽媽的責任。所以,我一個也不能放棄,每一個都要負責到底。”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李洋

流程編輯:郭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