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莊子是我國道教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篇逍遙遊至今還為人們所傳誦。

莊子的生活雖然貧苦,但是物質條件的貧乏,限制不了他的想象。

莊子就曾經設下了一個預言,目光甚至瞄準了千年之後,更可怕的是,他的預言還成真了。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莊子預言了什麼吧。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庚桑楚》篇。另外在《徐無鬼》篇中也有重複論述,原文“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

莊子為什麼要反覆說“千年之後人相食”呢?因為他知道推行仁義道德的禍患:“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未存乎千世之後。”

仁義道德,正是造就天下大亂的根源,而且影響深遠,直至千世之後也不能消除。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可能許多人,看到這個語言,覺得莊子實在危言聳聽胡說八道,但是呢,我們可以發現,就連魯迅,也在書中強調過這一問題,驚人的暗合了莊子的這一預言。

魯迅在《狂人日記》的一句話,驚人的暗合了莊子的這一預言,他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莊子為什麼會這麼批判仁義道德呢?為什麼會覺得它“吃人”呢?

莊子的解釋非常尖銳,他說仁義這個東西,只是一時的應急之藥,服之如同飲鴆止渴。

但是卻被愚蠢而又目光短淺的人,當作良方拿去全天下推廣,渾不顧會留下千世的禍患。天地為何不仁?因為仁不足以治天下。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大家想想,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了爭奪一個聖賢的名聲,來相互殘殺,而人們為了追求私利,更是滿嘴的仁義道德,卻做著傷天害理的事情。

人用禮教束縛與道德綁架,只是殘害別人的手段。正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如此看來,2000多年前莊子的理論放到今天也同樣適用。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莊子深諳人性的本質,並且將自己一生的智慧全部都熔鑄成《莊子》一書,更是被譽為中國千古奇書。

莊子擅長用寓言來諷刺人性的本質,發人深省。比如著名的東施效顰,屠龍之技,隨珠彈雀等等,深藏的智慧,更是影響深遠。

讀莊子,不但可以提升自己待人處世的智慧,還能發現自己的人生格局會更上一層樓。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因此,我們的閒暇時間碎片化的時間完全讀一讀《莊子》,自己在尋找智慧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一起品讀,受益一生。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很多人想讀莊子卻因為文章內容是文言文覺得特別枯燥,意思都理解不通。因此,我特意為大家找到了這本全譯全注的圖解版本的《莊子全書》。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原著,它對原文進行了非常精準的原文,註解等等,一應俱全。並且還結合了現實對文中的重點句子、段落進行深入的解析。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莊子全書》收集了莊子學派著述總集以及道家的重要典籍與一體,分為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它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具有很深的啟發性。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方便快捷的掌握書裡面的精髓,為了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還精心設計了600多副的插畫,也是非常適合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的書籍!

我在閱讀的時候,明白了什麼才是智慧,什麼叫聰明,收穫最大的就是知道了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應當如何面對它,它讓我更自如更從容。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大人在尋找大智慧的同時,孩子也能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薰陶,對身心的發展皆有好處。為了能保存的更長久,精心的用鎖線硬殼來裝幀的,不容易掉頁。

一本僅需要48元,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莊子對人類預言:千年後會出現“人吃人”,與魯迅小說極其相似!

書中自有黃金屋,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