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上)

銀川地區最早的民居


1960年,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裴文中教授和寧夏考古工作者在賀蘭縣暖泉村南約3公里的賀蘭山洪積扇坡地東緣,發現了一處有多座房屋居室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這是我們迄今為止所知道的銀川地區最早的民居。


這處四五千年以前的民居遺址,均為一個個單間結構的居室,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小的村落,每間房屋都略呈正方形、圓角,邊長3米左右,相當現代住房的半間。房屋遺址距地表甚淺,門向東開,門前有一條狹長的門道,供居民出入。


在正對門道的房址中央,有一座圓形的火膛,火膛的後壁,還安放著一口紅色夾砂圓底陶罐,罐口沿裝飾為鋸齒紋,腹部為繩紋。


從罐內殘存的灰燼看,這個陶罐主要用於保存火種。


在火膛旁邊,有一副石質磨盤和磨棒。室內除有少量細石器外,別無其他遺存。


從這些居室的結構及面積看,只能適用於對偶婚姻的小家庭使用,這說明當時以對偶婚姻為主要婚姻形態的家庭已經出現。


室內文化層堆積甚薄和缺少大型農業工具的情況則表明,當時的居民雖已定居,但只是短暫的,其基本經濟形態仍然是半農半牧的遊牧生活。


有趣的是,這些民居遺址均東向開門,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古代人類在最初建房時已考慮到了朝陽的問題。


這樣,室內可以有充足的陽光。至於火膛設在房址中央,這除了用以炊煮食物外,更可供室內取暖散熱均勻和居中照明之用。


旁邊的石磨盤和磨棒,無疑是用來碾磨糧食或植物籽實的用具,這可以說是現在農村還繼續使用的石磨和碾盤的前身。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上)

銀川地區最早出現的城市


銀川市在漢代屬北地郡管轄。據考證,興建於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前後的廉縣城,是銀川地區最早的城市。


廉縣是西漢北地郡19縣之一。西漢末年,王莽建立“新朝”,曾將“廉縣”改名“西河亭”,東漢時恢復原名,為北地郡6城之一。


當時廉縣轄境包括今永寧、銀川、賀蘭及平羅,是兩漢時期銀川地區管理屯田殖穀、移民實邊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是賀蘭山東麓的邊防要塞。


東漢末年,羌人起義,迫使東漢政權將包括北地郡在內的沿邊郡縣內遷,廉縣全境逐漸成為羌、匈奴、鮮卑等北方少數民族的遊牧之地,廉縣縣城也隨之廢棄。


據北魏哪道元《水經注》載,北魏時廉縣故城在黃河西側。


20世紀70年代,寧夏考古工作者在距銀川城區西北40公里的平羅縣下廟鄉暖泉村3隊,發現了一處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00米的漢代遺址。地面上散佈著很多漢代陶片和磚瓦殘塊,還採集到一些鐵釘和漢五殊錢。


往西在賀蘭縣暖泉農場的臺地上,還發現了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古漢墓群,墓冢達一百多座。


在幾座漢墓中,出土了一批漢代陶器、木器、銅器、鐵器和玉石飾品等珍貴文物。


一些專家認為,暖泉一帶很可能就是漢代廉縣的所在地。


廉縣的設置,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它先後存在了300多年,是銀川地區時間最長的縣級建制之一。


興建廉縣之初,正值西漢政府向河套地區大規模移民時期。銀川平原亦遷入大批移民,農業人口急驟增長,引黃灌渠開始興修,銀川地區的農業得以發展。


賀蘭縣暖泉農場漢墓中出土了一件鐵鑄犁壁,若與犁尖連用,可翻曬耕地,以疏鬆土壤和提高肥料效用。此外還發現了用以深翻土地的鐵插。這說明遠在漢代,銀川地區的農具就已經相當先進。


在賀蘭縣暖泉漢墓出土的罐、壺、博山爐、奮、盒、盤、豆、耳環、燈、鼎等種類繁多的陶器,製作精美,有較高的燒製水平。


銅器有鏡、帶鉤、車馬具、弩機、矛、壺、錐鬥、印章等,玉製品有玉豬、玉珍、填尺等,都有很高的工藝水平。


這些出土實物說明,當時銀川地區的農業和手工業已經有了很大發展。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上)

漢代北典農城和唐代懷遠縣城


北魏哪道元的《水經注》記載了銀川市在漢代的古地名——北典農城,據考證,北典農城即銀川古城的前身,其故址在銀川興慶區掌政鄉窪路村一帶。


西漢時期,銀川平原屬北地郡,是“新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批移民徙居,使銀川平原的農業勞動力空前充足,引黃灌區得到了迅速開發。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北地郡主持屯田殖穀的上河典農都尉馮參於公元前24年前後(漢成帝陽朔年間),興建了管理銀川平原屯田事業的北典農城。


