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雞湯文洗了腦

在這個公眾號氾濫,雞湯文橫行的年代裡,各種觀點層出不窮,然而很多文章看似有理有據,實則強詞奪理。這些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用少數成功的例子來遮蓋事實情況。

別被雞湯文洗了腦

曾經看過這樣一篇雞湯文,它們這樣舉例:查理羅斯是個優秀的男生,上高中時就是校刊編輯,而且年年考第一。在美國密蘇里州獨立高中1901屆畢業典禮,英語老師布朗小姐情不自禁,上臺親吻了他。羅斯身邊有一個成績一般、其貌不揚的男孩,他大著膽子問問布朗小姐:您能不能也親我一下?布朗小姐說:等你也取得了這樣的成績再說吧?

後來羅斯果然非常優秀,他考上了密蘇里大學,然後留校擔任教授,然後獲得了普利策獎,最後成了白宮新聞事務的首席秘書。在美國,這是一個新聞工作者能夠取得的最高職位。

故事講完後,就順勢總結到:老師的激勵改變了孩子的一生,然後發出了千萬別輸在起跑線上、老師和家長的激勵會成為孩子上升的動力等我們耳熟能詳的育兒理論。

故事是事實,理論也是事實,但殊不知,最事實的是站在羅斯身邊的那個其貌不揚的男孩叫杜魯門,後來他成為了美國的總統。

更俗氣的是:羅斯之所以後來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自己總統同學的步步提攜。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無論是什麼樣的雞湯文,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試圖通過一個或者幾個成功的案例來得出一個人生感悟。其實這樣也本沒什麼錯誤,因為無論什麼樣的雞湯文他們結果都是好的,都帶給了人們滿滿的正能量,讓更多迷茫的人重拾信心和方向。

如果僅就這樣來講,雞湯文似乎沒什麼害處,但是在這個自媒體和網絡橫行的年代,真正能寫出直擊心靈的雞湯文的人很少,更多的事實是很多雞湯文都並沒有講到故事的本質,更多的是通過表面的意思進行詭辯,從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藉此起到煽情的目的。

他們採用夾敘夾議這種具有很強的閱讀性的寫作手法,抓住大眾在繁忙生活中學習新觀點的心裡需求和在茶餘飯後喜歡看故事的心態。用一些精心編排、劇情誇張且內容真實性有待考證的故事寫出一篇讓人猛然間覺得大徹大悟事實多半是下了砒霜的雞湯,喝多了不僅會上癮還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別再輕易讓雞湯文洗了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