據《水經注》載,北典農城又稱“呂城”。其在黃河畔的渡口叫“呂渡”。


在唐《元和郡縣圖志》上,北典農城又稱“飲汗城”。


有人考證,飲汗城是北方遊牧民族對北典農城的稱呼,但其含義尚無法瞭解。


300多年後,東晉十六國之一的大夏國赫連勃勃將北典農城改建為“麗子園”,使之成為一座瀕臨黃河、風景秀麗的遊樂城市和大夏國駐兵屯糧的重鎮。


北魏時期,民戶增多,遂在原漢代北典農城的基礎上置懷遠縣,隸靈州管轄,銀川市設縣級建制肇始於此。


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存在了100多年的舊懷遠縣城因黃河河道西移而遭“泛損”,第二年,於故城以西巧裡唐徠渠東“更築新城”,稱懷遠新城,即今銀川市興慶區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一般以此為銀川建城之始。


唐代懷遠縣城的規模和形制已不見記載,但在城東北隅相傳建於唐代的漢壽亭侯廟(關公廟),經元、明、清歷朝多次重修,一直保存到民國時期。


據明弘治《寧夏新志》載,在明代寧夏鎮城東巧裡,有一座廢城,稱為“高臺寺城”,“高臺寺城”因西夏李元昊在此建高臺寺而得名,其位置在今銀川興慶區掌政鄉境內,有人考證,這就是唐代被黃河淹沒的“懷遠縣城”。


在明代,這座廢城下,“有大湖萬頃,水色山光,一望豁然”。

銀川簡史:告訴你不“簡單”的銀川(上)


九邊重鎮寧夏城


蒙古滅西夏後,中興府城(即興慶府)一度空廢。


中統二年(1261年),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及中興府路,治所均在中興府城。後中興府路改為寧夏府路,中興府城遂改稱寧夏府城。


元末因戰亂侵擾,人不安居,城池難以守備,曾將今民族南北街以西城池廢棄,修築東城區,城牆高三丈五尺。


明洪武三年(1370年)設寧夏府,城池一仍元末舊制。兩年以後,廢寧夏城。


明洪武九年(1376年),朝廷命長信侯耿炳文弟耿忠為指揮,置寧夏衛,後又增設寧夏前衛、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中屯衛,五衛治所均設在寧夏城。


明建文四年(1402年)後,蒙古鞋靶、瓦剌各部日漸強大,成為明代北方邊境的大患。


明朝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邊防線上修築長城,並將長城沿線的戰略要地劃分為九個防區,分段防守,稱為“九邊”或“九鎮”。


當時寧夏五衛城又因此而稱為寧夏鎮城,成為九邊重鎮之一。


明正統年間(1436~1448年),因鎮城人口繁眾,即將元末時棄守的西半部城池修復。


經過大規模的修復擴建後,明代的寧夏鎮,城郭高三丈五尺,基闊二丈。環城引水為池,池深二丈,闊十丈,水四時不竭,產魚鮮孤蒲。


鎮城內設六藩封王府十處,有慶王府、真寧王府(銀川電視臺)、弘農王府(寧夏賓館)、豐林王府(原百吉大酒店)、鞏昌王府(原工藝大樓)、壽陽王府(步行街南段西側)、延川王府(富寧街南段)、華陰王府(民族街電力賓館)、蒙陰王府(解放西街中醫院)、鎮遠王府。


其中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旎的慶王府蕭牆高1丈3尺,週迴3裡。


原址在今新華東街以北,解放東街以南,中山南街以西,朝陽街以東。


王府設權星門、端禮門、承運門三座,府內有承運殿、後殿、王宮、宗廟、書堂、迎薰閣、延賓館、逸樂園等建築。


設承奉司、長史司、儀衛司、紀善司、典膳司、典寶所、良醫所、審理所、工正所、奉祠所、典儀所等機構。此外,城內還建有都察院(解放西街怡園)、太監宅(113廠)、帥府、總兵官宅(銀川第一職業中學)、公議府、按察司(玉皇閣北街南段東)及寧夏五衛等30多處公署、衛所和官邸。


鎮城內除了設置必備的署衙司所及地方顯貴的府院宅第外,還建有文廟、儒學(原銀川二中)、書院、射圃、演武教場(國際飯店)等修文習武的場所及壇廟寺觀等20多處。


為生產軍事裝備的需要,又在鎮城設官營作坊“雜造局”、“兵車廠”、“神機庫”等,製造盔甲、腰刀、弓箭、長槍、兵車等軍事器械。


在慶王府設的“工正所”,轄有包括畫工、刻字工、金箔匠、銀匠、表背匠、箋紙匠、繡匠等66個工種的360名工匠,為王府貴族生產生活奢侈品和日用品。


鎮城內有熙春、毓秀、泰和、咸寧、里仁、廣和、慕義、永春等32處街坊市集,分別交易“胡麻、糟糠雜物”、“蘇杭雜貨、魚肉、瓜菜、五穀”、“布帛、果品、顏料、紙張、山貨、鞋帽”及“騾、馬、豬、羊”等。


鎮城內外還建有麗景園、金波湖、南塘、小春園、靜得園、寓樂園、賞芳園、盛實園、凝和園等53處景觀。其中建於鎮城清和門外紅花渠東岸的麗景園,是慶王朱梅的私家園林,園內宮館軒樓、亭榭臺池逞一時之盛。


文章選自《塞北江南舊有名:寧夏曆史十五題》一書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